《黄帝内经》之养生观 摘要: “医学圣经”--《黄帝内经》为我们的健康之树备 下了肥沃的土壤。《黄帝内经》并不主张得了疾病后才求医问药, 而是教给人们通过“内求”的智慧来调节脏腑,养足气血,畅通经 络,而除去未病。为了使人们更好的了解《黄帝内经》中养生的奥 妙,本文根据《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养生应“因人施养”,首先交 给我们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进行养生,其次介绍人体应顺天时四气而 养生,而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给予人们最忠实的告诫“生命不可重 来,调好人体生物钟”。 关键词:因人施养,天时四气,生物钟,养生 前言: 许多人为自己每天安排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固执地坚持今日事 今日毕,认为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的品质。其实,这在很大的程 度上,是上了生活的当。很多人挤时间的方法是加班,甚至成为熬 夜一族。且不说第二天你是否会因为效率低下而再次加班,直到休 息时间被占用,让你的生活步入恶性循环的轨道。而原本健康的身 体,今天被你消磨一点,明天被你折损一些,牢固的墙体在你日积 月累的持久战中,渐渐坍塌溃散。原本 100 岁的生命长度,被你经 营到 70 岁就提前终结了。试想,这 30 年的时间,是需要怎样的一 个挤法才能产出的。而且还是要提醒你的一点是,挤得越厉害,往 往落差的年限也就越大。所以说,养生和做事一样,做事不仅是做 事方式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养生也不仅仅是吃 什么,进行什么样运动的问题,更在于在合适时间进行合理养生的 问题。养生,需要你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本文根据《黄帝 内经》分别阐述了“不拘一格,因人施养”、“顺天时四气以养生” 及“生命不可重来,调好人体生物钟”。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教导 人们关注养生,储蓄健康,为健康保值。 一、不拘一格 ,因人施养。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事情:两个人吃了相同的东 西,一个人没事儿,而另一个人却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 们之间在体质、年龄、性别等不方面不同,对病菌的耐受能力不一 样,对同一个事物也就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我们在养生的过 程中,应当以辩证思想为指导,因人施养,这其实也是《黄帝内经》 所主张的一个养生观点。 因人施养,是根据不同人的年龄和体质进行护理、保健。 按照不同的年龄采用不同的保健方式。人之生命,本源于先天 精气,它制约着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盛衰变化,从而使人的生 命活动表现出由幼稚到成熟、由盛壮到衰竭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 对此,《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中以百岁为期,以十岁为一阶段, 详细论述了各个阶段的表现及生理特点,“人生十岁,五脏始定, 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 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 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班白, 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 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 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 气焦,四脏经脉虚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 矣。”①由此可见,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均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 特点,养生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因年龄不同而选择适宜各个 年龄阶段的养生方法,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儿童时期生长发育迅速,但同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抗病能 力低下。心理发育也未臻完善,易受惊吓致病,情志不稳,可塑性 大,易于接受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因此,这一时期养生的特点是 养教并重,以保养元真,教子成才为目标。除了合理喂养,注意寒 温调护,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要重视早期教育,促进孩子智 力发展。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这时候机体精气充实,气血调和。 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育,心理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个时期 的养生保健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合理的调摄饮食营 养,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要 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家长和老师应以身作则,给他们以良好 的影响,同时又要尊重他们独立意向的发展和自尊心,采用说服教 育、积极诱导的方法,与他们交友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中年是生命历程的转折点,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中年是承 上启下的关键,肩负着社会家庭责任的重担,加上现实生活中的诸 多矛盾,易使思想情绪陷入抑郁、焦虑、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 必然耗伤精气,损伤心神,引起早衰多病。因此这时候养生保健更 是至关重要。如果调理得当,就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止早衰、 预防老年病,可望延年益寿。此时就要求中年人静神少虑,精神畅 达乐观,不要为琐事而过分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同时 应注意避免长期“超负荷的运转”,善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休息, 节制房事,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人到老年,脏腑、气血、经络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机体调 控阴阳平衡的稳定性降低。再加上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退 休和体弱多病势必限制老人的社会活动。狭小的生活圈子带来了心 理上的变化,常产生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理状态, 其适应环境及自我调控的能力低下。若遇到不良环境等刺激因素, 易于诱发多种疾病,较难恢复。老年人养生保键时应注意这些特点, 做到知足谦和,老而不怠,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锻炼,分散注意力,促进气血运行。审 慎饮食起居,老年人食宜多样,食宜清淡,食宜少缓,食宜温热熟 软,谨慎调摄生活起居,防止外邪侵袭。同时还要合理用药,药宜 平和,药量宜小,多服丸散膏丹,少用汤药,只有这样,方能收到 补偏救弊,防病延年之效。 下 面 再 略 谈 按 照 体 质 不 同 而 采 用 不 同 的 保 健 治 疗 。《 黄 帝 内 经·素问·调经论》中有“阴阳均平······命曰平人”。 ②《黄 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③但 是机体的精气阴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总是处于动态的消长变化之 中,使正常体质出现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黄帝内经》之养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