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黄帝内经》一书知道的人一定不少,但是有去读的人就不一定多了,而有去深入研究和体会的人就更少之甚少了。因为对于中医的喜欢和学习,所以这本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医学圣典我曾读过三遍,但是至今只要有时间我依然会拿爱翻阅,并且每次看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这部宝贵的医学圣典的具体内容我想以我的能力就是写三年也未必能写得完。但是我还是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个人读《黄帝内经》中所得到的对于养生与防病的几个观点。
内经讲究天人合一,人本自然。因为一个人的出生到成长,从成长的过程到衰老,再从衰老到死亡,也就是佛法讲的往生。这一切都是生物的自然规律,即是自然规律就应顺从自然。如该什么时间吃饭就什么时间吃饭,该什么时间睡觉就什么时间睡觉,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正所谓逆之在灾害起,从之则苟病不起是之道。再有就是根据时间个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养。时有季分细分为春夏秋冬,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再者就是春夏升阳,秋冬滋阴,即是自然之法,亦是养生之道。如此一来方能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不治已之病,治未之病,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告诉人们预防的重要性。而身体的预防就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从细小的点点滴滴做起,凡事要有所节制,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内经中强调人的意志可以收其魂魄,适其寒湿,顺其喜怒,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的特点调养人的精神意志,同时个人认为人的兴趣不但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同时还会影响人的心情,而人的心情对于人的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培养积极,乐观,向上,健康的兴趣爱好也是非常必要的,简单的说几点我个人认为好的兴趣,如看书、打坐、怕山、散步、旅游,与三俩好友一起品茗谈心这些都是有利益身心的。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生长与衰老过程,同时也是身体抵御邪风疾病的基础。用较为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对于男女的情欲必须慎重,切勿放纵贪恋,必须合理的生活。使自己的精气充足,以达到疾病难以入侵。
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提出了民以食为天。而饮食之重点就是提倡“饮食有节”,最忌暴饮暴食,来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告诫我们合理的调和食用五味,切忌偏嗜。
养生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律,进行有所方法有规律的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养和护生,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使其身体达到轻安健康的状态。疾病是指当我们身体的阴阳,四大在某种失衡的状态,而身体本身发生了质的病变。
养生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的身体在生活中能够处于安祥和自在状态.疾病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养生的方法,或者即使知道也不愿意按照养生之道进行生活而产生的。古代的医生常常都会告诉人们一些关于未病的养生之道,即使是在治疗一些已经患上疾病的人在其治疗的时候,除了开除药方的同时也会告诉病人许多调养的方法。但是现代的有部分医院的医生,总是在患者的病情相当严重时才给进行治疗,即使治疗也不愿意一次性帮人治好,总是希望患者翻来覆去的多往他所在的医院跑几趟。这样一来这位医生所在的医院肯定就热闹了,而这位医生的收入也高了。当然这是一个医德的问题,因为古代的从医之人大都会有一种悬壶济世的悲悯之心,而现在这个经济社会的时代,有这样的思想的医者相当少了。关于医德的问题太大了有机会日后再来说说,下面还是接着说说养生。
一个人如果长期的按照一些养生方法来进行养生,即使偶尔生生也只是一些小病,治疗起来好的也快,因为他身体的底子好.一个人从来不进行养生,饮食起居也常常是纵欲无度,这样的人一旦生病就必将是大病恶病,就如同涓涓细流一旦汇成江河其势必不可挡。因为病已如膏盲,治疗起来也会相当困难.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污染极其严重的环境下,大众更应该知道养生与疾病的利害关系,学习一些养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避免一些悲伤的事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浅谈《黄帝内经》之养生和防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