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语委支持项目“统一平台少数民族文字识别系统”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
2008年11月25日,2008年“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举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丁晓青教授主持研制的“统一平台少数民族文字识别系统”获2008年“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成果是在国家语委支持下(国家语委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项目,项目编号MZ115-005),清华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历时8年合作完成的,创新解决了印刷体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文及国际上极为关注的阿拉伯文等多种文字的文档图像经识别输入计算机的难题。系统已在北京、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区推广应用,阿拉伯文软件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
“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5年9月,旨在奖励在推动中文信息处理中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充分调动中文信息处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国中文信息处理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奖”设一、二、三等奖,按科技水平、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以及推动中文信息处理科技进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每两年评审一次。
2008年11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新疆语言文字双语网站正式开通。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屹到会并启动开通新疆语言文字网。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发去贺信,对新疆语言文字双语网站开通表示祝贺。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施生田在致辞中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地区,语言文字工作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新疆语言文字网站的开通成为推进办公自动化、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载体,成为了解广大民众语言文字需求的有效平台。
新开通的“新疆语言文字网”由维汉两种语言文字版构成,内容包括近期新疆语言文字工作动态及其他相关信息。新建成的网站分组织机构、民族语文、政策法规、推广普通话、规范标准、双语学习、论坛等几大板块,同时还开发了多语种网站管理系统,包括新闻管理系统、双语管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论坛管理系统、辞书管理系统以及网上查找、网上报名等多项功能。
新疆是全国语言文字网站(页)建设开展得比较早的省区之一,新疆语言文字网(页)2001年建成开通以来,在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加强语言文字工作信息交流、促进本地区语言文字工作开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曾于2003年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系统政务信息化评优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受到国家语委的表彰和奖励。2007年,由教育部语信司牵头,山东省语委和新疆民语委达成合作意向,山东省语委支持新疆民语委对新疆语言文字网进行全面改版和升级。这是语信司继牵头上海市语委支持西藏语言文字网之后,再次推动东部地区援建民族地区网站。
2008年11月30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教育学会与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汉字?书法?文化高层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副司长王铁琨,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副司长吴开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北京大学教授高明,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欧阳中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董琨,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赵长青,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杨庆存等参加了“高层论坛”。
“论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王铁琨副司长主持,李宇明司长就举办“论坛”的目的及意义作了阐述。他还特别提出要切实解决好现在书法进入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促进全民书写水平的提高。
与会专家就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认识汉字的功能与价值问题、汉字文化、书法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问题、书法教育与国民素质问题、书法文化与国家的文化建设问题、书法学科建设问题、汉字与书法走向世界问题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有深度的探讨分析。著名学者、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认为,汉字书法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汉字文化、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也存在很多问题;要使汉字文化、书法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应该把书法教育工作做好,书法组织应与高校结合;深化包括汉字、书法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为此次论坛题词:“谈中国文化离不开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周有光先生指出,汉字是我国瑰宝,但是对拼音也要充分利用,拼音是用来帮助掌握汉字的;不是不要繁体字,简化字也不构成书法的障碍。他还提出书法文化的研究要分层次,书法教育也要有分工。欧阳中石先生表示,研讨汉字、书法、文化的议题,是向各位专家求教,将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努力把书法教育向前推进,促进书法的学科建设。
“首届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12月7日在澳门开幕,应邀参加的两岸及港澳四地专家学者,共同就法律语言研究、两岸词语比较、四地语言规划三大主题展开讨论。
论坛筹委会主席陈晓烽认为,通过举办此类论坛,有助于澳门解决相关的语言问题,也有助于各地区制订合乎现实的语言政策,希望论坛能延办下去。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琨致词,希望通过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加深四地了解各地区对语言问题存在的声音和诉求,相信经过两岸四地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倡议共同珍惜语言文化资源,必能把关注力度扩展开去。
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侯精一认为,澳门是三语流通的社会,澳门土生葡人所讲的葡语也有自身的特点,与一般葡语有较明显的差别,这些构成澳门法律语言的多元性。澳门特殊而复杂的多种语言文字并存环境,为论坛带来独特的研究条件。
澳门语言学会会长程祥徽指出,澳门回归后,语文运用、语文教育、语言规范,尤其是法律语言的翻译、应用及中文写作公文时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着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四地交往渐趋频繁,法律的沟通必然相应增多,建议把澳门法律语言的改进置于四地法律、四地语言交汇的大环境中去考虑。
2008年12月29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涛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主任、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为“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揭牌并讲话,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出席并讲话。《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7》《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出版座谈会同时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琨介绍了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的情况。来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各分中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大学、中文信息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当今时代,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出效益、能发展的社会资源。科学保存、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华语言资源,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急迫的任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职业和语言产业正在逐渐形成,语言已经进入到经济、文化和高新科技领域,成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语言自身的经济价值和产业特征日益显现。为了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有必要像开发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一样,对语言资源进行科学的产业开发。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正是在这一理念和潮流的推动下应时而生。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是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下的实体性研发机构,致力于把语言和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文化商品。中心依托商务印书馆,以“中国语言产业的研发、示范基地”为定位,以壮大语言学队伍、拓展语言学领域、提高语言学的社会影响力为己任,力求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和学界服务,引导语言生活向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的目标是:1.把语言学成果产业化,对成果进行梯次开发、普及和应用;2.进一步加深产业与学科间的联系,注重与语言产业人员的衔接,让语言产业人员回归到语言学领域;3.努力在上述两项之间寻求切合点,形成良性的、体制性的互动。
中心设立开发研究院,特聘驻院研究员主持开发项目。开发研究院下设辞书部、著作部、教材部、期刊部、网络部、影视部、广告部、培训部等,全方位、多媒体进行语言产业的开发。开发研究院的开发应用范围包括语言文字标准普及(如辞书、教材等),语言教学、培训、测试(如教材、多媒体、影视产品等),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如输入法、搜索引擎、计算机字库提供商、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软件产业等),语言行业与职业(如外语教育、语言翻译、语言工程师、语言治疗师、语言经理人、文字速录师、广告语言设计师等)等方面。
中心还将设立“中国语言成就奖”基金会,这是一个非营利性基金,每年联合社会力量以公开透明的评奖方式评选“中国语言成就奖”获得者,奖励那些在把语言和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文化商品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此外,中心还将出版一份内部刊物《语言资源动态》,及时反映国内外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探讨把语言转化为生产力的方式途径、理论实践等。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的成立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大家认为,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是通过民间运作形式,把语言资源开发和利用落到实处、把语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项创举。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的成立必将对延伸产业链,完善国家资源体系,开拓文化产业新领域,实施国家语言战略起到重要作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语言文字工作简报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