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广州路上的青岛市南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有五位医生正在给市民做中医体质辨识测试。“我们是看电视知道这里可以做测试,就过来让医生看看。”家住市北区辽宁路的徐爱华阿姨告诉记者。
值班的张医生明白了徐阿姨的来意后,先帮老人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多是询问老人平时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是否存在某些不良反应。随后,张医生又询问了老人几个问题,并检查了老人的眼睛、舌苔和掌心,通过诊脉又对老人的答卷做了调整,之后将徐阿姨的各类信息输入电脑系统中,系统便自动生成了一份体检报告。
张医生拿到报告单后逐一解释给老人,根据问卷调查和现场看诊,医生发现徐阿姨的脾胃不太好,属于典型的阴虚体质,并伴有轻微的高血压。于是,张医生建议老人平时多吃清淡的食物,三餐规律饮食,尽量少吃粗糙和刺激性食物。由于脾胃不好的症状多是消化不良,医生还建议老人配合吃点健脾的中药,效果会更好。
市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冯广义表示,体质辨识测试卷上的问题都有其中医理论依据,不是随便问问,而是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归类来判断百姓的体质,并给予其相应的治疗处方和合理的保健建议。
据江苏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中医专家介绍,中医将人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9种体质状况,百姓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症状回答66个特殊问题后,系统可自动为其身体健康状况评分归类。
不久前,青岛市的市南区、李沧区和黄岛区开始对辖区内55岁以上(含55岁)常住居民开展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据记者了解,中医体质辨识是国家卫生部的试点公共卫生项目,人均经费为10元,青岛此次试点是全国首例。
通过推广中医体质辨识,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市南区人民医院中医冯广义告诉记者,不良体质是病变的一种信号,比如痰湿体质,会出现胸闷、憋气、浑身沉重的感觉,这种人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及早发现,就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来延缓发病,甚至不发病。
据悉,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市南区卫生局在市南区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体质辨识门诊”,抽调中医坐诊,以满足日益扩大的门诊量。此外,市南区卫生局还邀请知名中医专家到各社区居委会巡回坐诊,集中为居民“把脉”做检测,提供最合理的养生处方。“电脑测的结果是一个重要参考,中医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核实或纠正。”市卫生局中医处负责人说,很多人的体质可能存在交叉问题,青岛市开发的“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操作系统”有300多种体质的调养方案,基本可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中医以预防、康复、慢性病和老年病治疗等方面见长,在社区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3年,国家卫生部、民政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以来,中医进社区已经在全国各个城市中铺展开来。
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该项目既是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预防保健服务理念的创新性工作,也是青岛市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创新性举措。然而,创新改革过程中,阵痛是必然存在的。
“很多居民拿了表就回家了,根本不填也不交回。虽然我们经常和街道办合作开讲座,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涉及到中医多是骗人的,不愿轻易相信。”市南区某社区卫生院的孙主任告诉记者,在最近两个月的中医体质辨识推广中,百姓不相信是他们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
其次,在这次推广中,社区医院是承担接诊的主力军,但社区医院同时也存在着中医医资力量和专业设备配备不足的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青岛市区内的多数社区医院并没有专业的中医医生和中医门诊,百姓做完中医体质辨识的调查问卷后如果再有疑虑,根本无法给予正确解答。而如果还需要市民像以前一样再扎堆去专业中医医院就诊的话,推广中医体质辨识进社区也就失去了意义。(记者李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青岛在全国首推中医体质辨识 满足居民养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