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7月21日消息(记者庞淼 通讯员孙丽霞 叶鸿)又到了“抱着冰西瓜吹空调”的三伏天。此时,恰巧是学生放假的时候,很多高校学生选择在假期练车,让自己多一项技能。对此,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积原提醒: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在高温下长期工作、在户外停留时间比较久的人,一定要积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发生中暑。
暑假期间,大二的小美和同学相约考驾照,科目二练习的时候正好赶上三伏天,“加油练习考过去得了!”由于太紧张,一下午的驾校学习中,小美一口水也没喝,忽然感觉自己四肢发软、头晕眼花,于是被同学搀扶坐了下来。这一幕被教练看见了,“你这是中暑了!”于是将她扶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在她的额头上敷了一条冷毛巾,并且给她喝了几口水。过了一会儿,小美表示自己好多了。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王积原介绍,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会出现意识障碍、DIC等多器官损害,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同事在高温下工作或者烈日下暴晒,再加上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诱因,出现了面色潮红、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大汗大渴,有时伴有头晕、头痛、乏力、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那么他极有可能发生了中暑。”王积原说,此时,需要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脱去外套,在额头敷上冷毛巾,用酒精或凉水擦身,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同时可以补充一些清凉的饮料或者淡盐水,但是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果上述措施不能缓解症状,甚至还出现了意识障碍、昏迷、肌肉颤动等,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了重症中暑,必须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救治。在运送的途中,用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以保护患者大脑、心肺等重要器官。
为了避免中暑的发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处在高温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晒,在户外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
上海本周气温“缓缓下坡” 周后期主打“多云午后雷阵雨”,梅雨季最后几天的雨,让申城暂离“高温线”。随着申城出梅,气温再次蹿升,昨日上海中心气象台11时30分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直到17时30分才解除,前后维持了6个小时。今天,上海晴到多云,阳光火辣,最高气温依旧可达37℃,最低气温也高达28℃,偏南风3-4级,空气相对湿度85%-45%。
从7月11日起,一年中最热一段日子——三伏天已经到了。今年的伏天超长待机,一共40天,我国多地迎来高温炙烤。
对上海而言,8月下旬到9月下旬,大多数情况仍属于夏季,有些年份还会出现35℃的高温和秋老虎的天气。由于雷阵雨局地性强、较为零散、突发,短时雨势较大,市民午后外出请及时关注最新的预报、预警信息。
为了避免中暑的发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处在高温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晒,在户外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三伏天中暑急救锦囊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