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谁写的

  后世专家认为是托古而作,假借古人写得这部书。这个观点有个疑点,古人写书十分困难,尤其是春秋战国之前,什么人有能力写这种长篇巨作呢?难不成就是民间学者商量好了写的吗?当然不是。因为写书已经十分困难,而且还是长篇巨作,民间根本不具备能力。民间学者充其量也就是写文章而已,可以流传人世,绝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写长篇巨作。所以就算是民间合众人之力商量好了,也不可能写出来,因为当时不仅文字载体的问题,也是保存的问题。文字载体,直到汉朝还是以竹简木简为主,写出来长篇巨作则会出现一房子的竹简木简,哪个民间人士有能力保存呢?一把火给你烧光光,不可能保存长久。所以托古而作的民间人士,不具备保存书籍的能力。

  第二个疑点就是托古,即后人假借黄帝岐伯的名义写书。这个观点的荒唐之处在于,不懂史书与医书的区别。史书的记载,全部都是假借古人之名叙事,因为史学家不可能回到过去记录当事者言论的。而医书属于道学之书,记载医道言论,都是当时记录当时保存,久之成册,而后遗传后世。医书属于及时言论的记载,不可能托古人写作。看看黄帝内经一书的内容,举个例子

  《灵兰秘典论》“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此段话明确说明是黄帝听了岐伯之言后,命人记录成册,保存灵兰之室中,目的是传播后世。

  《天元纪大论》“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论!请著之玉版,藏之金匮,署曰《天元纪》。”

  此段话同样说明黄帝听了岐伯之言后,命人做玉版记录下来,收藏于“金匮”里,这个金匮就是灵兰之室的金柜。而玉版就是玉板,玉片做的板子,可见其贵。收藏的柜子是金柜,这个金柜是黄金柜子,还是其它珍贵的金属柜子,不得而知。但肯定是珍贵的柜子。

  以上仅仅列举二个例子,来说明黄帝内经绝不可能是托古人的书籍。因为其原材料是玉版雕刻而成保存的,根本不是竹简木简这种保存几十年的文字载体,玉版却是可以保存千年的。民间不具备此等能力雕刻鸿篇巨著的玉版。

  那么推论出来了,不可能是民间力量,那就只能是政府力量,而且也只能是黄帝和岐伯诸位大臣共同努力的结果。从对话来看,都是帝王大臣的言论。从制作来看,都是玉版藏于金匮中,收藏于灵兰之室。这已经说明了原材料就是黄帝时期的国家书籍,版权属于国家,作者是黄帝和岐伯等诸位医学家,出版者是政府,保存者是政府,收藏地点是灵兰密室。

  有了以上推论,我们就可以质疑成书于春秋战国的观点了。原材料既然是黄帝时期的国家书籍,那么流传于后世就日益简单了,只要有了母书,可以抄录在竹简木简上,流传给私人学习了。随着年代推进,黄帝时代的文字早已无人认识,甚至无从可考,找不到最初的玉版了,但民间的木简竹简汇聚一起,可以恢复全书的原貌,只要手中有目录即可知道。这也就是黄帝内经流传后世,发现书籍的前后连续并非那么密切的原因所在。因为原书是国家书籍的玉版,并非竹简木简,民间不可能得到原书的玉版。所以民间的部分竹简木简都是依据目录汇聚而成的。

  灵枢《官能》:“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这段话说明学习者如果不能理解,则只能接受一部分内容,那么传播则只能传授一部分了。所以每个人的所学往往都是一部分,按照各自特长学习对应的一部分技能。这段针刺的技能传播如此,其它医学内容的传播,也同样是依照学习者特长而传播。

  对于国家书籍的遗传和保存,也往往因为人祸导致国家图书馆疏于管理,出现火灾后就一篇不剩了。也容易因为战争,导致国家图书馆无人理睬,而被洗劫一空。所以流传民间的东西,只能是汇聚成册,以接近原书的全貌。这就是当今的黄帝内经一书,看似不全的原因。的确不全呀,不同版本篇章有差别,有多有少。世间流传的版本,并非比较多的版本,我看了道藏版本的内经,发觉篇章更多一些,内容也比世间流传的丰富。

  综合以上,看得出黄帝内经的作者其实是确定的,就是黄帝和诸位大臣。不存在托古人而作,只存在传播古人之言,所以传播之中文字的疏漏与错误,文字的不同年代的差异,比如通假字,比如名词的差异,例如金匮一词,今世已经废弃,而变成金柜,等等都是后人的重新编纂出现的问题,但作者毫无疑问就是黄帝和诸位大臣,其他人都是再次传播的身份,绝不是作者。全书内容就是黄帝和诸位大臣的言论,后人想托古人这不是瞎扯吗?医术岂是儿戏,随随便便托古人的言论,是不懂医学的观点,医书不是史书,不可能托古人而作。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