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的十佳书籍

  “时间”是人们每天最常使用的词语之一,但我们却对它的含义一知半解。固然,时间在物理学和数学中有具体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却遭到了宇宙哲学专家的质疑,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以及近年的理查德·穆勒(Richard Muller)所著的《现在:时间的物理学》(Now: The Physics of Time)里面都提到了这一点。但说到时间,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这些问题相对更加具体,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体内的细胞是如何向我们报告时间的?而且我们人类的神经、心理和意识皆会对细胞的报时作出反应,这在科学上如何解释?我们的智能手机和手表为何能够始终毫厘不差地准确报时?这又是什么原理?还有,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可以轻易改变吗?可以让它加速、减速,甚至是倒退吗?时间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着迷,我们又可以做点什么呢?

  我(指本文作者艾伦·柏狄克,《纽约客》撰稿人)花了好几年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最终把它们都汇总到了我最近出版的作品中:《时光为何飞逝:基本上算是科学的探究》(Why Time Flies: A Mostly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看着我的孩子出生、成长,看着他们上幼儿园、小学,与他们一起在海滩度过愉快的假期。有时候灵感来了,我甚至会推掉约会和工作继续写作。创作这本书的过程是一段愉快而意义非凡的知识之旅。这本关于时间的作品,可以说我是准时完成了;它包含了我对生活的思考和冥想,以及希望时间永远没有尽头的愿望。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其他作家从不同角度描写时间的伟大作品;以下是我最喜欢的十本。

  与芝诺、亚里士多德等其他早期希腊哲学家不同,奥古斯丁没有纠结于研究时间的物理意义,而是通过内在经验和例证,讨论人在时间和历史中该如何自处,并由此探索出时间的含义。作为通过实际例证分析时间的第一人,奥古斯丁把自己的思考内容写进了《忏悔录》。他在书中提到,我们所谓的三种时间状态其实没有太大差别,可以合而为一:基于当前的状态对过去的回顾(亦可称为回忆);基于当前的状态对未来的想象(预期);以及基于当前的状态对现在的看法(关注)。“在我的脑海里,我测量时间”——他的这句话成了现代许多科学家研究时间的信条。

  即便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本1895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依然精彩绝伦!与大多数19世纪晚期时间旅行题材的作品不同,威尔斯小说中的主角并不是一个被动的特工: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有一个特殊装置,他能够通过这个装置自由前往现在、过去与未来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威尔斯对当时与记忆、意识、视觉感知、心理暗示以及心理幻觉有关的各类科学文献颇有研究,比如在《时间机器》的第一章里,他就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时间知觉”的概念。书中,当时间机器即将踏上它的处女航时,威尔斯安排了一个心理学家的角色来为它拨动按钮,这也许是他在以自己的方式致敬心理学——这个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很多背景支持的领域吧。

  格列柯在《时间旅行》这本书里对以前与“时间旅行”这个主题相关的作品做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格列柯讨论了真正实现时间旅行的(完全不可能的)可能性,读来十分有趣,引人入胜。他几乎对每个领域都有所涉及——赛博空间、时间胶囊、宿命论;神秘博士、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家)、纳博科夫(作家,《洛丽塔》作者)等等。这本书会告诉读者,为什么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活在当下。

  由迪士尼出品、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时间的皱折》即将上映。图片来源:Atsushi Nishijima/The Guardian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高中女生,她和天赋异禀的弟弟在三位星际旅行者(啥太太、谁太太、哪太太)的帮助下,通过时空挪移来到另外一个星球,与黑暗势力头领——一个巨大的、脱离身体的脑子战斗并最终击败了它,安全回到了家里。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之一,现在它成了我的孩子最喜欢的故事。

  波诺马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神经系统科学家,他研究的是大脑细胞计算时间的方式。书中,他带领读者回顾了他最近的一次研究,包括神经元的运作方式,以及“心理时间之旅”的概念——即我们是如何设想过去和未来的等等。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我们体内究竟有多少个生物钟?书中的探索妙趣横生、令人着迷,而且十分浅显易懂。

  古埃及人把时间计量单位划分为时、分、秒,这种计量时间的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19世纪中叶,由于钟表技术的进步,出现了“十分之一秒”这个更小的单位。卡纳莱斯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名历史学家,她重新把这个小而重要的时间单位摆上台面,并揭示了它对科学——包括天文学、实验心理学等——以及对社会的重要影响。举个例子,对人的反应时间的研究,足以说明人类思考的速度是有限的:大脑中发出“提起手指”的指令时,指令并不能马上转换为行动,而是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没错,滞后的时间就是大概十分之一秒左右),这使得科学家第一次把“意识”当作研究对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这本书详尽而生动地介绍了1450年至今,人类把时间形象化的各种方式:一张1862年的华丽图表展示了世界各个地区的时间差异——以及划分时区的必要性(当华盛顿处于中午时,伦敦时间为下午5时08分,巴黎时间是下午5时17分,而维也纳时间为下午6时14分);1912年4月的马可尼北大西洋交通图专门通过时间点而非具体位置来追踪船只,这些船只中包括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马克·吐温还专门开发了一款跟时间线有关的桌游。

  1894年2月15日,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附近传出了爆炸声。据了解,炸弹持有者是一个年轻的法国无政府主义者,他在爆炸中身亡。这场爆炸是为了毁掉天文台吗?康拉德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栋建筑里的时钟显示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它不仅代表着英国的标准时间,1884年以来,它更是成为了世界计算时间的起点——作为含有政治色彩的工业化标志,天文台的确具有遭遇袭击的可能性。虽然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但这整个事件已足以支持康拉德完成《秘密特工》的创作,这本小说于1907年发表,讲述了一个色情影像店老板和一位名叫阿道夫·沃洛克(Adolf Verloc)的秘密特工意外卷入一起无政府主义的故事。

  这是一本写作时间规划指南。书里指出,若是想日积月累,而非临时抱佛脚地完成任务,拥有一个好的时间计划比灵感更为重要。泽鲁巴维尔是一名社会学家,他的其他作品中还包括对社会史,以及日历和星期的意义的研究。

  加里森是在哈佛大学任职的一名科学史学家,他对相对论的解读在作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但这本书的内容远远不止相对论,书里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科技与文化的画卷。随着社会的进步,计时、制图技术不断提高,交通越来越便利,再加上时区、火车时刻表等新事物的出现,“准确的报时”演变成了一种商品,可以用来买卖和分配。那么,我们究竟是怎么对现在的准确时间达成共识的呢?加里森表示,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但跟哲学和物理学也脱不了干系——这就需要请出爱因斯坦和庞加莱来回答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关于时间的十佳书籍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