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馆里上体育课

  日前,上海昊至保龄球馆与上海4所中、小学合作,把学校体育课“开进”了保龄球馆,而该球馆负责人朱顺伟欲以“每年增加10所学校”为目标,进行保龄球项目推广。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就是将体育课开进保龄球馆的学校之一,由于距离昊至保龄球馆较远,每次学校都会包车送孩子们去球馆。校长吴蓉瑾强调,她注重让孩子们去“体验”,“至少让他们了解保龄球是什么。”吴蓉瑾提到保龄球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特点,“遇到雾霾或者刮风下雨,体育课就没办法上了,但保龄球不受这些因素影响。”吴蓉瑾格外看重通过保龄球让孩子们懂得规则意识这一点,目前卢湾一中心小学是4年级的8个班开设了保龄球课,“我们会在全校普及。”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此次合作中,竟有一所聋校——上海市第四聋校,这完全是朱顺伟的公益之举。

  保龄球会为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带来什么?“我们的孩子由于身体和生理的缺陷,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非常少,但保龄球例外,它没有对抗性,而且是非常轻松的室内运动项目,它的运动强度、难度、节奏和运动量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加以控制。”上海市第四聋校副校长岑琦说。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是折断翅膀的天使,他们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朱顺伟说,“打保龄球时,孩子们特别兴奋,虽然语言模糊不清,但不能阻挡他们传递彼此的快乐。”

  岑琦表示,听障儿童往往会表现出自卑、孤独和忧郁,因为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像一道无形的门槛挡住了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道路,而保龄球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与外界沟通并感知这个世界的门。

  一方面有像朱顺伟这样的保龄球场馆老板认识到青少年是这项运动长久发展的希望,愿意为此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保龄球的认知越来越高,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布局,给予政策方面的保障,营造良性循环的大环境。上海市教委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处处长丁力说,上海市正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实施“小学兴趣化,中学多样化,高中专向化。”让包括保龄球在内的众多体育项目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性。丁力提到,上海很多中小学地处弄堂,开展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限制,“把学校体育课开到保龄球馆是很好的思路,而且保龄球具有非对抗性,也更适合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上海市已经成为青少年保龄球开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保龄球馆里上体育课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