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肿块常为无痛性,单个,不规则,大多为实性,较硬,活动度较差。
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一个重要体征,由于库柏氏韧带牵扯或肿瘤与皮肤粘连所造成。当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桔皮样水肿,部分出现静脉曲张、卫星结节。
当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乳腺导管尤其是大导管上皮增生、炎症、出血、坏死及肿瘤等病变都可发生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乳腺癌以血性多见,常因污染内衣而为患者发现。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与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步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橘皮征”,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1.饮食有节,要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偏食,要有计划地摄入营养和热量。
3.常吃有抑制癌细胞的食物如卷心菜、蘑菇等;干果类食物如南瓜子、花生等含多种维生素。
病人在实施化疗期间,常伴有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合理的饮食调护不仅可以改善味觉补充营养,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少食多餐,给予清淡的流质如稀饭、清汤、蒸蛋等,努力做到食物多样化,可口、色香味俱全,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严格按照饮食原则及饮食禁忌合理安排饮食。食谱中经常搭配一些防癌、抗癌食品,如觅菜、蘑菇、木耳、海带、大白菜。饮食中补充防癌、抗癌之水果。适当进补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如甲鱼、鲫鱼、鸡蛋、牛奶。
对于乳腺癌,如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充分而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治愈。
病人家属除了在生活上对病人做到周到的照顾外,还要配合医生进行一部分心理治疗、说服病人坚持完成各种治疗。
乳腺癌病人除了在治疗期间服用药物或因病情变化需要注意按医嘱忌食外,一般在饮食上和正常人并无特殊之处。
有计划、有步骤地行肢体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减少肢体肿胀,使之早日恢复正常功能。
现代医学在尽可能治愈乳腺癌或延长生命的前提下,十分注重维持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三分治 七分养:乳腺癌早期 中晚期症状 护理及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