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浅谈 中医养生与日常生活 主讲人:彭城 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我国的健康状况 人的寿命应该是120~150岁。 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 44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准老年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 总体来说,国民体质呈下降趋势,八成亚 健康,“白领”比例更高。0—5岁儿童身高达不 到国际标准,1亿多高血压患者,5千万糖尿病 人,占世界1/3,每年新增恶性肿瘤160多万, 因病死亡率,心梗27.5%,脑中风25%,恶性肿 瘤25%。 亚健康:健康与不健康的第三状态 疾病——亚临床——亚健康——健康 10% 80%—85% 5% 健康危机: 清华两中青年骨干英年早逝; 浙大运筹学带头人36岁, 博导; 42岁傅彪,46岁高秀敏,著名演员傅彪,女演员李钰…. 淋巴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而且这种病常发生于青壮年,对劳动力影响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淋巴瘤患者,死亡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2万人,呈上升趋势。 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59岁降到53岁,比我国平均寿命低。 最新的健康理论:现代人养生之道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健康不得病,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 两个基本点:第一是糊涂一点,不要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第二是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站得高,看得远。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就能永保快乐。 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养生原则 顺其自然 健康长寿靠自己 传统养生 一要养性情 二要养睡眠 三要养居处 养生五难之处 名利不灭 此一难也 喜怒不除 此二难也 声色不去 此三难也 滋味不绝 此四难也 神虑转发 此五难也 因天之序 十二时辰养生 子时:胆经当令 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为什么晚上八九点钟时候人容易犯困? 为什么我们有事情想不起来时,经常会有挠头的动作? 为什么十二生肖中“鼠”为首? 为什么晚饭吃得过饱也会造成失眠? 丑时:肝经当令 凌晨1点到3点 为什么中医讲左肝右肺? 肝主藏血 肝主筋 十二时辰养生 寅时:肺经当令 为什么小偷专在凌晨3点到5点行窃?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早醒? 为什么心脏病人容易死于凌晨3.4 点? 卯时:大肠经当令 早晨5点到7点 便秘的危害 十二时辰养生 辰时:胃经当令 早晨7点到9点 人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 痤疮产生的原因? 巳时:脾经当令 早晨9点到11点 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十二时辰养生 午时:心经当令 中午11点到13点 为什么要睡午觉? 未时:小肠经当令 为什么午饭要吃好? 申时:膀胱经当令 下午15点到17点 为什么此时学习效率会很高? 十二时辰养生 酉时:肾经当令 17点到19点 肾神为志 哪些人容易出现酉时发低烧的现象?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盐? 戌时:心包经当令 19到21点 强心练习法 亥时:三焦经当令 一、五行学说与中医健康养生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的基本理论就是:五行所具有的特性;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 木 水 火 金 土 注: 为“相生”; 为“相克”; 为“相乘”; 为“相侮”;相生、相克为正常关系,相乘、相侮为异常关系。 二、五行与人体和自然界相对应关系表 1)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2)四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3)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4)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5)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6)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7)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8)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9)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10)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11)养生 清 调 调 补 防 12)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任癸 13)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14)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15)五音 角(3) 徵(5) 宫(1) 商(2) 羽(6) 16)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17)变动 握 忧 哕 咳 栗 春季养生——情志 肝在志为怒,喜条达而恶郁抑 在精神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 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春季养生——饮食 “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 春季养生——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之应。 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消灭传染源 2.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3.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夏季养生——情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 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夏季养生——情志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畅,皆非所宜。 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夏季养生——起居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1.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2.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 3.合理安排午休时间。 4.每日温水洗澡。 5.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养生——运动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季养生——饮食 (温热性汤类) ?? 《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夏时心火当令,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 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夏季养生——饮食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 夏季食谱: ??? 荷叶茯苓粥: ??? 凉拌莴笋:兔肉健脾汤: [配料] 兔肉200克,淮山30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大枣30克。 ? ??? 秋季养生——情志 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 秋季养生——起居 ??? 在起居调养方面: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冬季养生——养藏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段经文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 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冬季养生——起居 ??? 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冬季养生——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 冬季养生——饮食(酒类) ???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谢谢大家! ?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季养生——饮食(酱类) 四季养生——冬季养生 冬季的特点:阳气内藏,生机潜伏 1.冬季的五行属性:水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即是滋润、向下、寒凉,具有滋润、寒凉、向下运行的作用。 2.冬季的五脏归属:肾 肾的生理特点:“作强之官”,肾藏精,肾主纳气,肾主水,肾生殖等。 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冬季养生——情志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 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冬季养生——饮食 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 * * 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春季的特点:阳气生发,万物始生 1.春季的五行属性:木 木的生理特点:“木曰曲直”,即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点 2.春季的五脏归属:肝 肝的生理特点:“肝者,罢极之官”,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在和食品: 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 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 早卧早起 春季养生——饮食 四季养生——夏季养长 夏季的特点:天气渐热,阳气旺盛,植物繁盛 1.夏季的五行属性:火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即是温暖、上升,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的作用。 2.夏季的五脏归属:心 心的生理特点:“心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心藏神。 四季养生——秋季养收 秋季的特点:阳气始收,阴气渐长 1.秋季的五行属性:金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即是收敛、沉降、稳定,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的作用。 2.秋季的五脏归属:肺 肺的生理特点:“相傅之官”,肺主气,司呼吸。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浅谈中医养生与日常生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