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死了你们负责奏哀乐我们负责大保健

  对于写作,「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执着地寻觅这个世界上的不可得之事。」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AI财经社召集了一群写作爱好者,齐聚煮葉茶馆,讲述如何进入一个冷静而诗意的科技特稿新世界,聊了聊商业特稿中传递出的人性与哲学。

  嘉宾是AI财经社特稿团队负责人金赫,南都深度出身,白银年代媒体人。以下是讲座内容的简单整理,经润色修改。

  有人说特稿写作是可教的,有人说是不可教的。说可教的人,会整理出教条若干,还会照例举出美国流行出版物《故事》。说不可教的人,会保持着神秘的微笑,玄而又玄。说实话,在媒体的黄金时期,从来没有人在乎这种事,这是贫乏年代才干的事。现在,还有人哀悼「新闻死去」,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也有人充满希望地替过去招魂。但难道,今天就不能再写点什么了嘛?坦率地说,对这一切,我是无所谓的。

  今天的主题有点教一个写作者如何走进特稿新世界的意思。对于一个游历过旧世界的老媒体人,我觉得我还没这种勇气:首先,做一个教写作的老师非常勇敢。好老师是从不提供教条的,佛陀、苏格拉底、耶稣,都不是照本宣科的人,事实上,他们不立文字。所以,我只是把我们的经验整理一下,随便搞搞新意思,和大家交流交流,可以说是「事后理性化」的过程。

  本来,这种「理性化」是评论家干的事,一个专注写东西的人,最陶醉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混沌的,故事就像推沙丘一样从这个世界里推起来,充满冒险、猎奇和未知,每个故事的沙丘都不相同。所以,这个「理性化」非常可疑,既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还有可能是类似币圈的空气那种东西。

  其次,我觉得书写必须面向未来,新闻死不死,也是无所谓的事。文字哪有不死的。苏格拉底就说过,认为文字可以不朽,或者认为文字确凿可靠,他们的头脑太简单。刘慈欣的三体中,最有可能保留的文字是刻在石头上的,最后仍然灰飞烟灭。

  我记得有一个很有名的文论家勃兰兑斯,他在总结十九世纪时,写过一本大部头的书《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他是很明白潮流的,非常fashion。

  今天一个写作的人,也得明白点潮流。在古希腊,史诗时代结束了,悲剧时代到来,接着是阿里斯托芬的保留节目。在俄罗斯,蒲宁、曼德尔施塔姆也曾哀悼过文学的黄金时代,哀悼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担纲的散文传统衰落。可见,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文字也将走完它的历程。

  即便是新闻这个行业,出现也不过几百年,新闻从业者,不过启蒙传教士而已。尤瓦尔赫拉利曾以玄妙莫测的口吻说,技术的故事将取代自由主义的故事,这个观点虽然不新鲜,但以未来的眼光看,新闻的死也是注定的了。

  2013年以前我们有个特稿写作的小气候,那时候我在南都深度做调查记者,我自称是白银年代媒体人,可见是生错了时代,错过了更好的黄金时代。但这个小气候,也不能幸免于大气候:在美国、中国、欧洲,寰球同此凉热,正悄然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假如你是一个黑格尔的信徒,那这就是所谓的普遍同质世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对于书写来说,在这个世界,也需要点新意思了。唐诗宋词元曲,只属于它们的时代,假如今天还有人按照王勃、李白那样说话写文章,还想捏着嗓子来段《牡丹亭》,按千字文写写石道姑的婚姻,一定是不合时宜的。或者说,即便有人那样干,最终搞出来的也只是可以观赏的盆景,绝不可能替代今天的话语,更不可能代表今天的浪潮。

  同样的道理,一些过去的题材,也不适合今天的书写了。假如过去的很多题材与苦难相关,那我们也得适当学会幽默。苏格拉底曾经说,一个悲剧诗人必须同时是一个喜剧诗人,马基雅维利就曾经这样自我评价。我们最好有这个自觉。书写是属于时代的书写,我们要进入时代的语境。

  今天,由硅谷和北京的科技精英们推动的技术变革,正聚集着人类最大的激情。所以,最激动人心的写作,没有道理不出现在科技的视野里。有一个叫布克哈特的人,在描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专注于启蒙的风俗,我们今天不也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年代,我把这叫做科技的风俗。社会的结构、交往的模式、生活的方式,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在今天,没有人的生活是跟它无关的。这就是为什么写作要面向未来的原因。因为它是属于时代的。

  所以,我认为,科技领域具备挖掘出好的故事的可能,这里是写作题材的宝库。今日头条搞了一个奖叫金字节,专门奖励科技报道,从任何角度讲都是非常合时宜的。至于为什么是故事?已经有很多人提过了。故事是表达最主要的载体,好的书写者一定是会讲故事的。写东西的人对时代的浪潮或者有自觉,或者没有自觉,但没有故事,都是很难浪起来的。

  过去一年,我们尝试着操作了不少这类科技风俗故事,反响都不错。比如,《穿越情欲镇》。通过写一个小镇的情趣用品生意,实际是写生活在大都市中的现代人的情欲。再比如,《后厂村,没有姑娘》, 这篇处理的是技术对人的摆置。后厂是展开故事的场所,后厂的姑娘是主人公。通过她们的故事,可以立体感受到技术时代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冲突,这是一种普遍性的情绪。

  接下来,我简单整理了一下,就是「事后」整理了一下。故事的沙丘是怎么推起来的?今天分为四个方面:选题、词语、风格和结构展开。

  聚焦。故事的切点越小越好。比如我们写的地铁口三蹦子和共享单车掐架的故事,其实写的就是行业变化导致的生活结构的变化。聚焦不是要放弃对整体关切,而是把宏大的主题通过一个点爆发出来。

  冲突。写作者必须对冲突非常敏感,喜爱冲突,在冲突里开始故事。写庸常的生活展开不了故事。克尔凯郭尔说过一句话,特殊决定自身及一般。写作者没有冲突,就像爱者没有激情。

  情绪。每个故事都必须具备一种人类的普遍情绪。写作不要避免情绪,写作也没办法避免情绪。科技并非仅仅是冰冷之物。

  完整。故事包括开端、经过、原因、结尾。假如写一件事,有开头,中间却断线了,转而顾左右而言他,这不是故事。

  例如我们操作的《寻找烤猫》, 有聚焦,聚焦在币圈的理想主义者,写一个戏剧性的人的失踪;有冲突,分为三个层面展开:1,一个人失踪了,有悬疑性。 2 背景:无政府乌托邦和政治秩序的冲突。 3,思想:硅谷「客观主义」及其最后必然破产;有情绪:好奇心,对未知的渴望,生存焦虑;它很完整。它讲了寻找的原因,也讲了寻找的结局。

  好故事必须具体。要有一个核心的主人公。一般好故事有明线和暗线。明线:一个具体的故事。暗线:背面的挖掘,这需要提炼,如果背后没有可以挖掘的,那就不能构成一条特稿选题。

  好故事需要与时代的主流情绪相亲近。与人性最根本的东西相亲近。(好奇心、欲望、信仰、希望、爱、孤独与死亡、焦虑等等)

  保持节奏。考察一个写作者功力的是:当处理上万字的文本时,是否仍然能掌控文本的节奏。

  词语要有一种摩擦感,好的词语叫人感到惊奇。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写作,都是叫人惊奇的。比如《伊利亚特》给人以命运的惊奇感。《哈姆莱特》给人以思想的惊奇感, 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战争与和平》给人以肉体的惊奇感。《裘利斯凯撒》给人以预言的惊奇感。这就是词语的魅力。

  1,什么是好的词语? 词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就是让人惊奇的。最古老的词语已经被遗忘了,遗忘在神话里。神话展开黑夜的神秘,我们将之斥为荒谬。最古老的词语,保留着从大地里长出来的模样。而「生态化反」是最差的词语,因为没人能感受到它。同样的词语还包括「肉体消灭」。这类词语是技术性的,技术性的词语隐藏的前提是技术思维方式对人的摆置。它的展开,挤压的是人的感受空间。

  比如「肉体消灭」,这个词语是写在文件上的。斯大林曾经用过。文件上,不说「把这些人杀了」,对于执行者,这句直接的话会唤醒人性,人们会问:上帝是否允许我这样做?而用「肉体消灭」,人的情感被取消了,没人能感受到它。这成了一件程序化的工作。写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恢复人对词语的感受能力,要在技术化的时代,打捞人的灵魂。

  2,词语像是一座矿。我们同时也要知道,词语的意思是不稳定的,惊奇感会被掏空,就像一座矿,一开始,词语特别贴切,有生命力,但逐渐挖的人越来越多,例如「理想主义」这个词,今天就被挖空了。词语是不能离开它的展开情境的。例如你看半年前的朋友圈,觉得很蠢,本来人的愚蠢可以在有活力的谈话中消解,但现在,社交工具都把他们留作证据了,你再看,感受不到那时候的情绪了。词语永远在翻新。整个文学史就是词语翻新的历史。写作最痛苦的就是找到没有被开发的词语,不能用被用滥的词语。

  我们实验过,例如「创投」、「无人货架」、「all in」、「生态化反」、「共享经济」这些词语出现在标题中,流量一定不行。科技类词语被掏空的速度是惊人的,这些词语需要和其他概念摩擦,才有能激活人的感受。

  例如我们写东北的创业者,写他们在刻意隐藏自己的出身、口音,就借着「狠人」这个概念的流行展开的,当创投词汇和东北词汇摩擦,人的感受一下子就被激活了。那篇稿子的标题就叫《东北再无狠人》。

  3,词语是需要配对的。不要让一个词语孤零零矗立在那,要给出进一步的反馈。我们可以看一下托尔斯泰是怎么写东西的。例如他写了一个将军头上有一个伤痕,一般人到此为止。但托尔斯泰进一步解释了这个伤痕,「伊斯马依尔式子弹擦过了他的头」。这还不够,他继续解释,「投入眼帘的还有他凸起的眼睛。」简单一句话就捕捉到了人物的性格。

  写作者要对词语非常敏感,要打开所有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要能敏锐判断出一个词语今天含义和明天含义之间微妙的差别。词语要跟词语对话,有联系,孤独的词语比孤独的人还可耻,因为孤独的词语像尸体一样躺在稿子里,不会为自己辩解。而孤独的人还可以「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里尔克)

  什么是风格?风格是文字的纱幔,是灵魂的最后守护者。是打开世界的方式。风格是独一无二的。任何被记住的写作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检验风格的唯一标准就看它是否可被模仿。伪装的风格会被识破。识破之日,就是名声扫地之时。没有风格的写作,注定是失败的写作。

  我们努力建立自己的书写风格。借用一些词语,事后总结起来,大概是深度而不失骚气、审美而避免矫情、有情绪有态度有智商、提供解毒剂。在技术时代打捞人的灵魂。

  例如《寻找陨石的幻想家》,我们操作这个选题,努力传达的是一种通透的态度:「对那些因生活的各种躁动而试图接触未知的人来说,一颗火流星在香格里拉坠落的消息,足以点燃他们心中的幻想、渴望、忧虑和猜疑。他们一直在寻找什么,如同我们一样。」

  《后厂村,没有姑娘》则希望回答:「生活并非铁板一块,技术的后果可能提醒人们开始注重情感。严肃的代码可能用于戏谑,热情的开端可能继之以冷漠,潜在的力量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忠诚地度过一生。」

  一篇文章之所以读起来使人疲惫,是因为它缺乏节奏,没有建立起节拍。要想建立节奏,就要知道文本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只有以某种有节拍的方式组合,就像音乐,广播体操,才能建立起节奏。文本是由细节(场景、描写)、叙述、评论、引语(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资料(数据、背景材料)构成的。

  关注突变和断裂。关注节点。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刻,要用细节描述出来。关注戏剧张力十足的花边。表现人物个性、群体生活的典型场景。表现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叙述是为了保证文本的逻辑连贯性。短段、短句。每句话只表达一层意思。写完文字检查一遍,如果发现文字绕来绕去,尽快调整。如果不是一手素材,不要照搬。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文章中,服务的目的不同,要消化材料后加以使用。叙述磨得越快越好。聚焦。一切无关段落核心的枝节,全部剪除。慎用形容词。慎用转折词。依靠叙述层层推进。文章中过多使用转折词是叙述不自信的表现。

  精炼、简短、一语中的。评论要写就自信,不要绕回去,纠缠别的材料。 文章调性取决于评论语句,而评论语句取决于文章立意。

  直接引语是定调和评价的,以及用来表达情绪,表现独特的个性,是需要强调的重要事实。直接引语必须是鲜活的。引语应该独立起作用,不要把引语降格,压制在陈述语句中。直接引语需要具备独特魅力。间接引语则是文章中不可或缺的事实和观点。需要在保持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转换成与文章风格统一的叙事语言。

  背景资料是为了扩充文本的叙事广度。提供背景,实际是提供全面的理解视角。没有背景资料,再独特的细节、再有力的叙事,也只能蜷缩在一个小角落里。

  比如我们写《寻找烤猫》插入了这样一段细节:在美国,安兰德的客观主义符合硅谷精英对技术时代的想象,因此受到欢迎。他们不懂得,或者不愿意懂得更审慎的想法: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而去除这种恶,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而《穿越情欲镇》则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珠三角发达的城市圈,广州、深圳、是情趣内衣生意最好的地区。大大小小的男士会所、桑拿和闪烁的霓虹灯,讲述着中国的情欲故事。在北京,聚集在中关村、后厂和三里屯的人群,是情趣产品APP使用最活跃的地区。点击率最高的时刻,往往是午夜,多是孤独、疏离的年轻人。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讲的。我想说的是,写作还有更广阔的领地,我们完全没必要悲观。写作取决于我们的决心和勇气,最后我改写了两段韦伯《学术与政治》的话,结束今天的交流吧。也是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把写作作为志业的人,要放弃一切希望,要知道:伟大的作家死后才扬名,只有歌德、托尔斯泰几个少数人例外。因此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抢尽风头,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新闻死了你们负责奏哀乐我们负责大保健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