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在11月19日《健康》版报道关于国际养生的发展经历了营养素时代、酵素时代、营养素+酵素时代等内容。读者产生很大阅读兴趣,并希望看到关于“酵素”养生的相关知识。本报记者采写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上百年前,酵素起源于日本。眼下,微信朋友圈被各类酵素类产品刷屏,酵素成为养生新宠,炙手可热。然而,酵素也被任意炒作扩大宣传,市场混乱。
1997年来自英、美、丹麦的三位科学家发现了酵素是可以储存及转移能量的,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阿瑟·科恩伯格说:“真正赋予细胞生命和个性的是酵素。它们控制着整个机体,哪怕仅仅一个酵素的功能异常都可能致命。”美国自然疗法博士亨伯特·圣体诺《神奇的酵素养生法》主要观点摘录如下:“为何有时能药到病除,有时却药到病不除?关键就在‘酵素’。”
自2010年起,酵素在中国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国内的酵素食品种类繁多,超市里就常见酵素饮料、酵素粉、酵素枣等食品。在一些进口食品商店内,从果冻、饼干到功能饮料,到处都有酵素的身影。时下,酵素产品甚至不再局限于“可以吃”,酵素洗洁精、酵素面膜以及酵素洗衣粉等相关产品也纷纷出炉,商场出售的酵素品牌至少有上百个。
与营养素一样,酵素也被神话,以瘦身减肥和多种保健功能作为卖点引起消费者的狂热追捧。甚至一些日用化学品也把酵素两个字当做宣传噱头。
酵素只存在新鲜的植物中,而干枯或热处理活性就会丧失。市面上销售的保健酵素或DIY自制的酵素都是发酵生成,发酵过程损失了植物的特有的原生态酵素及活性营养素。
也有人用提取的方法直接提取植物特有酵素,但提取成本极高,所以只是满足特定药品及添加剂的需求,而非制成养生保健品。一品大咖用野生新鲜植物在全冷链的状态下用自然仿生工艺,成功富集、浓缩了原生态的酵素而且保留了酵素的活性。
酵素按种类可分为六大类:水解消化类、转移类、氧化还原类、裂解类、合成类、异构类。人体需要一万多种酵素,另外人类对植物特有酵素的了解还远远不足,没有有效的分析鉴定手段,也是制约发展原生态酵素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养生第一代倡导的营养素比喻成建筑材料,那么酵素就是建筑工人,把营养素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有的植物酵素就是为利用自身营养素而生成,有的酵素可以分解植物自身带来的毒素;如鲜玛咖中含有的黑介子酶是专门用来分解介子油苷的,介子油苷本身不是有效成分,必须在黑介子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异硫酸氢酯等多种分解成分以后才是最理想的活性成分。如果没有黑介子酶的参与,介子油苷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腈类毒素。
酵素是高分子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酵素的参与,以提高效率。酵素虽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但也不能盲目使用,专家建议,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使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酵素时代来临我们如何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