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器械”究竟是什么?昨天,在上海保健品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媒体沟通会上,市消保委明确表示,根本没有“保健器械”这个门类,目前这些所谓的“保健器械”只需通过安全认证一道门槛就得以上市,界定标准、相关监管更是一片空白。
“保健器械”是消费者非常熟悉的日常概念,包括健身器材、小区运动器械、按摩器具、康复及治疗仪等都被笼统地囊括进来。在市消保委协同上海市社科院昨天发布的《上海保健品市场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发现,市民对这些“保健器械”的需求非常大,有三成左右的家庭购买使用过各类家庭保健器械。对于1741份有效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保健器械的使用最广,曾经购买过“家庭治疗仪类”、“家庭检测器械类”、“家庭保健器械类”、“家庭健康类”、“家庭医疗康复器械类”、“护理类用品”的家庭分别为29.4%、37.1%、38.5%、33.5%、11.2%、31.0%。从产品上分析,曾购买过“健身器”、“按摩器械”、“足疗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床垫枕头”的家庭分别为34.7%、49.3%、45.9%、16.0%、13.6%、16.0%、34.4%。
消费者王女士最近向消保委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她不久前给父母买了一台保健按摩器械,在仔细查阅说明书后竟然发现,生产该产品的是一家玩具厂商。她为此提出疑问,“保健器械”究竟是什么?谁有资格生产销售“保健器械”?
昨天,市消保委保健产业专业办公室秘书长邱伟玲表示,这是一个误区,根本没有“保健器械”这一门类,“到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正规界定,也没有专门的保健器械注册部门。”据她介绍,消费者口中的“保健器械”实际上应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预防、诊断、治疗等作用的医疗器械,而另一类实际上只是有健身作用的普通健身器械。
不过,大部分市民并不清楚两者的区别。《报告》指出,消费者对具有保健功能的用品和医疗器械之间的区别,表示“非常清楚”、“比较清楚”、“一般/说不清”、“不太清楚”和“很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12.1%、17.0%、40.7%、24.8%和5.3%,了解的市民还不到三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副研究员雷开春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界定标准,也没有注册部门,目前生产“保健器械”的门槛非常低,只需通过安全认证即可,剩下的都靠营销噱头,厂商往往利用规则漏洞,突出医疗保健功能,让无知消费者上当受骗。
“远红外线光波淋浴房”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正是相信了它所描述的“低温出汗技术”、“光按摩技术”、“日光浴技术”等高科技描述,沪上一消费者花了10万元安装了全套设备,结果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消费者想要退货,厂商不依,由此引发投诉。
缺少科学界定,“保健器材”的消费更容易产生纠纷。根据市消保委截止到今年7月1日的统计数字,全市消保委处理保健品的消费投诉共254件,同比去年下降1.5%,但保健用品类的投诉有75件,同比大幅上升17%。
而更加棘手的是,市消保委对保健器械投诉的维权工作也比其他类别来得更困难些。“许多产品如家电类早已有成熟的行业标准和赔付机制,若涉嫌消费欺诈,维权时可提出‘退一赔一’,但保健器械没有专业界定和标准,缺少维权的依据,厂商借此推诿,调解周期往往长达半年之久,赔付金额也只是‘意思意思’,甚至不到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到目前为止,保健器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部门,市消保委正在为其监管找“爹”。市消保委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明晰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保健用品市场的监管。此外,行业协会也应主动作为,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促使企业加强自律。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保健器械噱头大过实际 界定标准行业监管几近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