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古人闲云野鹤,可以对岁时之变,忽略不计。匆忙的我们大概做不到了。尤其到了今天,腊八节,这是一个赤裸裸来提醒你的节日,老话怎么说来着过了腊八就是年。
放在老底子,这天还有点提心吊胆,因为吃了这两样东西,意味着新帐旧账要算算清了。一直到年三十晚上放了鞭炮,吃了饺子,账主子说声恭喜啊,不再要账,这年关才算是闯过了。
如今不太会这样闹心,只要吃上一碗腊八粥,节就算过了。但是,这件在嘴里“稀里哗啦”,只要10分钟就能搞定的事,难道就没什么意外惊喜吗?
在中国老百姓家里,喝腊八粥的传统,在汉武帝手里就开始了,到盛唐流行一时,而在清朝,熬腊八粥,可以成为一个大派对。
如果你去过北京雍和宫,会发现东阿斯门有一口大铜锅,很多人走过,以为是鱼缸、香炉,还有人习惯性往里面丢钱好吧,乾隆爷要哭了,这是他老人家命人特意打造,用来专门熬腊八粥的锅,直径2米,深1.5米,有4吨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清代各时期雍和宫熬粥的奏折,其中包括腊八日所诵经文,熬粥所用材料明细,以及人员、银两的数量。
来看看日程表:每年腊月初一领料,初二至初五陆续运至雍和宫,初六过秤分料,初七上午淘米、泡干果,并由众僧念经祈福,初七下午点火熬粥,由经验丰富的僧人掌勺,据火候将各料依次下入锅内,初八凌晨熬成腊八粥是的,熬一碗粥,要用一个礼拜来准备,这是诚意。
说到时间,《燕京岁时记》里记载熬腊八粥,有一句话说,每到腊七,就要剥果子刷锅子,“经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
早上爬起来,急急忙忙往电饭煲里撒一把米果,按一个开始键就可以了吗?这个动作实在有点“不近人情”。熬了一个通宵,早上起来吃到的那碗粥,才是温暖。所以在过去,妈妈会在前一天晚上催孩子早点睡觉,“明天早点起来喝腊八粥!”
就这样,我们带着甜丝丝的期待睡着了,所以有人说,早上的这碗腊八粥,是中国式的圣诞礼物。
熬粥还要分谁熬吗?宫里规矩,熬粥的都是“黄衣寺僧”,但这还没完,必须还要有人“监”粥。
乾隆每年都要派近支王公大臣,督在厨房,监视熬粥。想象这场面:昏黄的油灯盏下,僧人围着大铜锅忙着准备果料,穿貂褂子,戴朝珠、 大红顶子、海龙暖帽的大臣们,则正儿八经地在旁边监督,柴火的光跳上脸来,香气冲进鼻子里,大臣们一脸严肃,只是趁背过身去的功夫,胡乱咽了一下口水。
清咸丰以前,雍和宫一共要熬五大锅又一小锅粥。第一锅供佛,第二锅供皇帝及宫内,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第四锅给文武大臣,第五锅给雍和宫众,第六锅作为施舍。最后那一小锅蛮特别,要把三至五锅余下的粥混在一起,在今天早晨施舍给平民百姓。
有人督粥,也得有人派粥。现在为了安全和方便,一个快递就可以送粥到家,但在过去,送粥的人,有讲究。
比如,宫里要送粥给王公贵戚,派谁?太监。珍妃的侄孙、“吃货”唐鲁孙先生,一直到宣统出宫之前,还经常在北京大街上看见太监送粥。他说,当时走红的太监,专挑人口众多的富贵人家送,至于人丁单薄的人家,只能归下等太监辛苦了。
讲究的人家,薏米一定要挑去中间米糠,红豆要洗成豆沙。红枣剥下的枣皮用水煮开,澄出的汤一起熬粥。而熬粥的水,要一次性放足,不能再加。过去宫里熬的粥,前三锅居然还放奶油,最后那一小锅,除了奶油外还有羊肉丁。
现在,我们拿到的粥,为了方便,大都是一次性碗装的。但在过去,既然是送人,就得有范儿。
祭祖的粥,不能用碗盛,一律用粥罐。雍正继位后,让官窑特制了白地青花瓷粥罐来盛粥,遍赏亲贵近臣,这种小心思倒蛮符合四爷闷骚的个性。这种粥罐现在在琉璃厂还能淘到。
至于朋友之间送粥,按《燕京岁时记》里的说法,“不得过午”。北京过去有一种“绿盆”,是一种上了绿琉璃瓦釉子的瓦盆。讲究的人家,用这种盆盛上枣红色的粥,还要用白糖洒出“寿”、“福”字。
因为粥罐面积大,粥面容易绷起一层皮子,不好看。手巧的姑娘,就用荔枝桂圆配上松子仁、瓜子仁,做出各种花鸟鱼虫的样子,放在粥皮子上,让对方不忍心啜一口,倒是可以多看你一眼。如果今天想玩点情调,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这碗粥,是不是有点“作”?说到底,无非求碗热粥喝,何必认真?但有时候,认真一点,我们的小日子才不至于粗糙。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腊八节 喝上一碗腊八粥:听那些有关腊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