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伤”到底伤了哪?最易伤到的是脾胃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消化科主任,广东省中医院“补土派”学术流派研究团队负责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病临床工作。

  《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以及辨证论治方法一直是历代中医所推崇和践行的,后世对于伤寒理论进行研究和注释的书如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即使时至今日,也有很多医家运用其理论诊治疾病,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现代比较著名的中医流派,如“伤寒派”、“经方派”、“古中医派”等都可以算是这种理论的延伸。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一种学术思想都难免有局限性。金元时期有位名医叫李东垣,他在诊治疾病中发现《伤寒论》诊治疾病多从外感立论。也就是说,伤寒派认为人得病是由于从外部感受了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然而,有一类人患病并没有感受这些邪气,或者不主要是由于感受这些邪气而患病,而是由于饮食不合适(饮食失节)、生活不规律(劳役过度)、心情不舒畅(喜怒忧恐)造成的。这类人所患的疾病多病程较长、容易反复,跟《伤寒论》所讲的病例不一样。

  于是他提出,人之所以得病除了《伤寒论》中所提及的外感外,还应该有一类情况,就是“内伤”,并专门著书《内外伤辨惑论》,以阐明外感和内伤的区别,这可以说是开创了从补论治疾病的先河。

  李东垣通过研究发现,内伤最容易伤到的是脾胃。因此,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根据这一认识,他认为治疗内伤疾病,应该以调补脾胃为关键。因为脾胃在五行中属于土,所以后世医家把这种调补脾胃的方法称为“补土法”,将以调补脾胃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医家称之为“补土派”。

  补土派从李东垣创立以后,后世医家对这种理论也多有补充和完善,如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李东垣“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从而开创了“养胃阴”学说。近现代很多医家,如国医大师邓铁涛、徐景藩、禤国维等都非常推崇补土理论。

  总结来说,所谓补土派就是从内伤的角度认识疾病,以脾胃中土为调理部位,以恢复脾胃功能为治疗原则,以调补脾胃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中医学术流派。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医“内伤”到底伤了哪?最易伤到的是脾胃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