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唱出了职场人的日常状态,一句“洪荒之力”道出了人们久违的知足常乐的心态,一部《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影片给忍受酷暑的观众做了一次视觉大保健。如果说“感受空”里调侃的“我要去云南”和当下流行的“逃离北上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重压之下,“知足常乐”的心态更像是奢侈的心灵鸡汤。那么,做一次人情味浓厚的视觉大保健,则经济可行。
初看《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海报,思路不自觉地跳到了《功夫熊猫》中的盖世五侠和神龙大侠。毕竟,这部影片中也有熊猫、金丝猴、丹顶鹤,也是和好莱坞团队合作,好在《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的动物没有被强行改写,还原了观众对其中国化的认知,熊猫是可爱的,金丝猴是调皮的,丹顶鹤是仙风道骨的……
片如其名,《我们诞生在中国》确实是拍给中国观众的,温情、清新、亲切。影片以中国电影中常见的春夏秋冬去建构时间经度,以可可西里、卧龙、神农架、三江源去确立国人向往而又神秘的空间纬度,以家庭为单位,分别讲述了熊猫丫丫、金丝猴淘淘、雪豹达娃的三个家庭,以丹顶鹤为意象穿插国人熟知的生命观——死亡只是生命轮回的坐标。
如果化用曹雪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来形容中国电影的话,上半句的世界观与下半句的人情观都具备,才算一部完整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至少已经合格。接下来就看其完成度了,事实上,那些在真人电影中做不好的人情观,至少在这部影片中都实现了。熊猫丫丫与女儿美美的故事,讲述的是“自由与成长”的故事,女儿美美向往爬树,可爬树是熊猫的成人礼,一旦成功上树,就意味着女儿再也不需要妈妈了;金丝猴淘淘因为“二胎”失去了家庭中的地位,负气出走,随着凛冬而至,他不得不回归家庭取暖,可是,并不被容纳,直到它本能地在苍鹰的利爪下救出了妹妹,才算是缓和了家庭矛盾;雪豹达娃的故事则展示了让人揪心的自然法则。
换句话说,“自由与成长”、“二胎”等等都是国人熟知的人情世故,而“花心萝卜”雄性藏羚羊三心二意的举动,也让观众摆脱了对其在《可可西里》的悲情印象,忍俊不禁。当一只金丝猴被苍鹰抓走,当雪豹达娃的尸骨在雪里掩埋,接着便是丹顶鹤的镜头,这让人想起了老子的世界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死对众生是平等的,尊重自然也是尊重人类自己。
《我们诞生在中国》很成功地把国人熟知的世界观和人情观捏合到一部影片,且不让人讨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产真人电影既拍不出一个正常的家庭,也拍不出让人信服的正常价值观,归根到底在于下盘虚浮,手上活儿不行,其实,常识是最难拍的,因为人人都熟知,又凭什么让一个拍电影的来教育观众呢?
陆川这次放下了过往宏大的抱负,感时而歌,应物为诗,反倒顺利入港。这类影片在中国被统称为纪录片,但在西方则被划为“自然电影”,像《海洋》、《虎兄虎弟》都归为此类电影。在国内对电影的非“商业”即“文艺”的定位中,这类影片是最不讨好的,对于前者来说,这是不挣钱的,而对于后者来说,这类电影只能算“伪文艺”。如果用弗拉哈迪直接电影、真实电影那一套纪录片的语法去创作,就上了削足适履的套了。
好在在《我们诞生在中国》中,陆川放弃了他繁复压身的电影观念,用故事片的语法去哺育“自然影片”,库里肖夫实验、希区柯克式的剪辑在片中屡试不爽,一只金丝猴静默的表情就是害怕、委屈?一只熊猫的背影就是欣喜和失落?一只雪豹冷峻的面容就是无助与绝望?是的,原始的蒙太奇,让这些看似过时的电影手法在《我们诞生在中国》中激活了笔者朴素原始的感情后,恍然发现,原来这些感情在国产真人电影中庶几多年没有过了,想到这里,笔者踏实地靠紧背后的座椅,享受起《我们诞生在中国》的视觉大保健。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这个视觉大保健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