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中医药正以其独特优势不断得到大众的信赖和认可。但同时,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质量标准缺失、技术研发存在短板,以及药材质量和“西医化”等问题。
解决药材问题、平衡传统与现代、处理好中医与西医的关系等,是中医药进一步升级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次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中医药科普普及率为84.02%。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中,注重机体调理和保养的“慢中医”,愈发受到人们的追捧。中医药“治未病”、调理养生的理念和实践,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吴主任,我又来了,感觉脖子不是很舒服,想再做个推拿。”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专科,市民陈丽热情地跟医生打着招呼。
今年25岁的陈丽是“治未病”专科的常客。“去年颈椎突然‘转不动’了,到这里接受推拿治疗,没想到只推拿了一次,花了几十元钱,脖子就能正常活动了。”陈丽说,从此,但凡脖子、肩膀不舒服,她都会来这里治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未病”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实际上,“治未病”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智慧,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阻断疾病深入或转化,还能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多赢”。
在福州一家国企工作的林建通2014年开始感到腿脚不时酸痛,后来发展到夜里无法安稳睡觉。他先去临近的大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指标正常。吃了一段时间的止痛药后,林建通决定去看看中医。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针灸后,他明显感觉身体“放松”了很多,夜里也能睡得香了。
在医院的中医健康管理中心,医生运用自主研发的“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系统”,为林建通详细地做了一次健康状态评估,报告上详细记载了“望闻问切”的结果和他的饮食习惯等,还给出了一个综合体质辨识的结果,从经络调理、起居调理、运动调理、饮食调理和情致调理五个方面给出了健康状态调理方案。
“头一次对自己的体质有了这么透彻的了解。”林建通说,这一调理方案是从饮食起居到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调适,而且根据节气、不同阶段身体状况,医生还会随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为了满足老百姓不断增加的对中医药的需求,河南南阳还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医堂建设,让中医药在基层卫生院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南阳已经实现了乡乡都有中医堂,服务好、覆盖广的“中医堂”已成为基层医疗工作的闪光点。
中医药养生作为人类生存智慧和对生命进行自我管理的艺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民众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三九贴”“三伏贴”……在很多地方的中老年人群体中,中医贴膏成为一种热门的养生方法。55岁的成都市民杨建民深谙其中奥妙:三伏天阳气最盛,且有暑湿困扰人体,贴敷以化湿、驱除体内宿寒为主;三九天阴气最盛,阳气内敛衰微,贴敷以提升人体阳气及御寒为主。“还要根据不同的体质来选择不同的贴敷,因人而异。”老杨说。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兴隆镇河沿村老中医马启三行医60年,他告诉记者,很多村民来诊所开中药进补,像温阳补气的、除湿去燥的、固本补肾的等等。价格方面,拿调理肝脏的汤药来说,每个月大概400元至500元,村民一般也能吃得起。
阿胶配上黑芝麻、绍酒、核桃仁、冰糖熬制,冷却凝固后切成四方块,包在蜡纸里——对于市面上出售的这种阿胶糕,37岁的沈阳白领王莉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买点,晚饭前半小时吃一块,为的是美容养颜,滋阴补气。
在一家大型建筑企业从事文秘工作的杨小姐,经常要跟着施工队满世界跑。不管是在非洲还是亚洲,她的行李箱中总会有黄芪、当归、枸杞等中药材。“我会用这些药材搭配竹荪、山药煲鸡汤、羊汤补气血。如果是夏天就做枸杞银耳粥,滋阴补气最好不过,这样在世界各地都能品尝家乡的味道,还有保健功能。”
从医30多年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郑美凤说:“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医药的特殊作用,中医药保健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目前许多人对中医药保健有误解,轻信一些似是而非的宣传,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现在各种电视节目和报纸杂志上的健康养生栏目、文章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许多说法太笼统,没有从人与人的体质、健康差异出发,说明中医药思想的传播依然任重道远。”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去年以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药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我国中医药领域大事连连,备受关注。专家表示,无论是国家战略的实施还是国际化的机遇,都会让中医药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
“刚开业时患者不多,许多人是在其他医院医治无效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中医诊所,结果获得了很好的疗效,”迪拜同仁堂店梁医生说道。
在海外,医者仁心、济世养生,中医所推崇的理念让中医药渐被接受并赢得口碑,让更多的海外友人开始了解并信任中华医学瑰宝。如今,同仁堂已经开设了110多家海外零售终端,诊疗超过3000万海外患者。
据统计,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诊所已达10万多家,针灸师超过3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5万人。中医针灸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和地区主管机构签订含有中医药内容的合作协议达80多个。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中医药被频繁纳入中外首脑会谈议题,成为国家层面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医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2015年6月中捷中医中心的成立,成为首个健康领域中外合作项目。
各方共推中医药发展的局面不断形成。去年7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近500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地区)的中医馆、国医堂、养生保健机构等的中医药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会议,共同探讨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事业发展。
“如果把中医药服务体系比作是一座金字塔,那中医馆、国医堂、养生保健机构等提供的中医药服务就是金字塔的塔底。但这个塔底还不够牢固,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化还有待探索。”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委会会长李俊德表示,搭建这样一个基层中医药工作者交流临床经验、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开展学术研究的平台,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水平,推广医疗经验、服务模式,引导其正确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健康服务活动。
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但是标准化和现代化是中医药进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多,中药材从选种育种、规范化到机理研究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国如说,每天伸出手指为患者搭脉诊断时,都会对自己干了大半辈子的这份职业忧心忡忡:明明知道症状,也知道方剂,但常苦于没有好药材可用。“无好药可用,犹如砍掉了中医的左膀右臂,有劲使不出。”
江西樟树,自古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然而,就是在这里,也经常面临无好药可用的尴尬。
福建中医药资源也比较丰富,当地中草药种植的最大特色就是林下种植。很多地方这几年都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广泛种植中草药,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徐伟告诉记者,福建省有的县近几年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太子参种植。一些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留作种子的都是相对较差的根茎,较好的根茎都出售了。这导致他们种植的太子参品种逐年退化,病虫害增多,对于中药品质和药效也有不利影响。
专家表示,在一些主产地,药材普遍被当做农作物来种植,浇水、施肥、打药,与种庄稼没有什么两样,且不说农药残留问题,这样的药材疗效也可想而知。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为了产量而进行的中药材品种改良和人为缩短药材生长时间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药材的疗效。
一方面是种植不规范导致的药性减退,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不法商贩制假售假,严重损害中草药质量和声誉。
将胶皮和动物毛发在一起混熬,冷却后切片制成高价“鹿茸”;将低价茯苓泡水并插入木屑晒干,价格翻涨十几倍的茯神就被炮制出来;已经放置数年,有效挥发油含量几乎消失殆尽的全草、花类药材,却依旧被当做可用药出售。
辽宁省中医院药学管理部主任李亚秋指出,正规医院和大品牌药商会把不同等级、不同部位的药品挑出来,分级别进行打磨规制,制成品质统一、药效显著的“选药”,而一些黑心药商会将不同成色、不同药效的药材混在一起打磨压碎,制成药效低下、价格也更加低廉的“统药”。外行人很难看出“选药”与“统药”的区别。
专家建议,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中药材道地自然属性的特点,规划引导各地有针对性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同时,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严格检查。而对于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查处和打击的力度。
什么样的药材才算好,有时候很难说清楚。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其治病机理一般难以确定。与中医针灸相比,中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体系。
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康廷国指出,由于中医药讲究整体观念和配伍,其有效化学成分随产地、产期、炮制手法不同而不同,因此很难十分明确哪种成分起到了治病效果。
徐伟表示,福建的一个本地地道药材建泽泻,被中药界誉为“泽泻中的上品”,备受业内人士推崇。国家近年开始做中药标准化项目,但究竟什么品种、在怎样的地域和水田里种植、种植期多长才可以称为“建泽泻”,这些都比较难确定。
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说,传统医学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也要加强科研创新,开展标准化研究。“很多中药能治病,说明里面肯定有很有用的成分,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其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消除其副作用。”
专家表示,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对中医药学进行完善,提高工艺,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有效性和一致性,更好地理解、发展和提高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这是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除了中药材的质量和标准化问题,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西医化”和一些乱象等,同样值得关注。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烈光说,目前一些基层医院的“治未病”科室是“拼凑”出来的,加上诊治理念不清晰,“治未病”领域可谓鱼龙混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老中医告诉记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各种打着中医旗号的江湖骗子,他们号称“包治百病”,用来路不明的偏方招摇撞骗。近年来,从张悟本到马悦凌再到李一,一个个养生大师的神话从诞生到破灭,让人惊诧不已,值得深思。
在西医强势发展的冲击下,中医行业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不自信和“西医化”的倾向。专家表示,在一些地方,“中西医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变成用西医审视中医、管理中医、改造中医。在一些中西医结合医院甚至中医院,往往更愿意采用西医的方式,冷落中医。
对此,有专家表示,医院冷落中医“事出有因”。“骨折了用中医传统的小夹板才几千元,如果采用西医手术的方式,上钢板、打钢钉,动辄数万元,你说医院愿意动手术还是上小夹板?”北京某三甲中医院院长反问记者。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中医院“不姓中”现象比较常见。“如果一家中医院70%的治疗手段属于西医,它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中医院了。”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但目前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中医行业整体不够自信的表现,也将导致中医生存和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现在刘清泉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医院打造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这并不代表我们将走向封闭。”刘清泉说,比如CT和核磁等设备,西医院用,中医医院同样可以用。只不过,中医会通过症候归纳得出自己的诊断。
“并不是用了现代科技就不是中医了。”刘清泉说,对中医管理者来讲,要关注的是如何融入。中西医各有所长,两者要融合借鉴。
采访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不无忧心地告诉记者,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我们有很多中医药大学,但培养出来的人才中,真正用中医方法治病的越来越少。“别看现在中医学硕士博士很多,真正能用中医思维看病的人并不多。”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共有国家级名老中医5000多名,现在只剩下了不到700名。” 国家级名中医张勇说。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疗效要靠众多优秀的中医大夫来保障。”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兼心脑病科主任肖延龄说,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成就不少,国家的财政投入也很多,但总体上中医力量仍然较弱,合格中医人才短缺即是明证。
康廷国介绍说,目前中医是科班教育,要学40%的现代医学,60%的中医,学得多且杂。而且还存在招生量大、学生资质相对降低的问题,学生水平根本无法和过去师徒制时相比。“医学是精英教育,不是普及教育。”
江西省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研究所所长龚千锋告诉记者,在古代,医生既是医师也是药师,中药和中医相互促进发展。如今中药材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中医们甚至不知药从何来,也不会鉴别其品质。
专家认为,中医的传承和学习应该是师带徒的教育方式,应根据中医特点,打造有传统医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5年11月30日,一名乌克兰医生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教授王小荣(前右一)的指导下为患者把脉问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从地方政府到医院、药企,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上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实践。复活经典名方、为传统中医药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中医药走出去……一系列探索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医药这棵“老树”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中医治病多用方剂,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方剂近10万个。但伴随时代发展,现代人的疾病谱发生变化,同时不少野生珍稀中药材原料已经或正在枯竭,经典名方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当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经典名方进行深度挖掘,研制出更多更好的中药新药,正成为科研院所、企业的努力方向。
北京同仁堂十大名药之一的牛黄清心丸,本方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牛黄清心圆”,有“科学凉茶”之称。同仁堂集团科技质量部部长黄宁告诉记者,考虑到该药中朱砂等药材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同仁堂调整了方子,生产出不含朱砂和雄黄的牛黄清心丸。
连花清瘟胶囊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普通感冒、流感的中成药,汲取了古代名医用药的精华,结合现代抗病毒、抑菌、提高免疫力的中药研究成果创制而成。如今,这一“古为今用”的创新中药已在全国12万家医院、药店推广应用。
连花清瘟胶囊的主要研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说,我们要从战略高度确立并尊重中医药的科学价值,重视、支持、发挥中医药的整体理论思维优势、理法方药一体化的组方原创优势,让传统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
一些地方则加大了对经典名方的保护力度。福建中医药大学目前正积极展开对经典名方的抢救性发掘。学校药学院副院长徐伟告诉记者,他们将全省分区,并深入到每个镇去寻找老药师和老中医,探寻中医经典名方和炮制工艺,对一些有价值的工艺,会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来。
此外,学校还组建中药材采集普查队,到深山老林中,探寻福建中草药的分布情况。记者在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实验室看到,刚采摘回来的中草药正在被制作成标本,仓库中放满了普查队历年从全国各地采摘收购的中草药。
“对经典名方的二次研究过程,也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实现重大突破的契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
在攻克世界医学难题、造福人类健康方面,传统中医药堪称一个极大的宝库,但要让传统中医药在当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用现代科技挖掘其内涵。
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与美国国立癌症中心补充替代医学办公室力图通过中医现代化办法,寻找攻克癌症和延长患者寿命的“钥匙”。这一切的背后,是近年来北京广安门医院在中医治疗肿瘤上的积极探索,肿瘤科主持编制的《恶性肿瘤中医临床指南》全球首发后,也获得了海内外中医专家的广泛认可。
“我们的医生不仅要懂肿瘤,还要学习内科、免疫、药理,以及现代检测手段和实验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评价中医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从而让中医在医学界获得真正的认可和尊重。”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原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林洪生说,“中医药需要在与西医的平等交流合作中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标准化方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下,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去年底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药学基本术语》《白病(白癜风)维吾尔医诊疗指南》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
“这些标准的发布对规范中医药临床诊疗、基本术语及评价方法,提升中医药在健康中国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桑滨生说。
除了积极融入前沿科学探索、加快标准化步伐,还有不少地方和医院不断创新,让中医药适应时代变化和需求,走进寻常百姓家。
该院主任医师王秀云表示,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方药,经煎煮、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制剂。“与普通汤药相比,膏方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药效稳定、服用方便、口感好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据统计,2014年有1235人次接受了膏方疗法,2015年上涨到2554人次。医院每年“膏方节”期间,多位中医专家坐诊膏方诊室,为就诊者“订制”适合自己的养生膏方。
河南南阳立足自身特色,尝试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中医药发展。目前南阳市已开始探索建立中医药科研体系,以大中专院校为基地,充分运用现代理论和技术,鼓励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结合,打造南阳中医科研核心团队。此外,南阳市还制订并发布了山茱萸、辛夷、裕丹参、桐桔梗等“八大宛药”的药材种植标准和炮制加工质量标准。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其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在北京、上海的连锁医院出诊,给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面授,与海外医师代表团交流,给针法培训班学员授课,开展免费公益讲座及微博微信健康传播……拥有几十万微博微信粉丝的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院长程凯,工作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
40多岁的程凯是中国工程院首位针灸界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的嫡孙,也是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近年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以程氏针灸疗法为特色的大诚中医连锁机构在北京、上海陆续建立了4家临床传承基地,举办“程门解穴”传承培训班。通过微博微信社交平台,程凯已建立起一个大型海内外针灸专家群,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针灸专家,经常用视频、图片和文字交流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探索。
程凯说,现在国际上对中医针灸学认可度很高。“中医走向世界,针灸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爷爷撰写的《中国针灸学》,现在依然是美国、加拿大等国针灸师考试的必读教材之一。”
程凯将中医针灸传播海外,而一些中药企业则通过自主创新,逐渐进入国际市场。
2012年3月22日,由成都地奥集团研制生产的“地奥心血康胶囊”获准在欧盟注册上市,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性药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零的突破,同时成为欧盟成员国以外获得市场准入的第一个植物药。
“中医药走向国际靠科技,引领国际靠标准。”在张伯礼看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说明中医药经验和现代科技结合可以解决重大问题。中医药走向世界靠疗效,科技是它的翅膀。同时,中医药的国际化也带动了其标准提升和创新发展,比如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国际标准、专利保护、生产技术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促进中医药进一步健康发展,专家建议,要将发展中医药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完善中医付费、医生医院评价等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逐步扭转中医临床遇冷及“西医化”现象。(记者 李亚红 彭卓 董小红 陈弘毅 王烁 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