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李贞、田春雨、段钇男)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吗?一份权威报告给出了答案。
日前,中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以最近3年的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了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报告显示,中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报告主编傅小兰说,中国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单纯的躯体健康问题更突出的态势。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做过的多次调查显示,中国国民普遍存在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别是对“自我调节”知识的需求量最高。
报告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介绍,“自我调节”这一改善心理健康的措施,主要针对尚未达到疾病程度,仅是心理健康方面出现较轻的情绪波动或一时困扰的人群。
陈祉妍说,希望能够提高国民的整体心理健康素养,使其对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具有识别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问题的预防方法,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主动寻求帮助。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能有效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从而提升居民的精神健康水平。据悉,为实现这一目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目前计划每两年出版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期反映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特征,并通过持续性监测及时反映国民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首部蓝皮书解读国人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