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怎么艾灸?癫痫的艾灸治疗方法!

  癫痫,古称“癫疾”、“痫证”,俗称“羊痫风”。本病的临床症状,有轻重的不同。大发作时的特征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喉中发出如猪、羊等叫声,醒后疲乏无力、饮食起居一如常人,时发时止,发无定时,小发作则表现为瞬间的神志模糊,可出现目睛直视,一时性失神,或口角牵动,吮嘴等动作。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使脏腑受伤,神机受损,元神失控所导致。

  对于痫病的分类,古有五痫之别,又有风痫、惊痫、食痫之分。根据病情的属阴属阳有阴痫、阳痫之称;从表现的症状上,更有五脏痫、羊痫风等之别。

  先天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胎气受损,由于婴儿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或过分劳累体虚,导致婴儿禀赋不足;二是父母禀赋虚弱或父母患癫痫导致小儿精气不足。如《慎斋遗书·羊痫风》说,“羊痫风,系先天之元阴不足,以致肝邪克土伤心故也。”

  后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多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失调,或卒受惊恐等引起心肝脾肾的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浊及郁火内生等病机变化。

  1.饮食不节:《医学入门·痫》:“益伤饮食,积为痰火,上迷心窍”,故饮食失节,或过食醇酒肥甘,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聚湿生痰。若因脏气失调,气机逆乱,痰随气升,或因郁火内生,痰随火升,上塞诸窍,蒙蔽心神而发痫疾。

  2.七情失调:如《古今医鉴•五痫》:“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气郁结”。《杂病源流犀烛·肾》:“诸痫……如晨朝发者,病在足厥阴肝”。因肝气郁结,久则必化火生风,火熬津液成痰,风借火势,痰随火升,上蒙诸窍,阻蔽心神而致癫疾发作。

  3.卒受惊恐:《寿世保元·痫症》:“痫证者……必因惊恐而致疾。”大凡卒受惊恐,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发为痫证。《内经》首先指出癫疾为“得知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

  风痰闭阻:症状表现——发作前一般可见头晕头痛,胸闷不舒,肢体无力,继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有的高声尖叫、有的小便失禁等。数分钟后逐渐清醒,除疲乏头昏外,起居饮食如常。舌质正常,苔白腻,脉弦滑。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30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7~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平肝熄风,豁痰定痫。以取督脉、任脉、足厥阴、足阳明经穴和心肝背俞穴为主。

  ①神昏抽搐者,加人中、涌泉、间使;②发作后头昏头痛者,加风池、印堂;③白昼发作者,加申脉,夜间发作者,加照海。

  肝俞、心俞平熄肝风,镇心宁神;大椎乃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上通巅顶,统摄诸阳,既能通阳解表,又能清脑宁神;巨阙是心之募穴,宁神调气;百会亦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开窍宁神;太冲是平肝熄风的要穴;丰隆祛痰降逆;加人中、涌泉以助开窍醒脑,宁神熄风;间使既可宁心安神,又可豁胸中之痰;白天发作者病在阳跷,加取申脉以解阳跷脉急;夜间发作者病在阴跷,加取照海,以解阴跷脉急;加风池可调和经络气机,缓减头痛头晕。如此数穴协用,共奏平肝熄风,豁痰定痫之效。

  痰火闭窍:症状表现——每因郁怒而诱发癫痫,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发出猪羊叫声。苏醒后仍烦躁,平时有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头昏头痛,面颊潮红,口苦痰粘,手脚心热,便闭尿黄。唇赤舌红,脉弦数。

  ①艾炷瘢痕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大。每20~30天灸治1次。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③灯火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燋,根据病情10天灼灸1次。

  清肝泻火,化痰开窍。以取督脉、任脉、手阳明、足厥阴经穴和心肝背俞穴为主。

  ①烦躁失眠者,加神门;②头昏头痛者,加风池;③急性发作时,加人中、涌泉、少商。

  肝俞、心俞以泄心肝之火;巨阙清心宁神;大椎、百会均有清脑宁神、平肝熄风作用;曲池祛风清热,活血适络;行间泄肝火,疏肝气;加手少阴经之“原”穴神门清心宁神;加风池调和少阳经气而定痛;加涌泉、百会、少商,可醒脑定惊。如此诸穴协用,相辅相成,癫痫痼疾,可获痊愈。

  肝肾阴虚:症状表现——癫痫频发后,头晕目眩,神志恍惚,面色晦暗,两目干涩,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大便干燥或秘结,耳轮焦枯无泽,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弦数。

  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②苯妥英钠敷灸:取苯妥英钠0.25g,丹参粉、月石各1g,冰片适量,上药共研细末,混匀密贮备用。敷灸时取药粉适量,纳入脐窝(神阙),使与脐平,上贴胶布固定。7天换药1次。③阳遂锭灸:取艾500g,硫磺120g,元湖石9g(研极细末),西黄0.9g,珠粉0.9g,麝香6g。先将艾放在铜质锅中,加清水二斤,于白炭炉中煮至成艾汁120g(去艾),然后拌入硫磺和元湖石,此时应减弱火力(但不可过大与过小,火力过大则全部烧毁,过小则凝成块状),在适当火力下,使诸药逐渐凝结,离火。再将药块仍置于铜锅中,以白炭火徐徐熔化,入西黄、珠粉、麝香,用竹片将药物拌匀之,将拌匀的溶液,倒置于瓷盘中,使凝成饼状,剪成麦粒大小,瓷瓶收藏备用。灸治时,取薄纸一块剪成圆形如2分硬币大,置于穴位上,再将麦粒大灸药1块,置圆形薄纸中央点燃施灸,至药燃尽为1壮,灸后局部即起一小水泡,敷料包扎即可。一般每次施灸1壮。

  ①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者,加风池;②心悸怔仲者,加内关;③痫发频作、腰酸膝软者,加腰奇。

  肝俞、肾俞以益肝肾;太溪是足少阴经输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均能调补肝脾肾以扶其本;太冲疏泄肝气;神门安神宁心;加风池安脑定痛,聪耳明目;加内关宁心定悸。诸穴合用,各奏其效,病可获愈。

  脾肾气虚:症状表现——发病年久,屡发不止,癫痫发作后,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心悸,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智力迟钝,腰酸肢软,四肢不温,睡眠不宁,大便稀溏,口淡多涎。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①艾炷隔定痫糊灸:取马钱子(制)、僵蚕、胆南星、明矾各等分,上药混合研为细末,再以青艾叶、鲜姜适量和诸药即成定痫糊,备用。治疗时取定痫糊5~10g,分别置于神阙和会阴穴,上置艾炷施灸。根据患者年龄,一岁灸1壮,每日灸治1次。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穴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脾俞、肾俞可增强脾肾功能;中脘、足三里可健胃运脾,扶正祛邪;丰隆化痰泄浊,宁神定志;内关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加神阙、气海、关元,补益中气,温补下元;加百会、通里,益气养血,宁心定悸。如此诸穴合用,相辅相成,病自痊愈。

  脉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即天柱,大杼穴),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

  卷二:脉来中央浮直上下痛者(原文按:痛字未详,奇经考引作动,盖以意动),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也,灸顶上三九(正当顶上)。

  卷三·治卒发癫狂病方第十七:斗门方,治癫痫,用艾于阴囊下谷道正门当中间,随年数灸之。

  卷下·痫证:发则仆倒,口吐涎沫,可服延寿丹,久而自愈。有气痫者,因恼怒思想而成。须灸中脘穴而愈。

  下卷·大头痛论:治洪、长、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者,灸第三椎,第九椎。

  有人患痫疾,发则僵仆在地,久之方苏,予意其用心所致,为灸百会,又疑是痰厥致僵仆,为灸中管,其疾稍减,未除根也,后阅脉诀后,通真子有爱养小儿,谨护风池之说。人未觅灸痫疾,必为之按风池穴,皆应手酸疼,使之灸之而愈。小儿痫,恐亦可灸此。

  1.灸大椎穴治验5则 刘安然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10(3):169

  治疗方法:取穴分2组:①大椎,筋缩;②腰奇,鸠尾。每穴灸9壮,每周灸2次。

  治疗结果:灸治16次后,癫痛病已控制。仍时有头晕胸闷,再配合针刺百会、风池、内关、阳陵泉、太冲等穴治疗。观察3年余,未再发作。

  治疗方法:选用穴位:身柱、神堂、膈俞。上述穴位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选用,艾炷如黄豆大,每穴每次各灸3壮,以灸疮化脓为好。病案举例:唐XX,男,4岁。其母代诉:3年前春天,曾经突发四肢抽搐,头向后仰,牙关紧闭,口流涎沫,历时约2~5分钟。发后,四肢疲乏无力。此后,或月发,或数日一发。最近一年来发作更剧,每星期发作1~2次。经诊断为小儿癫痫症。治疗情况:第1次取身柱穴,按上法施灸,连灸3壮,嘱回家吃些发物,促使灸疱化脓,并给予膏药贴盖。于36天后患者来复诊。据说前次施灸后,因被邻居劝阻,未食发物,灸处未化脓,约半月后,灸疱自愈,但癫痫却未曾发作。直至昨日始又发作1次,疾状已轻。检查前次背部灸疮,已经愈合。第2次治疗取神堂、膈俞二穴,各施灸3壮,位置呈三角形,艾炷大小同前。嘱回家吃荤腥发物,俟化脓后用膏药贴盖。

  治疗结果:3个月后随访,未见发作(第2次灸疮化脓,约1月余始愈,瘢痕如蚕豆大)。5个月后2次访视,见病孩身体肥壮,行动活泼,病态消失,已有5个多月未发作,恢复正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保健艾灸师》培训考证班,每月1日、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负责全国培训,每月21日北京大医堂培训机构负责全国统一考试。了解艾灸培训详情请加微信/;有任何艾灸养生问题,欢迎加微信:咨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癫痫怎么艾灸?癫痫的艾灸治疗方法!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