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一手握着保龄球,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投出球体,保龄球顺着球道快速冲向球瓶,砰的一声,十瓶全倒,周围响起阵阵掌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温州流行打保龄球,晚上黄金时段,生意最火爆时,玩家都要拿着号码卡排队,等上几小时。那段激情燃烧的玩球时光,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快乐和留恋。
10月12日上午,在市区欧洲城中心大楼负一层的佳鑫保龄球馆内,多名保龄球爱好者边打球边聊天,不时传出喝彩声。47岁的省保龄球协会秘书长白希祥就是其中一位。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温州人打保龄球的盛况,他有些兴奋。
白希祥说,1995年温州开出了第一家保龄球馆,叫康城保龄球馆,位于市区隔岸路,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很多人都去尝鲜,“后来,花园、祥狮、环球、利玛、瑞兴、国鼎、天都、金鹏、景山、瑶溪等球馆陆续开张营业。那时候球馆通宵营业,晚上黄金时段,生意最火爆时,玩家都要拿着号码卡排队,等上几小时才能轮到。最鼎盛时期,全市的保龄球馆多达十几家,球道144条,生意非常火爆”。
1996年,台湾老板徐世良花费近千万元在市区黎明路开办了祥狮保龄球馆,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营业额有七八万元。当时27岁的白希祥在此上班,看着客人玩球,他逐渐产生了兴趣,并利用球馆空闲时间练习球技。后来,球馆要组织球队,他报名参加。系统的训练让他的球技日益增长。之后,他多次参加市里的保龄球赛,取得好名次,还曾代表浙江队取得全国体育大会3块金牌,曾3次通过公开选拔入选国家队。
46岁的佳鑫保龄球馆总经理范杰打了21年的保龄球。他说,上世纪90年代,我市举行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保龄球赛,其中1999年荣光集团赞助我市保龄球大赛30万元,30多支机关事业单位队伍200多人参赛,还进行电视直播,盛况空前。
好景不长,温州保龄球多年之后归于沉寂。 2001年,祥狮保龄球馆由于拆迁关门歇业;2003年非典,温州保龄球行业颓势渐显,开始走下坡路,保龄球馆陆续关门歇业,市区仅存“环球”和“瑞兴”两家;2007年,“瑞兴”关闭;2011年佳鑫保龄球馆开业。范杰说,目前温州仅剩佳鑫、环球、苍南海西3家保龄球球馆。
省保龄球协会秘书长白希祥说,保龄球业鼎盛时期,更多被赋于身份和地位象征,玩家并未把保龄球运动当做一项体育活动,而是为赶时尚、追流行,一旦热情退却,便“喜新厌旧”,随波逐流,较难形成固定消费群体;加上各种新奇特的娱乐项目层出不穷,保龄球行业恶性压价,实力不济,相继退市,保龄球最终被打入市场的“冷宫”,也是情理之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保龄球回归体育运动,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今年10月1日至12日,停赛15年的中国国际保龄球公开赛在上海举行,由阿里体育(上海)有限公司承办,这说明保龄球将会“东山再起”,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温州记忆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处可见的保龄球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