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智慧

总计1363页,当前第1231页
养生智慧

【社区养生】中国式养生智慧身边最常见的10种素食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中国式素食养生智慧,合理膳食很关键,应根据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工作的强度,把食物量化、个体化。这是饮食的软科学。体重决定量化——吃多吃少,个体化就是强调平衡膳食。素食养生食物的多样化,才是健康的源泉。请您常吃下述10种素食最养生。  餐桌上的美味,迷人的外形,鲜嫩的色泽,很多人都喜欢食用,其实西红柿不但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的“药效”。西红柿中含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而大量含有的番茄红素,是一种让番茄变红的天然色素,有抗氧化损伤和软化...
阅读(165) 评论(0)
养生智慧

好文共赏!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临难习医,具救苦心。天资敏慧,虽未曾亲炙名师,究能得医之本源。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五十年来,活人甚众。  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重危急症,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
阅读(159) 评论(0)
养生智慧

陆渊雷医案4则《伤寒论》果然名不虚传!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陆渊雷(1894-1955),上海人。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学家,现代伤寒学派代表人物。早岁曾问学于章炳麟先生,并从名医恽铁樵探究医学。民国十四年恽铁樵创办医学函授学校,陆渊雷拜恽为师,协助办校。又师事章太炎学习古文学及中医基础,深得两名家之教益。临证以西医方法诊断,运用经方治疗,擅治伤寒等流行性热病、慢性肝炎、肿瘤等病陆氏学识广博,蜚声医界,曾被中央国医馆聘为学术整理委员会委员。  某男,20岁,形体壮盛。刻诊所见:呼吸时,头颅、肩背...
阅读(166) 评论(0)
养生智慧

因加而发”发病观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82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原标题:“因加而发”发病观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82)  基于气本一气与《内经》整体观的“因加而发”发病观,在《伤寒杂病论》辨证诊疗中多有体现。本文旨在简要梳理《伤寒论》中“因加而发”的发病观,一来可加深对于两部中医经典的理解,二来期望对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均有所裨益。  发病学是研究发病的学说,是连接病因与疾病的桥梁,可以从发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方面。“因加而发”的发病观源于《黄帝内经》,体...
阅读(121) 评论(0)
养生智慧

如何理解中医《伤寒论》中的七日自愈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体的一些时间节律,当代称之为生物钟。早在《内经》中就体现出了年生物钟、月生物钟、周生物钟和日生物钟的概念。《伤寒论》的七日自愈之说就是对《内经》周生物钟认识的发展。  《内经》中曾有以七日为疾病转归之关键点的论述。《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伤寒论》第八条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言病气在经络中循行到了尽头,故其主证头痛到第七日可以自愈。王叔...
阅读(135) 评论(0)
养生智慧

伤寒论》里的2个经典退热方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感冒发烧,大多数人通常是自行吃药或到医院输液来退烧。这也造成了我国居民抗生素的滥用。事实上,中医药对发热的研究十分深入,也不乏快速有效的方法,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就是一部关于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时至今日在临床中仍有教科书般的指导意义。  人们常把感冒称为染了风寒,这一类型的感冒就是着凉后引发的,在中医看来,是人体感受寒邪而病发在太阳经脉之中,这样,病还在表证感冒阶段,叫作太阳伤寒,也就是《伤寒论》中典型的麻黄汤证。  其实...
阅读(189) 评论(0)
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智慧:补气血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人们常说“虚不受补”,即身体亏虚时,吃再多营养品,身体也无法吸收。本书即讲解中医的解决方法。“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它们充盈,则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人会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书中描述了气、血、精三种能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者的关系、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表现,以及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本书介绍中医的望诊,这是中医所独有的,通过观察人的精神、面色、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
阅读(138) 评论(0)
养生智慧

伤寒论是本什么样的书?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这个小地方也是个大地法方开始讲,今天我和大家所讲的和以前必定有些重复,重复不要紧,好话听一百遍也不多,坏话一次也不该听。  咱们今天就开始,就是说白《伤寒论》之前要先说明的几个问题。那么,先说《伤寒论》,本来呀叫《伤寒杂病论》,到了晋朝,王叔和分开了,一个《伤寒论》,一个《杂病论》。  这个不要紧,我曾说过,整体是分不开的,分开了的不是整体。实际上《伤寒杂病论》是分不开的。他为什么要分开呢?他当时怎么想的,我们不必去...
阅读(175) 评论(0)
养生智慧

老中医的养生智慧-经络刺血排毒法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核心提示:人的手指和脚趾的末端都是气血交换的地方,因此人体代谢与经络中的垃圾也容易沉积在这两个部位。如果能在手指或脚趾末端进行刺血的话,就可以起到经络排毒的作用。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39健康网,发送饮水了解详情。  今天将为您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穴位刺血,治疗常见疾病,进行日常保健。  人的手指和脚趾的末端都是气血交换的地方,因此人体代谢与经络中的垃圾也...
阅读(171) 评论(0)
养生智慧

[转]《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一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2-12)
  关于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民国时期,有很多当时知名人士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中医不科学、中医很糊涂,较之理论周详的西医,中医就被看成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是“落后愚昧”的典型,应该立即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当时的文化人,不管懂不懂中医,都站出来批评两句中医,以示自己追求科学的决心。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胡适,他提倡新文化,主张充分世界化,主张科学,当时在他看来中医是不科学的,...
阅读(15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