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人基本上是水人,人体有70%是水组成的;女的是水做的,男的也是水做的。其实水在体内它不是用它的原形走的,比如我这喝完水,水咕咕咕在体内走,那就是水病了,它要变成一种什么状态,变成一种气态,就由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气,才能在体内运行;这个过程中医叫气化,就是把水气化了,就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在体内走。那么如果由液态变成气态,中间需要一个动力,比如一锅凉水,要变成蒸气,怎么办呢,肯定是烧热了,下面烧火上面蒸汽就出来了。实际上我们喝进去的水就变...
阅读(165)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均不同,因此在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上有根本的差异。一般而言,南方应以养脾为主,北方应以养肺为重。 南方的气候特点是湿,一年之中不仅夏季多湿,四季都有湿气。中医学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把进入人体的水液和湿气布散到全身,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或运输到排泄器官,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但是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能够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
阅读(103)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於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洩,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阅读(199)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我们如何从传统中医中汲取冬季养生的智慧?生活中,民间流传的养生俗语,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格言,我们应如何理解?冬季里,人们究竟该如何养生,又该避免哪些误区?《文明之旅》特别奉献《樊正伦:冬季话养生》,敬请关注! “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我们如何从传统中医中汲取冬季养生的智慧?生活中,民间流传的养生俗语,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格言,我们应如何理解?...
阅读(171)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读《伤寒论》,必须认识到伤寒方不仅可治伤寒(广义),而且可治某些杂病并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各科范围。苟能深明此理,通达要妙,将伤寒方广泛运用于临床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之统一,自能处理裕如,应变无穷。考《伤寒论》、《金匮》两书,原名《伤寒杂病论》(见仲景自序),在宋以前,本是一书。故唐·王焘《外台秘要》所载今本《金匮》条文,云出“仲景《伤寒论》”;所载之方,云“此仲景《伤寒论》方也”。是仲景之书,本伤寒杂病合论之旨,所载之方,自可适用于...
阅读(112)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本报讯124种延年益寿药方里透露哪些中医养生好方法?怎么吃有助于起到冬季养生最关键的防寒、养肾功效?春节将至,心脑血管病人该如何打好这场爱“心”保卫战?上海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上海市卫生局联合主办、新闻晚报和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承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二届解放健康讲坛1月16日下午两点在解放日报报业大厦正式开讲,主题为“中医名家深度解读生命密码,冬令养生要做啥”。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王庆其教授,世界药膳协...
阅读(171)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根据《黄帝内经》,丁酉年小雪至大寒,这两个月是“冬行夏令”,就是冬天的“节气”,但却是夏天的“气候”主政,受火星的影响,有外来的热,既所谓的“少阴君火”,对应的是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冬日本该藏,但因少阴君火的吸引,心和肾的阳气浮到体表,而冬天毛孔鼻塞,所以热郁在体表,形成了很多高烧。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两个月,北半球的很多大人小孩都莫名发烧的外部原因。面对热,会有若干症状,比如头疼、牙疼、喉咙疼,眼睛干涩等,这段时间中医建议在下午3...
阅读(115)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她适合吃这个东西。对大部分中老年人来说,青春宝是非常稳妥的一只药。它这个配方是扶正固本的,有益气补血的作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药性很平和,补泻兼备。一般的方子,要么补阳、要么补阴,青春宝它是阴阳双补的,这就比较难得。” 太极拳是很好的养生运动,有人一打就是20年,突然有一天,膝盖疼痛,原来打太极拳致膝盖长期受力,伤到了。 运动养生,锻炼一天两天不起作用,锻炼久了,副作用就出现。药物养生也一样,一个是要“久服”才有效,但前提是...
阅读(169)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据史书记载,从皇帝到秦皇汉武都曾谋求长生不老,然而都无果而终。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长生”是不可能的,而长寿则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为此,笔者就养生这一话题,请教了五位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请大家听一听他们的养生之道: 崔公让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委员会主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谈到养生,面色红润的崔公让风趣地说:“我的养生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每年365天,天天忆苦思甜。我特别喜好豆卷馍...
阅读(138)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冬季变化及养生这样记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万物生机闭藏,水面结冰,大地冻裂,所以人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埋伏、深藏;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使阳气大量丧失。这是顺应...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