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关键在“润”

  秋分过后,应该如何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王国书指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逐渐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早起。此外,秋季气候干燥,气温多变,加之夏天人们的体力、精力消耗较大,体质相对较弱,所以要高度重视秋季疾病预防。

  秋天是由热转凉的季节,咋热咋寒,气候多变,这种多变的气候使人容易感冒着凉,咳嗽痰喘。“中医根据季节的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总结出秋季易损伤肺脏的理论。”王国书认为,秋天肺气内应,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健康与否,所以要相应进行肺脏保健。以下方法,能有效增加肺的功能,有利于防病保健。

  要擦鼻、浴鼻。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门户。外邪袭肺,常常从鼻窍入肺,所以经常擦鼻、浴鼻也有助于增强肺的功能。用拇指外侧相互磨嚓,有热感后,用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做擦鼻1~2遍,可增强臂的耐寒能力。也可预防伤风、鼻塞不通。如果每天清晨用冷水浴鼻效果更好。将鼻浸在冷水中,闭气不息,一会儿,抬头换气后,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5~10遍。

  可做吐纳健身功。每天清晨洗漱后,在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遍,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嘴里唾液满了,嗽口几遍,分3口咽气,将气送到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慢。如此反复30次。秋天作此功,对肺脏保健有益。

  秋季还要适当进补。夏天出汗多,体力消耗大,秋天干燥,易伤阴津。所以秋季进补也很重要。以药物进补,西洋参最好,它性凉,补而不燥。适当服用西洋参3克。性味:甘,苦,凉;归经:心、肺、肾功效:生津滋阴,清热润肺;功效;清热生津,养阴润燥。

  王国书说,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这种病各种年龄、不同性别都可患,且易反复发作,平均患病率为2%。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急喘。因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等症状。发作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天不等。哮喘是一种容易发作的慢性病。

  要远离过敏原。哮喘者在缓解期要积极预防,首先要尽量避开过敏源,常见的过敏源有风媒花粉(枸树、蓖麻、蒿草等)、霉菌孢子、螨、某些生产性粉尘(如棉尘、蚕蛾、粉尘、山药粉)等;若哮喘病人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就应尽量避而远之。

  要在暑天治疗。从小暑至立秋,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治疗,可以使患者的阳气充实,增强抗病能力。

  王国书分析,秋天之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咽喉炎的防治,是因为秋天气候多晴少雨、气候干燥,一些人群易患咽炎。咽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彻底治疗,就会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为耳鼻喉科常见病。

  慢性咽炎的主症状为咽部干燥而痛、咽部暗红,多由阴虚、虚火上灼所致,防治上宜滋阴清热,清咽喉。王国书提醒,在饮食上应常吃绿豆饮或雪梨浆,避免辛辣食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秋季养生关键在“润”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