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是速度—力量的结合体项目,其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力量素质训练,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然而我们在训练中获得的力量能否在专项中发挥出来,又取决于所获得的力量成分能否满足专项动作的需要和专项技术动作的合理性。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传统的训练方法很多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短跑训练,它们在方法和技术上已经脱节;因此我们进行短跑的力量练习应根据短跑的动作结构来进行设计。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人体运动活动中克服内部或外部阻力的能力。其中,外部阻力是力量训练的施加因素和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施加阻力的过程中发展了力量素质。
速度力量是力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速度力量是力量与速度综合在一起的特殊力量素质的表现。它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发挥的力量越大,所用的时间越短,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就越大。速度力量是由动力量、爆发力、制动力量组成,其核心是爆发力。速度力量是速度与力量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力量素质,它要求发挥肌肉的最大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爆发力肌肉在最短时间里收缩产生最大加速度用最大力量克服阻力的能力。爆发力是速度力量最经典型的表现形式,是速度力量的核心。
短跑的速度包括三个部分:反应速度、加速度能力以及高频率完成动作的能力。这三种速度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其各自的独立性。其中反应速度不仅与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有关,也与运动员的爆发力有关,加速能力是体现在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它是以运动员的快速力量为基础的,高频率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体现在途中跑阶段,这也是短跑的主要阶段,它是以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耐力为基础的。
短跑中力量素质的训练国内外专家历来有不少的观点与流派,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也取得过一些优异成绩。这其中有以中小重量练习为主的欧美型运动员,也有以大重量杠铃练习为主的前苏联和东欧型运动员。他们均各有见解。捷克的扬捷尔认为应采用小重量快速练习,德国著名教练奈特和乌里利赫对负重练习严格制定了重量,动作速度,重复次数、重复组数及间歇时间等原则;前苏联的鲁达科娃指出:必须严格规定杠铃练习的重量,美国教练温特在短跑力量训练中采用较轻的负荷,旨在发展速度力量。
实践已证,杠铃负重练习在短跑的力量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肌电学,人体行部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从杠铃负为主的力量练习中有某些手段和要求上与短跑技术和体力的发展脱节。换一个角度来讲,短跑的动力来源是人体多种肌群协调作用的结果,且有专门的动作结构。从提高训练的效率来看,短跑需要哪些肌群的力量就训练那些肌群是最合理的,从技术和身体欠移的理论来看,动作结构定型越接近的技术之间产生相互影响的可解性越大,因此,短跑的力量练习应根据短跑的动作结构来设计进行。
纵观以往的短跑力量训练方式,杠铃负重只要以垂直面用力为主发展垂直方向的蹬伸力量和提高肌肉抗阻力能力,发展股四头肌和髋屈肌,但不利于髋的主动前伸。其肌肉收缩方向,用力性质,动作方向等都与跑的专项动作技术有区别,势必使肌群协调能力得不到均衡发展。因此我们进行力量训练时就选择与100m跑技术结构相似的力量练习,大多为抗阻力快速跑练习,其动作方向,幅度和速度等与专项技术相同。
通常情况下可采用胶带牵引跑、快速上坡跑、拖重跑、快速单足跳、多级跨跳等方法进行练习。胶带牵引跑工作时相关肌群的活动方式与跑时的一致,特别是由于跑速的提高使股后群肌的活动加强,并能使着地点更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缓冲和蹬地时间缩短,增大水平分力。拖重路增加了动作阻力,要求运动员加大肌肉收缩力量,使髋伸肌,膝伸肌和踝关节的伸肌群的收缩力量加强,使运动员能较好地完成伸髋和摆腿,改善跑和加速能力。单足跳虽然在技术结构上与途中跑有较大的差别,但它对支撑力量尤其是支撑腿膝关节的专项力量发燕尾服有着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落地时冲击较大,其髋关节也被迫进行了缓冲(这是单足跳支撑腿髋关节活动独有的特点),因而其支撑腿髋关节伸展较小。而摆动腿的髋关节活动幅度却因此代偿性增大以有效推动人体向前。因此单足跳是发展摆动腿制动力量的有效手段。
总之,力量素质练习要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使速度、力量和技术三者之间发生良性迁移,使之更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浅谈短跑中的力量素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