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漫步机“耷拉”着一条“腿”,背部按摩器座椅东倒西歪,拉伸器材“缺胳膊断腿”……原本是方便居动的健身器材,却成为省城荣城花园北苑的很多居民的烦心事。
记者探访省城公共健身器材发现不少破损严重,维修成为大难题 这些器材多由体育部门捐赠街道社区作为产权人应负责管理维护
椭圆漫步机“耷拉”着一条“腿”,背部按摩器座椅东倒西歪,拉伸器材“缺胳膊断腿”原本是方便居动的健身器材,却成为省城荣城花园北苑的很多居民的烦心事。27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该小区商业街的小广场发现,10台健身器材,“下岗”了5台;而在经开区方兴园小区,部分健身器材因为长期使用也很“受伤”。而在不少小区,因为缺少公共设施的缘故,这些破损的健身设施也就成为潜在的伤人“暗器”。合肥市体育部门介绍,体育部门捐赠给街道、社区并安装的健身器材,受赠单位是该健身器材的产权人,有义务负责保养维修。
27日中午,在合肥市庐阳区荣城花园北苑商业街的一处小广场,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找到了被居民频频诟病的健身器材。记者统计了一下,10台健身器材中5台不同程度受损。一台椭圆漫步机因为零件的缺失只能“原地不动”;一台扭腰器的圆形脚踏器,破损成了扇形;压腿器的一个支架保护膜“不翼而飞”,居民锻炼时只能感受钢铁的“温度”
一位知情业主告诉记者,这些健身器材并非最近才损坏。“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发现它们坏了,也反映给社居委了,社居委说帮我们联系维修,但到现在也没修好。”健身器材沦为健身“气”材,不少居民倍感不解。
“这些健身器材一旦受损,就有可能成为暗器。”家住合肥市方兴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在他们小区的不少地方,都设置了健身器材,但是因后期缺少维护,导致部分健身器材受损严重。27日下午,在方兴园6号楼旁边的一台破损健身器材旁,多名孩子正在玩纸牌游戏。其中一位没有“占上位”的小朋友只能在健身器材上消磨时间。
“这里到晚上会有很多孩子玩,有损坏的健身器材有可能会夹到孩子。”采访中王先生抱怨,他很少让孩子到这里来玩,就是怕孩子受伤。探访中记者发现,眼下暑期,不少小区的健身器材区域俨然是孩子们的“乐园”。“小孩子玩健身器材本来就容易受伤,何况还是坏的。”荣城花园北苑一位小区居民这样说道。
健身器材到底该归谁管?昨日,荣城花园北苑所属的林店街道连水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接到了居民的投诉,但破损健身器材的事让社区很头疼。“我从去年12月份就给厂家打了电话,对方负责维修的人经常换。”该社区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表示,仅她向厂家电话反映的次数就“不计其数”。
此后,街道文化站一位孙姓负责人证实了该工作人员的说法,据其介绍,荣城花园小区健身器材是一项民生工程,建于2013年。不过因为中标单位的缘故,导致这些破损的健身器材一直“带病上岗”。“提到这件事,我就很生气。”孙女士表示,我们出钱维修可以,但只有厂家有配件,但是对方负责售后维修的人频繁更换,最终导致此处器材的维修只能不了了之。“我们现在只能忍到明年,重新向教体部门申请更换这批健身器材。”
记者从合肥市体育部门获悉,目前合肥市的公共健身器材共分两种,一种为商业小区开发商自建,另一种则为体育部门捐赠给街道、社区并安装。目前,后者所占的比例较大,比如像荣城花园北苑的健身器材都是体育部门捐赠。而街道或者乡镇、社区等受赠单位则是这些全民健身器材工程点的产权人,他们有义务按市财政局和市体育局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的意见》对这些设施进行管理维护。
据了解,目前捐建的健身器材安全使用寿命一般为8年。到期的健身器材按规定,要由受赠单位向县(市)、区、开发区体育行政部门申请报废并更换新的器材。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记者探访省城公共健身器材 维修成为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