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显著提升、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国家宏观政策扶持,健康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健康产业也极具投资潜力,如今它已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一大“朝阳产业”。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普遍较快,而处于快节奏、超负荷的社会成员,由于缺乏足够的锻炼身体素质和体能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据相关权威机构调查,广大社会成员中很大一部分群体处在亚健康的生存状态。项目开发养生餐饮(健康食品、绿色食品、药膳)、养生教育课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开展中药熏蒸、中药热敷、推拿按摩、保健功法、中医蜡疗等特色项目,打造集中医养生、休闲、餐饮、科教为一体的中医养生观光园,满足现代人追求中医保健的各项需求。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近日,国家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迫切,政策支持下,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大约占全球GDP的1/10,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目前分布为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它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产业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的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达到7.01万亿元,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8.78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
近年,随着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医药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高。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442亿元,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可见,我国中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
在过去7年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2017年,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至2020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突破3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诊疗人次占比提升,中医诊所(门诊部)发展前景广阔。
世界联合国健康组织的调查显示,社会中的人群中有20%的人是患者、75%为亚健康人群、只有5%是健康人。因此,健康长寿已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愿意投入到养生保健中的资金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养生保健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主流行业已经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趋于对健康的重视,养生保健、绿色消费已是目前社会的大环境,无论是防病、治病、还是亚健康调理,养生保健都受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地方人们的青睐。而针对个体定制的健康诊断、调理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一种养生模式。
任何一个产业针对的都是人,无论是产品、销售方式、模式,始终面对的都是人。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企业,外国的企业还是愿意到中国来,核心还是瞄准14多亿庞大的人群所蕴含的潜在消费力、购买力。
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老人对健康需求的关注越来越高,这也是健康产业会飞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另外,过去的家庭子女多,兄弟姐妹轮流照看老人,现在多为独生子女,老人更需依赖健康医疗机构。未来30年,中国人口步入加速老龄化的阶段。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例近40%。
心血管病、各种肿瘤、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患人数2012年就达到了2.6亿,目前,中国人因慢性病而死亡占整个疾病死亡率的85%,因慢性病而引起的疾病负担占中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但是这些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导致慢性病的发生,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慢性疑难不治症。
医疗服务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引致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拉动医药健康的需求,预测在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4.09万亿元。
在北京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传来利好中医药政策的消息:政府报告中强调要“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并描绘出高达8万亿元的中医药市场的蓝图;6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指引》,以引导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合理布局与规范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其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10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中预测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而中药及相关产业市场接近5万亿元,约占三分之一。
2017年1月,《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发布,明确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龄办、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6月,《“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在EMA或者欧盟成员国作为传统药物注册,完成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药品注册;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1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该办法将开设中医诊所的行政审批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缩短了开设中医诊所所需的审批时间。
公主岭是吉林省交通运输的咽喉要道,交通发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社会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运输体系为铁路和公路运输,又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以机动灵活、周转迅速、容易普及、可将货物直接送到目的地的优点,逐渐成为综合运输网中的主要运输形式。随着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发展,公主岭市将尽快打通东风大街、腾飞大街、硅谷大街、前进大街、富民大街这五条通往长春的交通干线道路。
公主岭是东北亚的几何中心,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辐射节点,东北亚经济圈的紧密型城市。与省城长春零距离,与长春接壤区域有51.2公里。京哈、长深两条高速公路,京哈电气化铁路、哈大高铁客运专线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贯穿全境。已建成的环长高速公路让大部分公主岭融入长春,系长春市半小时经济圈。公主岭距长春龙嘉机场92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252公里,距营口港440公里,距丹东港470公里,距珲春港540公里,距大连港590公里,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健康吉林2030”规划的推动下,公主岭将健全大健康产业体系;其次,医药化工产业是公主岭优势产业,也是“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产业初具规模、产值保持增长势头、特色园区共同发展、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科研机构独具优势。全市有医药化工企业25户,列入四平集群规划的重点企业13户,规模以上医药化工企业10户,主要分布在岭东工业集中区、公主岭经济开发区、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区域。
公主岭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是全省的蓝领培训基地,拥有各种技能的30万人产业工人大军,劳动力人均工资1800元。有公主岭市金业技校、公主岭市职教中心、吉林高新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另外,国内、省内闻名的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等三十多所院校每年都有大批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方面人才,为公主岭发展提供大量新鲜血液。
建设主要包括:中医养生馆、中医观光馆、中医药特色餐馆、中医药教学楼、职工宿舍。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500万元,利润总额4900万元,投资回收期7.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2%。
项目的建成有助完善医药产业链,符合国家发展政策,带动公主岭市经济的发展。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可带动当地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公主岭市(原怀德县)始建于1877年。曾为清朝固伦和敬公主的食邑,而得名。这里,地傍辽水,山接长白,区位优越。幅员4140.6平方公里,生活着29个民族106万勤劳善良的公主岭儿女。享有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玉米之乡、中国油豆角之乡、中国天然钠基膨润土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
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战略,使公主岭正在与吉林省会长春,融为一体。未来公主岭必将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城乡融合、开放合作、生态文明、绿色宜居的协同发展区,成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的新高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长春市中医药文化养生体验观光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