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那么的熟悉 又那么的陌生……(1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名保龄球高手云集广州天河,在全国保龄球锦标赛中一较高下。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自2010年亚运会以来,广州举办的最大保龄球活动了。

  上世纪90年代,保龄球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下班后和好友打上两局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巅峰期国内大约有2800家保龄球馆,每年卖到中国的球道差不多有5000根。大量影视、音乐作品中都出现了保龄球的元素。

  不过热度过后,保龄球在国内迅速遇冷,进入近十年的下滑期。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保龄球又有了复苏的迹象。特别是近两年时间,人们对于保龄球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项昔日的社交娱乐 活动如今也回归到了体育运动的范畴内,强身健体、培养意志、享受快乐成了参与保龄球运动人群的初衷,甚至在孩子身上,保龄球也有提高协调性、方向感和平衡感的明显作用。

  经历了二十多年岁月的研磨,这颗滚动的圆球又来到了新的轨道上,在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保龄球能否再次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呢?

  关于保龄球的起源,有人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埃及,也有说法是起源于公元3-4世纪的欧洲,各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总的来说,扔圆球打木柱(或石块)之类的运动,很早就在很多地区出现了。

  1655年荷兰风俗画家扬·斯特恩(Jan Steen,1626-1679)就画过人们玩类似保龄球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画中木柱是9个。欧洲人移居美国后,保龄球也在美国生根发芽。有说法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国人对9瓶制保龄球进行了改革,创立了10瓶制保龄球。

  1875年世界上第一个保龄球协会在美国成立,规定了球道的长度和球瓶的大小,为保龄球成为正规的体育运动奠定了基础。1895年,在美国成立了美国保龄球总会,1916年成立美国女子保龄球总会……而国际保龄球联合会于1952年成立,伴随着各类赛事的举行,保龄球逐步走向世界。

  “保龄球”这一中文名称是英文Bowling的音译。不过这项运动最早进入我国是被意译为“地球”,如1928年开业的天津劝业场“八大天”娱乐设施中的“天纬地球社”和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南斯拉夫译制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库斯曼地球厅”。游击队员在一家拥有两条球道名为“库斯曼地球厅”的球馆与盖世太保斗智斗勇。很多中国观众从那时起便对这个撞击类的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8年,保龄球在曼谷亚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保龄球被列为表演项目。

  其实保龄球进入中国的时间也不短了。据文献记载,1865年,英国侨民在烟台开设芝罘俱乐部,而1870年此处铺设保龄球场,成为中国第一所保龄球场。

  1883年刊印的黄式权著《淞南梦影录》是一部记录上海洋场风情的著作,书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有大弹子者,铺木为槽,纵约六七丈;槽尽处立小桩10枚;一人遥立,以弹投之,能尽将木桩击倒,即可夺彩。斯真游冶篇,消闲之别调也。”把保龄球的情形描绘得异常精彩。

  不过,保龄球进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5年中国保龄球协会成立。1991年在北京丽都假日饭店首次举办世界杯保龄球精英赛。

  上世纪90年代,保龄球行业在中国迎来了七年的“黄金时期”。很多大城市几乎每个主要街道和商圈都有保龄球馆,而且场馆内常常都是爆满的状态。很多人迷恋圆球滚滚而去击打瓶子的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在顶峰之时全国大约有2800多家保龄球馆,每年卖到中国的球道差不多有5000根。虽然当时保龄球行业属于娱乐产业范畴,营业税税率高达20%,但依旧有很多商家看好保龄球运动的火热,建造球馆。

  但是到2000年之后,保龄球运动在中国遭遇寒潮。大批球馆纷纷倒闭,整个行业都遭受了重大打击。当然,每个球馆都尝试过这样那样的转型,酒吧、桌球、电玩甚至各类表演等业态都融入到了保龄球运动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改变保龄球在中国消失的趋势。

  对于保龄球的遇冷,原因也许是多样的。当时过高的收费无法吸引更多的人们持续参与,而高尔夫球、网球的兴起也分流了高消费人群。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保龄球运动并没有发展出最高水平的赛事,包装出世界闻名的球星。由于保龄球并非奥运项目,对这项运动的经费支持极为有限,因此国内也没有职业的保龄球队员。参与这项运动的更多的以爱好者为主,征战广州亚运会的中国保龄球队,也全都是成绩出色的业余选手,其中一位女队队员此前还是球馆的服务员,那时球队在集训期间每人每月补贴仅为600元。

  在保龄球界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故事:因为经费有限,国家队出国比赛大家都是能省则省,因为国际航班每超重1公斤就要多收30多美金,为了省托运费中国队每个队员最多只能带两个球,或者女队员一人一颗把球抱上飞机,甚至队员会在比赛后把那些被他国球员抛弃的球捡回国,重新磨光打眼,继续当新球用。

  相比于高尔夫、斯诺克、台球等其他项目,保龄球赛事各类奖金都要低出很多,国内选手一旦选择以打保龄球作为职业,甚至很难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保龄球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打造出具有统治力的、家喻户晓的明星。也缺乏全球知名,备受世界瞩目的大型赛事。

  即便是获得47个PBA(世界最高水平的保龄球职业比赛)冠军的瓦尔特·威廉姆斯,走出了保龄球的圈子,中国人就当他路人甲乙丙丁。没有榜样的力量,缺少重量级的赛事,保龄球就无法在公众中持续曝光,中国年轻人自然就很难喜欢上这项运动。

  相比之下,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属于保龄球运动开展较好的国家,保龄球已经职业化。特别是在韩国,如果选手拿到亚运会和世锦赛金牌可以免兵役,每个月还可以从政府领到薪水。

  不过,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保龄球在中国开始有复苏的迹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保龄球回到了体育运动这一本质中来。从2004年开始保龄球的营业税税率从20%下降到5%,而近两年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新球馆在建设,甚至有消息显示,韩国为建新球馆,还通过多种渠道从中国收购二手的球道。如今在上海,知名的保龄球馆在周末的时候都是爆满,虽然328元/小时,依然有大量爱好者前来。

  而从事保龄球运动的人,也都从十多年前的激情消费中沉淀下来,慢慢转变成理性消费。大家也认识到了这项运动的本质,它就是一个让人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在国内的很多球馆内,都活跃着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都从这项运动中受益,并从中得到快乐。

  有数据统计显示,如今国内的保龄球馆共有147家,全国共有近20万保龄球人口。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举办的保龄球赛事也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月都有高水平赛事上演,而在赛事的奖金上也有上涨的趋势,这些都对保龄球运动有着极大的推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保龄球那么的熟悉 又那么的陌生……(1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