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食堂成了我家厨房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实上,北京的一些老旧小区仍存在缺少居民活动设施、就餐不便、停车难等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走五分钟就到健身广场“我们跳舞这地儿产权属于新华社第二工作区,感谢政府搭桥建起了社区之家,大单位的资源对居民开放,现在我们都可喜欢到这儿来运动了”,家住石景山区鲁谷社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陆大妈现在最爱跳广场舞。据悉,不仅仅是健身广场,新华社第二工作区里的机关食堂、多功能厅、篮球场、停车场等内部资源全部向小区内的居民开放。

  陆大妈跳舞的健身广场位于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的西北角,拥有标准的塑胶灯光篮球场及羽毛球场,健身器材随幽深小径、绿色亭廊依次排开,“晚上姐妹们跳跳广场舞,周末孩子们打打球,”陆大妈开心地说,“以前这都是人家机关的健身场所,现在资源开放,出家门没五分钟就到了,再也不用跑老远去健身了。”工作区内的多功能厅也成了居民文艺演出的好去处,面积400平方米,有投影、音响、灯光等先进设备,可容纳200余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提起“社区之家”,陆大妈就赞不绝口:“套句年轻人的时髦话,社区之家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我们手动点赞!”

  新华社第二工作区占地90000余平方米,拥有300多名办公人员,食堂、多功能厅、停车场等设施齐全,由专门的物业公司提供服务,“食堂一日三餐都对居民开放,给老年人带来很大方便,老两口一般家里做点粥,来食堂买点主食就够了”,跟着陆大妈,记者来到机关食堂,门口“社区餐厅”的牌子非常醒目,“不用爬楼梯,从家走路十分钟就能到食堂,饭菜价格公道,还能办饭卡买饭,既实惠又健康卫生,吃着放心。”

  新华社社区服务站站长孙岩介绍:“工作区食堂面积4000多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同时就餐,会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特色时令菜单。经过对就餐人群的科学分析,食堂一层专门对居民开放,主营清淡的饭菜,尤其是老年人喜欢的五谷杂粮和面食,细软可口。”

  此外,新华社院内共有300余个停车位,白天职工停车,晚上空闲了就共享给社区居民,形成错峰停车,可以基本满足小区的停车需求,也提高了社区服务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益。

  石景山医院也与社区签订了“社区之家”协议,不但与社区居民共享食堂、停车场、图书室等内部资源,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服务,场场爆满。在医院带领老年病专家到居委会活动室举办“夕阳红”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的现场,居民早早就来到会场等待,如何预防三高、饮食有哪些要求,听完资深专家的讲解,居民连连点头。石景山医院图书馆的开放同样让社区居民非常开心,这座图书馆面积有100多平方米,分为阅览室、外借室、会议室等多个功能空间,一排排书架上码放着文学、艺术、生物、科学等各类杂志,“现在大家都关注健康和养生,中华高血压、中国妇幼保健等杂志借阅人数最多”,管理员何欣介绍。

  目前,石景山已经有14家“社区之家”,惠及周边居民70000余人,未来三年,石景山区还有望建成“社区之家”示范点50个。“我们鼓励和调动驻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开放生活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健身、单位停车场等内部设施,推动社会资源共享,促进社区服务有效供给,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便利的贴心服务”,石景山区社会办副主任谢云改说,“在社区建设中树立共享理念,让大家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2017年,经过新华社社区与物业的多次商议,创建了“社区之家”。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了职工食堂、健身场所、多功能厅,机关食堂的开放为小区老年人就餐提供了便利条件,羽毛球场、篮球场的开放更为广大喜欢运动的居民带来了休闲健身活动场所。

  我在新华社社区工作生活30多年了,在职时没有在意这些资源,退休后,作为居民才体会到各种不便。2017年“社区之家”的成立为新华社社区居民带来便利。很多年轻人在外工作,没法给家中老人、孩子做饭。现在,老人、孩子吃饭的问题解决了,早中晚都在社区食堂就餐,菜品丰富,食品安全。我在社区参加了活动队,多功能厅让我们这些退休人员有了更专业更宽敞的活动场地。

  新华社创建“社区之家”以来,新华社物业积极配合,最先开放机关食堂,开辟出一层为社区食堂,为社区居民提供早中晚餐,菜品和主食均有十余种,后来又有免费的社区停车场、健身广场和多功能厅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之家”所提供的都由新华社物业监督维护,聘请的专业人员让大家放心。

  市委社会工委“社区之家”示范点的建设为进一步解决城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服务资源不足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破题方式。“社区之家”建设项目主要是鼓励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部队等驻区单位,将内部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这些大单位和国企一般都有条件不错的生活配套设施,也能够提供比较好品质的服务,通过“社区之家”项目,这些企业、单位的优质资源可以充分得到利用,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便利,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居民对于企业的认同感也会加强,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来看,经过市、区、街各级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类社会单位参与、融入社区服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比如,国家广电总局、新华社北京分社等中央单位,多家在京部队、院校等把本单位机关食堂、会议室、健身设施、停车场、医务室等向周围社区居民开放,这些“社区之家”项目不仅有效盘活了社会资源,更提高了社区服务设施的综合使用效益和社区服务水平,提升了百姓社区生活的品质。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机关食堂成了我家厨房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