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金日光作为国际上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的创始人,非常赞赏钱学森称中医药学原理为不以一般科学所能对上号的超前科学的观点,他作为量子化学、统计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学者,一直遵循钱老和原卫生部佘靖副部长对他的期待,对中医理论的基石《黄帝內经》进行了艰难的研究,他从量子化学角度弄清了人类及一切生命体的阴阳本源,在本报前后发表了有关《黄帝内经》里阴阳学说、表里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方面的当代科学语境的诠释,用定量的方式验证这些学说的当代高端科学的内涵。本文针对《黄帝内经》里经气学说,迸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他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上海理工大学陈兆学教授的大力支持,陈教授从国內陈藏的文献堆里前后挖掘出2003年李光华教授有关十二正经五腧穴电位数据的论文及2009年赵百孝教授关于十二正经原穴电导量的数据论文,使作者有关气本源的当代科学语境,得到了定量的验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帝內经》里下一个营卫气大循环学说及子午流注学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人为什么特別讲气,重视阳气的根本道理。这是一篇值得大家阅读的好文。
我国一位教授名为陈兆学(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门研究《黄帝内经》里出现的关键字次数,这对了解《黄帝内经》的重点颇有指导意义。他查出“气”字出现3061次,是最多,其中有“阴气”字106次,“阳气”字151次,“阴”字出现1780次,阳字出现1972次,“阴阳”字出现293次,单独“精”字出现221次;同精气有密切相关的字,如寒(873),热(899),虚(563),实(254),温(186),凉(607),脉(1156),经(475)。可见,有关精、气、阴阳等这些无形的形而上概念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显示中医与西医对人体科学的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看来中国人最讲气,对无形的阴阳及其“统一于气”,“精为气之母”,“气生于精”等,格外受到重视。但是这个气究竟是什么样的实体或能量,一直困惑着人们的思想。
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上世纪我国科技界以祝总骧为首、由张维波教授、李明生主医等人组成的团队围绕着经络实体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研究,并得出一个结论,经络是人体里对电具有低阻抗性的线条,是一种气流动的网络系统,是区别于血管、淋巴、神经系统的。在此,值得提的是本世纪初2003年宁夏医学院的李光华教授团队用电位计检测出十二正经原穴的电位及五输穴位的电位,发现这个电位不同于生物学里所说的那种动作电位及静息电位,是一种自发的又主动的“自主电位”,作者发现其电位值具有高度的规律性,同十二正经的气大循环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内经里气的问题,不再是那么神秘,并不是无法揣测的东西了。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各种气的本性,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从《黄帝内经》里可以看出,古人几千年前就早已提出了空气中的某种气对生命的起源及其维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看法,同时还特别注意到另外更重要的气,是指那些能生成宇宙,能生成一切生命的最原始的动力及其能量。大家知道,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动物、植物,甚至细菌的本体,都是由C、H、O、N、P、S等元素聚合,形成为一定形态的生命体。因此量子力学方程的创始人薛定谔在《什么是生命》的一书中说生命来自于“负熵”,也就是从无规则排列的大熵变成有规则排列的小熵,故从前后熵值变化量来看总是负熵。但是,人们发现这些元素并不是自动地很快反应,而是需要相当的时间。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看,葡萄糖在氧气作用下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不知道等多长时间才能反应,但是点火后在700~800℃下很快地烧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可是我们知道人体内为了保持体温,又要为合成生物能量ATP分子,那么可否用点火的方法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加速这一过程呢?这里就出现两种思考方式:一是当代生命科学的说法,认为有下列氧化还原的过程:即葡萄糖分子以H原子的形式失去电子,O2以H原子的形式得到电子,H原子及其电子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重排,能量也随之发生了转移。
那么如何被加速呢?当代科学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脱氢酶及其辅酶NAD+。另一种思考方式是《黄帝内经》里阴阳气的作用,认为由某种阴阳源精起了重要作用,即如从作者倡导的生命动力源于阴阳源精的当代科学语境来说,只要在人体细胞线粒体内,有些金属离子,如铬(Cr)、钒(V)等同某些蛋白分子等络合,那么就在常温下,经这些阳离子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下能使葡萄糖分子分解的特别顺当。这一实例说明这些阳离子具有某种奇妙的催化反应动力。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里帝/师说,一切生命体里就有某种阴阳“精”,意思是这个精对生命的演化过程起着催化、激活动力作用。《黄帝内经》帝/师特别强调这个某种精,看来它们分成两种:一是父母之原精,生之前的胎之精即生殖精;二是生后谷食之精。这两种精合在一起进一步表现为一个精气和通天气,具体表现为天气、元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甚至有各种脏器之气,如肝气、肺气,心气、肺气、脾气、肾气等等,但最终还是归为一个“阴阳之气”。下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上述精和气的具体含义。
《黄帝内经》里帝/师告诉我们人体里有两种精,一是父母之精;二是谷微之精。具体经文如下:
《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说了,这里的精指父母双亲的生殖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发育的最原始的物质,是成形为人的最基本的物质,故把这个精称之为“形人之精”。也有人叫“先天之精”,看来比较确切的是“母胎之精”或“父母之精”。但是请读者特别留意,父母之精一开始也不过是一个卵子和精子结合的“万能的细胞”而已,随后一个分裂为二个,二个分裂四个,四个分裂为八个,一直到生成一个胎儿。这是一个无数个细胞增殖的过程,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能促进这一过程,其真正的动力是什么?对此,在《黄帝内经》里帝/师没有作过任何说明,只说有某种阴阳之“精”。实际上指当代科学能说出的由最初卵子和精子的DNA通过各自半倍的方式形成新的合二为一的DNA。但是到目前,仍说不出究竟由什么样的“精气”推动这一过程,以至使母胎里形成婴儿?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当代高端科学理论和实验事实来说明这个生命动力气的实质是什么。下面进一步看看《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有关另一个精及精气的经文。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灵枢五味》第三十中说“胃者,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说“中焦受气取汁,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由上可知,营卫气血是经过肺才能输布全身脏腑经络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肺经作为气大循环的始点的原因。
平人绝谷篇:伯高曰: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此句言上焦出标悍滑疾之气必然对应卫气,亦暗示卫之出于上焦。
风论篇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灵枢痈疽篇曰: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灵枢平人绝谷篇言:上焦泄气出其精微剽悍滑疾。素问调经论说:阳气受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间。上述的“温分肉”、“通腠理”、“剽悍滑利”等特点,皆卫气特征之所在,故“卫出于上焦”。
调经论篇: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邪客篇: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按:入胃分三隧。
由上可以看出,胃是受水谷之中心,通过胃及脾的共同作用下,谷微分成若干部分,一是能进入卫气的;二是能进入营气的;三是进入血液的,四是进一步要加工的粗粕,继续进入小肠,大肠之途径的。前两者都得进入肺经。但是具体途径不一样。据田合禄先生的《五运六气》书的155页里说有两种途径:一条是从胃入肝,经心再传肺,是营气血的转化;另一条是从胃入脾,再传于肺,是卫气的传递。《内经》里究竟如何具体演化没有非常明确的论述,但作者认为精气肯定是由胃里产生的,不过我们不可能像人体生理机构一样,直接找到某种开关式的精气出入口,更找不到精气流传的生理管道结构。这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人体生命系统的另一种隐形经络机构,这正是为什么中医和西医之问有重要差别的根本点,这个隐形经络机构主要用来维护和重整脏腑及其他器官组织,而不是替这些器官“干活”,现在,我们从上述经文中,仍可以看到下列的机制:
一是:人类胃有特殊的功能,分泌出强烈的胃酸性津液。故在胃的强力搅动条件下,完全有可能从搅烂的谷微中,首先溶解出水溶性生命动力源的各种阴阳精之元素离子,为提供给全身经络、血液,尤其为卫气作准备,故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胃上层的上焦,进入肺经(不是直指肺脏),作为卫气行走分肉之间,温阳人之皮层,同时起防邪外气的作用。
二是,在胃里还有一些脂溶性的或蛋白等小分子谷微体,在这些复杂的物质中也含有络合着各种生命动力源元素离子的各种氨基酸等小分子精微,通过胃下部中焦,进入胃经、肝经等经脉,力求进入营气中,再进入以肺经为起点,以肝经为一次终点的十二正经的营气大循环中,每一天至少以五十次的循环来回,为所有脏腑的完整性不断监控、维修、重整等“保养工作”。
为了使大家有个比较形象的理解,下面不仿看看日本中医学界到处公示的一张模拟图。
中医发源于中国,但是东方各国非常重视中医的理论,尤其日本特别关注《黄帝内经》,从一定意义上他们的理解对我们起了一定的启悟作用,比如他们从水谷摄取精微精气的理解相当深刻,不能不使我们中医古乡的人们叹服!正如前述日本国内一直在传有那么一张图,其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黄帝内经》里一再强调的有关气和脾胃及其他脏腑的作用(见图1)。
1.由图可以看出,胃在脾脏的支持和运化作用下,从口里进来的谷物到胃之后分成好几种精微:水溶性的,脂溶性的,有的进入血液,再进心脏、肝脏等,有的进入肾脏里同先天的精在一起。
2.这张图对气也有描述:在一个大框子里到处有“气”,但重点地表示肺气,上肢气,下肢气及肾气命门之火的部位。
3.还用专门的图来表示分肉之间卫气的传动位置。以及血液经过心脏、肝脏及脾脏的进入脑髓及目、耳、鼻、口的情况。
在《黄帝内经》里提出了各种气的名称,如天气、真气、精气,但是帝/师主张“气之一元论”,具体经文如下: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下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 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2.3 灵枢第三十中有下列经文,这是气一元论的最明确的说法,对六种情形作了解释: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2.4 灵枢刺节真邪篇: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意思是:真气由先天之气加上后天之气(呼吸、饮食)的结合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但再次强调元气重要性,《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就是为什么待功者通过吸纳天气,可以增强其真气,充足的真气为思维活动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从而敏锐其机能。所以《管子》中说:“定在心中,耳目聪明”。由上可知,天气/地气/人气都归结到阴阳源的一元气上。对此,我们通过下面若干气的讨论作进一步的诠释。
三、当代科学所检测的经络穴位的自主电位及导电量对《黄帝内经》气实体的进一步认识
当代生物学证实人类有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主要反映人之神经系统Na,K+,Ca2+等离子浓差电位的变化。但是中医学界在研究经络系统时,发现经络对电具有明显的低阻效应。后来随着测试手段的进步,进一步发现经络的穴位都有明显的自主电位,也可以测出导电量,这为研究《黄帝内经》气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实验事实。在这些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宁夏医学院李光华教授于2003年在辽宁中医杂志第五期上发表的有关“五输穴电位”的研究及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百孝教授团队2009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11期上发表的有关十二原穴体表导电量研究论文,还有我国资深发明家钟伟东先生发明的一种技术,从原穴上取汗,从而进一步肯肯定些穴位与5+11个阳离子有关的文件(中国科技文摘报2016年12月23日报导:中国首次用原穴精气揭秘经络实体;2017年10月18日报导:“中国科技界再次验证《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内秘”等)。这些实测性研究为研究《黄帝内经》的经络气的研究及气大循环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实验依据。从中我们看到《黄帝内经》里气不再是神秘,不可理解奥秘,具体可以用形象的方式加以理解:
根据量子化学可知,在元素周期表里第一个长周期里十个含d轨道的元素及金属钼,构成生命动力的阴阳源精,这些元素的离子均有六个含水分子,作成正八面体的络合结构:
这些含水离子都有相当数量的孤对电子及其磁矩(具体情况已有讨论),可以形成具有一定磁畴的阳电中心,这样,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具有自主电位的穴位,可用下列模型来示意:
由于正负电荷是分开的,故出现穴位的自主电位,且在两个正负电极之间,引起电荷体的流动,由此可以测出导电量。
3.1 2003年李光华教授及其团队有关经络自主电位与气大循环关系的考察
李光华教授十几年前动员了46名正常人,对他们的五输穴的自发电位进行了极为细微的检测工作。由于每一人都在十二个时辰里取数据,故工作量非常大,可有数据:46×12×5=2760个,但因又分成子午流注的非流注两种情形,故整个数据就有5000多个,接着李教授对流注和非流注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平均,分别得到十二时辰的两组数据,用一页的论文篇幅来对外公示,这本应是非常伟大的工作,但是这些数据无人加以关注,整整十几年睡在图书馆里,幸亏前述的上海理工大学陈兆学教授发现了这一非常珍贵的信息,公示给很多微信群里,作了很好的事情。作者在此向李光华教授及陈兆学教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李教授检测结果见表1。
但是我们从李光华教授的数据直接看气大循环规律很难,不过我们改换了观察角度,当手六经和足六经分开,且保持其顺序时,可得下列非常有意思的结果:
数据分两种:一是子午流注时间测(流);二是通常时间测(常)。按表里手阴阳经循环顺序,可以整理出有下列情况(数据单位为mV):
此时可见,当循经顺序为先脏后腑时,表里电位加和值,由小变大,说明在循经过程中,手经里/表的电位越来越大,可见在人之上身的经络电位强度随时间越来越增强,而且子午流注时比常态的电位高得多,故针灸能配合这样的流注时间,治疗效果应该更好。
此时,按气大循环的顺序,开始总是先出手经脏器后出手经腑器,与足经正好相反,且表里电位值由大变小,也就是中焦的水谷之海(胃/脾)先得到更多的能量,使更多的谷精微通过脾胃足经加大运化和散精作用,而在手经循经中正好相反,不断地加强心经心包的输流作用,表现为电位越来越大。
由以上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从外测出的经络穴位的电位反映了《黄帝内经》帝/师对人身上下的阴阳区别,上身为阳,顺时针,下身为阴,反时针。下面进一步考察三阳三阴的开阖枢与穴位电压之间关系:
如从电位角度看枢的电位高,而开的电位低,故经络中电流体有可能向开方向移动。这样的看法对不对呢?再看下面200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百孝教授的电导量研究。
200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百孝教授团队通过电导量方法来考察了原穴的导电量。同样发现,如不分开手足,难以观察电导量的规律,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的研究与李光华教授团队有关电位的研究趋势是完全一样的,见下面结果:
由上讨论中,我们发现,赵百孝教授和李光华教授的团队工作,使我们真正认识到经络里确实有流动的是有电位的导电离子体,而不是不可知的某种气。气堵意味着这些导电体被堵而走不动了,因此针灸、按摩、拔罐、刮痧都对疏通导电体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由上可知,《黄帝内经》里三阳三阴的开阖枢与前手六经足六经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经络自主电位(V)和导电量(I)之间: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开的电位低,而枢的电位高,故更多的电流体趋向低电位方向(类似归大海)移动,故从广义意义上看,“开”的确起了收纳负电荷体的作用,表现电导量显大。
由此,我们再次看到《黄帝内经》的帝/师提出经络的开阖枢规律是非常英明的。不过我们首次发现,帝/师提出的气大循环学说还有另一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每一次由肺经经起至肝经的无端循环要达到什么样的特殊目的?我们发现前面手六经的电位随时间越来越大,而足六经的电位正好相反随时间越来越变小,这样表面上很容易看到手经和足经的电位只是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这样不同时辰的电位相当接近。
还是有变大的趋势:26.2mV27.8mV28.7mV,这就是每一次循环,使人体的正电位有所提高,也就是正气或阳气每一次有所增加,以补充人对阳气的消耗,使人维持生命。由此可见那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帝/师强调气大循环的根本原因。那么这样的经文能否用当代高端科学语境来加以诠释呢?下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四、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验证《黄帝内经》气大循环是不断补充人类生命阳气的最根本途径
我们在前面通过李光华教授五输穴自主电位的测试数据首次看到《黄帝内经》里所说的气大循环,每一次循环使人体能得到阳电位。但是其内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为了弄清其内在机制,笔者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来加以讨论,证实每一次气大循环,实际上使人类确实分享阳气,使生命得以延续,气功实际上最有效地收纳阳气的非常有利的手段,由此也进一步体会到帝/师为什么说经络决生死之真意了。
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是西欧三大统计力学之后,在国际上创建的新的统计力学,专门用来研究多元对立统一的阴阳结团系综体系,主要用三个群子统计参数来反映阴阳群聚状况,下面再简介。
4.1 进一步诠释若干群子统计参数的物理意义,以便定量考察开阖枢的物理内涵
正如前述,在《黄帝内经》20多万字中“气”出现的次数非常多,至少有3000多次,说明“气”有极端重要性,特别是在《黄帝内经》里,帝/师特别强调营卫气的大循环中气的重要性,但帝/师从没有说到气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因此这些年连气功的“气”也受到“迷信”之责难。但是我们从上述阴阳源离子的孤对电子对宇宙空间能量的作用,就有可以了解气的本质,而且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解释十二正经脏腑的气之大小差别及营卫大气的循环动力作用的规律。为了挖掘这一规律的内涵,不能不再一次简介作者所著的《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源》一书里最常用的第四统计力学的群子统计参数及其定量方程。
为低氧化电位阴精离子群以一定的磁畴大小进入阴阳源精群子的群子参数。由上述
越大阴精粒子进入群子的数目越大,也就是低氧化电位的Cr, Fe, Co, Ni, Cu等离子进入群子的数目越大,但是它们堆在一起,磁畴就显得大,无法使每一个离子的孤对电子同宇宙空间的中微子能量起作用,故这种群子的“通天气”(外气)小,相反当
时每一个群子里的阴精离子的孤对电子不再受磁畴的限制,容易同宇宙空间的中微子能量起作用,“通天气”变得很大,阴精对生命的演化过程起更大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
为高氧化电位阳精离子群以一定的磁畴大小进入阴阳源精群的群子参数。同样的道理
很大意味着群子里高氧化电位的Sc, Ti, V, Mn, Mo, Zn等阳精离子进入群子的数目越大,此时阳精离子堆积的磁畴就大,使这些离子的孤对电子难以同宇宙空间中微子等能量起作用,使“通天气”大不了,但当
时,群子中的每一个阳精离子的孤对电子不受磁畴的影响,可与宇宙空间中微子能量起作用,大大加强阳精离子的“通天气”,且使阳精离子起更大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
。作者经脏腑生命动力元素的检测结果可得下列多次公示的数据表(见表2)。
这样的一堆参数,使读者容易困惑,难以理解,为此,让我们再来看看《黄帝内经》里有关手足跨度很大范围的三阳三阴的开阖枢的论述,帝/师称太阳经为开,阳明经为阖,少阳经为枢,又称太阴经为开,厥阴经为阖,少阴经为枢。这是什么意思呢?帝/师对此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下面考察一下十二正经原穴的电导量(I)和电位(mV)与上k值三者的关系(见表3)。
从上讨论中可知《黄帝内经》里开阖枢的真正含义在于“开”的太阳经中,电气的流动量最大,而枢时最少;而从第四统计力学群子论看,相应的上身和下身之精库存量比越大,当手足阳精离子的电位较低时,使生命动力源的阳离子周围扩散层阴离子流动量越大;相反地手足电位越高时,扩散层阴粒子运动受限,故电导量显得低。这样我们较好地理解《黄帝内经》里开阖枢的内秘了。
根据第四统计力学对阴阳五行学说、表里学说的研究,已在《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一书中,定义
来定义不同脏腑之阴阳标度值。《黄帝内经》里帝/师对三阳三阴经作了如下定义:太阳经(膀胱/小肠)为三阳,阳明经(胃/大肠)为二阳,少阳经(胆/三焦);太阴经(脾/肺)为三阴,少阴经(肾/心)为二阴;厥阴经(肝/心包)为一阴。至于为什么,帝/师对此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作者发现李光教授公示的有关十二正经五输穴电位(mV)及作者提出的阴阳标度参数
。可见太阳经的阴性比其他阳明、少阳经高,故《黄帝内经》里太阳定义为三阳阳明经为二阳,少阳经为一阳是具有当代科学语境的深刻意义了,下面进一步考察三阴的级别的情况:
由上讨论中可以看出,手足经联合的大范围内三阳三阴的级别只能用穴位的电位(mV)及阴阳标度值
4.3 关于《黄帝内经》气大循环中穴位的电位及电导等电学行为怪异现象的当代科学理论内秘
我们在前一节中已指出:在十二正经的子午流注过程中,手六经的电位及电导量随时辰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而足六经的电位及电导量正好相反,即随时辰的增长,这些电性能值有所下降。那么为什么?对此,只能通过更高级理论的阴阳标度值
来定义时,手六经表里精气比随时辰越来越加大,同电位、电导量增加完全同向,而足六经表里精气比正好相反,同电位、电导量减少完全同向。由此可见气大循环过程中,人体上身的精气有明显的增长。但是这样的见解,很容易误解为气大循环对人体下身不大起作用,这是极大的误解。作者发现每一次气大循环,致使人之阳气(通天之气)(正气)有所增加,以抵消人之精气的消耗。那么阳气(或通天之气)是如何随之时辰的增长,而不断地使脏腑得到阳气(通天之气)呢?这里涉及到相当深的量子化学理论知识,有必要进一步加以讨论。
《黄帝内经》中指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也就是说人之真气(阳气)是由父母之先天精化而生,又与后天水谷精气和通天气结合而成。故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状况常常取决于先天父母精之元气和后天水谷精气状态。因此,理解《黄帝内经》里气,不能不先从“元气”之真意及其定量表达方式,从中,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黄帝内经》里为什么先天之精气实际上藏于肾脏里,肾为生命之根的根本道理。从中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经络权威张维波教授测出的肾经原穴所发出的二氧化碳气最多的原因,从而进一步体会《黄帝内经》强调肾脏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一团火炉一样(参见前面日本中医界的图)。
温煦照耀着全身,滋养着人体的阳气。从这个意义上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要向肾不断地供必要的“燃料”,使人能够健康长寿。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描述元气之大小呢?根据4.1里所讲的理论,元气表达方式如下:
由表8可以看出肾的元精之阳气值0.129,在所有脏腑中最高!再请大家回过头看看那日本中医界的那张图,在图的最下面熊熊列火显示肾的阳气。在此,我们不能不感叹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的帝/师是多么值得敬仰!也给我们当代人指出了注意保肾养肾的预警,但也不能乱补乱养,要适度供养!
但是,请读者特别注意,上述的元气之阳气绝不是帝/师所说的通天之气,这是两个概念,下面着重考察由阴阳精气,如何过渡为通天之气的问题,这是最难的理解的问题。
● 一是“天气”里,有空气中的一种气,也就是当代科学所知道的氧气(O2)。帝/师指出这种气通过肺散布于全身的血脉里,使人活着,并且把这个气的身价提高到“天气”的重要部分,为什么呢?对此帝/师没有进一步的说明,现在人们作为常识知道氧气进入肺,使红血球的铁离子吸收氧气分子,进一步通过心脏,使新鲜的血液进入全身的各个细胞中,推行新陈代谢,但是古人为什么把氧气作为“天气”之一来看待,这里另有更深刻的内涵。
当代量子化学指出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但其化学键的结构非常特别,两氧原子之间除了有一个完整的共价键之外还有一个键。但这个键非常离奇,是由六个电子组成很活跃的,具有高度顺磁性的键:
这就是氧气分子里有接近孤对的电子,也能同宇宙空间里的中微子等空间能量作用,使氧气分子也具有通天的“天气”特征,以至通过肺,使血具有天之气。
我们知道空气里还有一些水气。这个水分子的结构也有很大特色,比如在H2O中,氧原子上的一对电子也互相分离着,使水分子在空间上具有正四面体的作用方向,这样有可能通过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同宇宙空间能作用,使水分子也具有“天气”。于是有人说水具有灵性(日本学者江本胜提供了很多事例),但水气对人的健康有不同的作用,热水具有阳性,冷水具有阴性。不过《黄帝内经》里所讲的“天气”远不是单指这种“天气”,而是指另外更重要的“正气”或“真气”而言,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说的:“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意思是真气由先天之气加上后天之气(如水谷精微气等)的人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而言,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请读者下面进一步了解宇宙空间的能量情况。
大家知道,宇宙的形成开始直到现在,可以说宇宙空间充满着能量,其中最典型的粒子与能量为宇宙空间里的中微子及其能量,它来自宇宙及太阳的聚核反应中,每一天我们人体受到几百亿至上千亿个中微子“攻击”,但绝大部分是透过去了,故人感受不到这些中微子的存在。可是最有意义的是大家可能不大注意的实验事实:2007年日本九州大学高尾征治教授发现上述中微子也能慢慢地使水中的NaMg,KCa,MgCa等,实际上引起了冷核的融合反应。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活性陶瓷金字塔及片状金属片的叠加体来聚焦中微子,利用其能量来大大加快了上述冷核融合反应(参见本报2016年8月26日题为“天道至简以中国五行学说论自然界五种作用力统一于电荷电磁作用力的场论”一文及《联合国友好画报》2015.07月号UNFPF,P20~25)。从中可见这个能量是多么巨大。
当代高能粒子物理学及原子核物理学指出:在中微子和电子相互作用下,使质子(p)可以变成电子(n)或者中子(n)可以变成质子(p):
这是由宇宙空间能量所引起的低温融核反应,这些事实证明了由水谷精微里所存在的生命动力源元素群(Sc,Ti,V,Cr,Mn,Fe,Co,Ni,Cu,Zn,Mo)的孤对电子,完全有可能收纳宇宙空间里的能量,使这些生命动力源具有“通天气”(天气、正气、真的原型)。在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国内有些学者,如何沛平、冯劲松等学者认为人体内细胞之线粒体非常类似于高能加速器一样,能使上述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加以“核聚变”,使一种原子核过渡为另一种原子核。他们的这些看法也支持了人类身上有特殊能量流动的实体的看法。
从前面的讨论中已经知道了地所供的谷食,提供阴阳精微,而这个精微又与宇宙空间的能量结合,形成为“通天气”。那么这里的精微是通过什么来接受宇空能量呢?对此前面已指出过,是通过孤对电子来吸收宇宙能量,下午面作进一步的考察。
作者一再说,在一切生命体中最共同的是都有K,Na,Ca,Mg,Sr及Sc,Ti,V,Mn,Mo,Zn,Cr,Fe,Co,Ni,Cu等阳离子群,其中前五个元素是常量元素,而真正决定一切生命阴阳性大小的是由后十一种阳离子,其中以锌(Zn)为中心,凡是氧化电位高于Zn的称阳精阳离子群,低于Zn的称阴精阳离子群。当代量子化学告诉我上述十一种阳离子几乎都有孤对电子(见表9)。
之外,其他阴阳源精离子都具有孤对电子和相当强烈的磁矩。在此,当代化学反应催化动力学理论告诉我们,上述元素群不仅对化学反应工程起催化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对生命的化学反应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那么靠什么动力呢?靠的就是上述孤对电子对宇宙空间的中微子能量的强烈的吸引作用。但是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强烈的吸引程度受着磁矩的影响,也就是它们很容易形成磁畴,以至影响每一个孤对电子对宇宙空间能量作用的程度,也就是磁畴越小,越能同宇空能量作用,“通天气能”越大。我们把这个能量先定义为宇宙“天能”。由于这个“天能”,还可以通过激活十几种生命动力源含水络合金属离子(其中具有d轨道的
等)的孤对电子,形成特殊的电磁能,使这些离子对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起催化、激活的动力作用,表现“天能”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天能”变成为对生命有直接作用的“通天气”,也就是构成《黄帝内经》及中医学常说的天之气:“天气”。也就是:
这样的通天气作用下,使生命的动力源的所有含水络合离子在Na+,K+,Ca2+,Mg2+,Sr2+,Sc2+,Ti3+,V2+,Cr3+,Mn2+,Fe3+,Co2+,Ni2+,Cu2+,Zn2+等精气的作用下,由无机的碳(C)、氢(H)、氮(N)、氧(O)、硫(S)、磷(P)加速形成生命相关的各种核酸、蛋白、纤维、脂肪等初生态有机体,为进一步形成生命体作准备。
《黄帝内经》说有两大“正气”,一是人体之外的“正气”;二是人体内的“正气”。“正气”似乎接近于当代语境的“正能量”、“生物电磁能”、“生命之宇宙能源”等等,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之。
★ “天气”:正如前一节所述, 古语的“天气”一部分是指阳气(包括氧气)、太阳光、热气,春夏季节下的气象风等。但正如前一节所述,《黄帝内经》更重要的是指宇宙空间某种能量的气,也就是对生命的起源及意识、精神的存在起主要作用的某种“天源气”。当我们从生命的起源角度看时,我们有理由说宇宙空间里的中微子及其能量是通过各种途径对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的一种天上的能量,简称“天气”“通天气”。因为这种能量甚至引起水中钠钾镁等离子的原子核在常温下转化为钙离子等。这是人类身体具有天气(通天气)的根本原因。
★ “地气”:《黄帝内经》指出:“地气”指“水谷之气”,也就是指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份、湿气以及有利于人体的各种矿物质的微量元素,对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的Sc,Ti,V等十几种元素。据现代科学的理解,这些微量元素,来自于地壳,其中除了包含那些在一切生命体中作为常量元素的钾(K),钠(Na),钙(Ca),镁(Mg)及微量的锶(Sr)之外更重要的有含d轨道的过渡元素:钪(Sc),钛(Ti),钒(V),锰(Mn),钼(Mo),锌(Zn),铁(Fe),钴(Co),镍(Ni),铜(Cu)等。它们来自于矿物质中,但是在一切生命体中都以含水络合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含d轨道的元素离子的孤对电子及正电荷对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故可以说在“水谷之气”中这些元素群是水谷“精微”的源泉。
《黄帝内经》帝/师说:这里还包含若干种气:“元气”、“精气”、“神气”,其中:
★ “元气”:如用当代语境“元气”指促进胚胎形成与发育用的,来自于父母的“元精”:相当于DNA基因及周围为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的前述的阴阳源。
★ “精气”:在此特别强调的是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出世之后,大家对“精气”的内容一直是非常关注,但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样的论述。正是在《内经》近20万字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偶然发现:“汗者,精气也”,我国资深发明家钟伟东先生根据笔者的提议,发明了从每一个穴位提取汗的非常巧妙的技术,可从原穴上取汗。现在通过汗里成分的研究,我们才真正知道了,正是前面“地气”里的K、Na、Cu、Mg、Sr、Sc、Ti、V、Cr、Mn、Fe、Co、Ni、Cu、Zn、Mo等元素,以含水络合离子的形式构成精气之最重要内容,而这些离子的孤对电子又能够吸收宇宙空间中微子等能量,能够形成生物电磁场、发出气功、红外光等,且对生命的化学演化过程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以上这系列元素称之为生命动力相关的元素群或生命动力源精是有道理的。
★ “神气”:是指“先天之气”。《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指出:人之各种脏器不仅有精气而且在些基础上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这样的看法与西医的看法完全不同。《内经》里黄帝和岐伯(简称帝/师)强调脏器有情有感,有喜怒哀乐思之意识,所以帝/师甚至说,人,生一次,死两次,一次是精气离开,另一次是神气离开。在这里最不好理解的是“神气”。现在有各种说法,有人说“神气”、“灵魂”“情智”等,是由“天上的上帝”给的,因而人死,其灵魂也可以留在天上,甚至又可以转世等。对这些当代科学还不能作彻底的解释。但是《黄帝内经》帝/师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对人之健康有极大的影响。人之病很大程度上由环境及情绪等因素造成,甚至说生气是万病之源。
近来著名的朱院士说真气源于脑神经的元枢,大家对此持不同的看法,甚至反对。这样真气的实体问题成了大家争议的重要课题。作者不希望介入这方面的争论。只按《黄帝内经》里所指的方向来加以讨论。
《黄帝内经》认为人有一种相当综合的一种气,叫“真气”。《内经》进一步说“真气”包含着前述的“天气”、“地气”、“元气”三大内容。帝/师的意思是“真气”是指由上述三气合成的综合气,可为人体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的实实在在之气(能量)。在此基础上《内经》又把“真气”分成为“宗气”“营气”及“卫气”。
(1)“宗气”:《内经》里专门说有一种“宗气”是存放在胸中(膻中),即“积于胸中,博而不行”,说主要用来推动“气血循行”。《内经》灵枢海论里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胸中者为气之海”,又在灵枢五味中说:“其大气之转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我们还能理会其意:如气功师让人在他胸部放很重的东西能抗重打,又有举重选手先气满胸,再推举,人排便时胸要持气,才推动下便等等。《黄帝内经》指出人之胸腹有上中下的三焦,胸部上侧为上焦,是“宗气”所在之地。
(2)“营气”:《素问痹论》指“营者水谷之精气也”,也就是由“真气”变过来的一种气。我们从《内经》里帝/师的经文中,可知“营气”里有相当的营养成分,运行于“经脉”(不是通常的血脉,尚无明显的解剖学生理结构),表现为清柔流体。帝/师说每一天按非常严格的顺序,循环50周,不断地监督、修复整理与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相关的脏腑及相联的其他器官组织。在此再强调一下:“营气”与“血液”是不同的实体。根据《黄帝内经》里一句名言:“营卫为精气也”,可见营气里肯定有前面所说的汗中的许多生命动力阴阳源精,但《内经》里说营气对人体柔和清明,又运动进度较慢,故看来在营气里还有一些同生命的有机体能够相容的一些有机物,如当代生命科学所证实的那样,人身上有几千种有机的生物酶,这种酶除了有前述的十几种生命的动力阴阳源离子之外,还有同这些络合在一起的生物蛋白酶(其中有特定结构的蛋白体与前述的金属离子络合)。现在看来这种生物酶有可能成为营气的组分,使营气对生命体具有相容性,非常类似于帝/师好像亲眼见过的营气的样子,既清而柔,又运行速度较慢的营气。现在为了使大家对营气有个较深刻的理解,不妨看看常见的若干人体里含有生命动力源离子的后天型生物酶的实例(见表10)。
这一类酶的种类几千种,在不同的器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使有关生命的化学演化的反应速度提高到几万上千万倍速度。由于生物酶和不同于要下述的“卫气”,是与生命体高度相容,清柔,但另一方面因体积大,重量大,运动速度慢,故非常接近《黄帝内经》里帝/师所说的“营气”。
(3)“卫气”也是由“真气”转变而来的,但是主要是具有防御能力。帝/师说卫气流通于分肉之间,白天循行于阳经之中,循经25周。夜间循行于阴经之中循环25周,日夜守护着人体,防止外邪的侵入,同时还为脏腑起温养、温润肌肤等作用。在《黄帝内经》里帝/师又像亲眼见过的样子说“卫气”,有“悍”“浊”,但是运行速度较快。看来卫气不象营气那样同人的生命体之间有高度相容的有机体,而表现硬悍。那么卫气里究竟有什么实体呢?为了了解卫气的内幕,笔者根据《黄帝内经》里一句名言:“汗者,精气也”,请了前述的资深发明家钟伟东先生,研究如何从原穴获取汗液的技术,他通过上百次试验终于发明了一套技术,从十二正经的十二个原穴上获取了各自的汗液,通过高灵敏的等离子分析方法,检测出十五种离子。从中可以看出以锌的氧化电位为基准,凡是高于这一基准电位的元素群属于阳精类生命动力源体系,而低于这一基准电位的元素群属于阴精类生命动力源体系。从中笔者发现流动于人体分肉之间流动的卫气本质上由这些生命动力源含水络合离子群来组成,而这些含水络合离子所以称之为生命动力源,其原因非常容易理解:笔者发现凡是在上述系列元素中有那些氧化电位高的离子占优势时主要生成甘辛食物和温热中药材,凡是氧化电位低的离子占优势主要生成苦涩酸食物及寒冷中药材。从五脏六腑的元素分析中也看到《黄帝内经》说的阳性腑器中,均由是氧化电位高的离子为占优势,而在阴性脏器中均由氧化电位低的离子为占优势。这些事实说明了上述系列元素是一切生命体的阴阳之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分析了世界各国对人体器官的元素分析的情况,从中我们的确发现上述元素群是人类生命体的阴阳之本,它们的离子所带的孤对电子是通天生气之源(具体见《科技文摘报》2011年2月24日有关五行学说版)。
表示除了固有阳精离子之外阳精离子群聚数。这个差值越小,阴阳群子混合的越均匀,各自发挥的功能越大,从这个意义上
为低氧化电位阴精离子群以一定的磁畴大小进入阴阳源精群子的群子参数。由上述
越大阴精粒子进入群子的数目越大,也就是低氧化电位的Cr, Fe, Co, Ni, Cu等离子进入群子的数目越大,但是它们堆在一起,磁畴就显得大,无法使每一个离子的孤对电子同宇宙空间的中微子能量起作用,故这种群子的“通天气”(外气)小,相反当
0时每一个群子里的阴精离子的孤对电子不再受磁畴的限制,容易同宇宙空间的中微子能量起作用,“通天气”变得很大,阴精对生命的演化过程起更大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
为高氧化电位阳精离子群以一定的磁畴大小进入阴阳源精群的群子参数。同样的道理
很大意味着群子里高氧化电位的Sc, Ti, V, Mn, Mo, Zn等阳精离子进入群子的数目越大,此时阳精离子堆积的磁畴就大,使这些离子的孤对电子难以同宇宙空间中微子等能量起作用,使“通天气”大不了,但当
0时,群子中的每一个阳精离子的孤对电子不受磁畴的影响,可与宇宙空间中微子能量起作用,大大加强阳精离子的“通天气”,且使阳精离子起更大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
已在发表的文章公示过不再重复了,下面着重按《黄帝内经》气大循环的顺序考察天通阳气
由8.4510.7412.517.918.820.8。可见阳气一直攀升状态,这就说明气大循环的总目的是每一天通过50次的循环,不断地为各脏腑的阳气的抵消而补充阳气,使生命的过程得以延续。但一旦这种过程消失了,那么生命也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内经》里帝/师一再告诉人们高度重视经络的运行,为延年益寿要不断地畅通经络,这是非常必须的!
一、本文指出了水谷进胃之后,经过一系列消化过程,形成水谷之精微,其中有了作者倡导的生命动力的阴阳源精,但是这个精要成为人自身的精气及通天之气需要一系列的经络系统的循环过程。
二、用定量的方式首次考察了李光华教授的穴位电位及赵教授的穴位导电量和第四统计力学群子参数之间关系,从中看出有相当严格的因果关系。
三、本文用相当大的篇幅来导出精气及通天之气的阳气概念,用严格的数据证实《黄帝内经》里气大循环实际上是不断生产通天阳气的过程,故气大循环是使人类延续生命的根本的目的和措施,气功之气实际上不断累计阳气的手段,从而再次使我们认识到帝/师为什么说经络决生死的根本原因。
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两位微信群的群主夏冰主医和张维波教授提供了很多机会来探讨有关《黄帝内经》里有关气的本质,使笔者得到了不可估价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在这里还特别感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信息办欧阳主任、香山科学会场的杨炳忻主任、罗广英教授、陈兆学教授、兰教授、香港秦教授、高也陶教授、韩教授、李明生主医、郭勇院长、钟伟东院长、昊院长等,还有群里李以坚女士、胡丽娟女士、沁儒先生、夏兔先生等也常提出一些问题,使笔者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金日光教授简历:1933年生,吉林图们人。1956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物理化学专业。1960年吉林大学原苏制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从師唐敖庆教授,专攻量子化学、量子统计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毕业获相当于美博士(PhD)。1961年初耒在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正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日光教授继欧美学者Maxwell-Boltzman第一统计力学、Bose一Einstein第二量子统計力学、Fermi一Dirac第三量子统計力学之后,在国际上首创地建立了第四统計力学,提出了线性和非线性群子统計理论,在美国ABl传记20世纪500人有影响的科技领路人中有专门介绍。金日光教授用上述理论耒主要研究高强超韧高分子合金材料学、多项高分子流变相态学以及基因生命科学,地震预警、近年耒专门研究《黄帝內经》中医药阴阳,五行,表里、经络、病因、治病等当代科学的内涵等。著有:第四统計力学、当代中医药生命动力学、地震前兆与预警、模糊群子理论、高分子物理学、高聚物流变学、生体活性高能态水等著作。在中国获得第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被选为国家级特殊贡献专家、全国化工系统重大贡献的优秀专家,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还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36项国家和部级科学研究项目。金日光教授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或发明奖五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或发明奖二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培养200多位博士生及硕士生,任大学一级学科首席科学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7-1960: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物理学科副博士(前苏联学位制)四年制研究生;
等荣誉称号。作为八、九、十届连任全国政协常委,提出很多提案,其中他首先向国家建议成立类似美国国家工程院的中国工程院,实现了目标,还向国家建议中国建立世界第一流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提案,实现了目标,获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奘。金日光教授深入研究广西巴马长寿村的饮用水与长寿之间关系,发现該水中有极微量的生命动力阴阳源精的阳离子群,其分布与人体里生产T細胞的胸腺里分布极为相近,以此为根据,发明了基因高能量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还得了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目前金日光教授主要用量子理论研究宇宙起源、物质起源、生命起源的内在动力。研究四种作用力的统一埸论,提出了自然界有五种作用力的理论。近年耒一直研究中医药当代的可行性理论和实施方法,证实在常温下存在原子核的融合反应,深入考察《黄帝內经》砭石的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进一步加大对宇宙空间中微子能量的摄取功能,提出了最新发明专利,在应用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期着重研究《黄帝內经》经络实体的本质,提出了有关十二正经的原穴里,存在生命动力阴阳元素分布的群子统計理论及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群子统計理论,再次揭开和验证了中医药学理论,确实具有当代高端超前科学的内秘。
据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可能向印度电子商务公司Flipkart提出了收购要约,目前,Flipkart正在与沃尔玛进行股权出售谈判。亚马逊可能向印度
随着阿里巴巴与腾讯在新零售领域跑马圈地速度加快,新零售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然也就对赛道上的玩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盒马鲜生作为阿
据国外媒体报道,周一公布的监管文件显示,软银集团在印度电商公司Paytm E-Commerce Pvt Ltd 最新一轮融资中投资4亿美元,后者估值达到
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电子巨头三星公司周四表示,将在巴黎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该中心将是该公司继韩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人工智能研
异形屏幕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苹果iPhone X的刘海设计,但实际上最早使用异形屏幕来提升屏幕占比的恐怕并不是苹果,夏普在这方面起步很早
MWC 2018展前发布会上,华为没有带来万众期待的P20系列旗舰手机,而是意外发布了一款笔记本MateBook X Pro,以及三款平板机MediaPad M5
摘要:小天鹅巧妙借力流量,关注用户,输出内容,将娱乐化沟通与产品力传达无缝对接,完成一场与年轻人的互娱沟通,展现属于一个实力派品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端复式洗衣机正在成为家电企业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剑。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7年复式洗衣机零售
现阶段,我国企业改革与转型升级,需要推行供给侧改革,着力点在于提升质量和效率。对企业来说,就是在生产要素侧,改变过去主要依赖人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论《黄帝内经》关于气一元论的当代超前科学之内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