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智慧

  道教“重人贵生”、“以人为本”,其核心原理就是“清净”、“无为”、“道法自然”,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滋养神智、调养情志和身体,以求达到身心健康,这就是道教文化的养生智慧。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道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就是“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人的生死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主张一个人坚持不懈地修养以达到长寿的目的,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道教特别重视客观因素对健康长寿所起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道教养生观更要求在客观条件中努力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数千年来,亿万先人的生命实践经验清晰地告诉我们:健康长寿源于人们的两种生活方式,其一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二是良好的心性修养。东晋道教学家、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是预防医学的倡导者,他指出养生延寿最重要的手段是预防为主,预防起到身体保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疾病是由于外界的物质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只是由于人们的防患意识淡薄,不注意护形养身而致。因此,葛洪建议人们应从生活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地预防威胁生命的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道书《七部语要》说:“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神)全。”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做到恬淡虚无,生活就会自然平和。因此,无论生活环境如何,都不会被外因所困扰,就不会深陷忧思困苦,导致劳神伤身影响健康。

  一个人若要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首先要有自在的心态和淡定的生活态度,那么他的生活就能自由自在、从容淡定。即使身处功名利禄的浮躁环境中,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时,也能身在其中,而心在外。进而还要加深修为,让内在的宁静抵御外在的诱惑。一个内心淡定的人,往往可以透过表面的浮华,看穿事物的本质。庄子说:恬淡、寂静、无为、虚静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圣人安静无为则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邪气便不能入侵,达到道德完备的境界,而不会神亏气损。

  面对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现实,物欲横流现象随处可见,痛苦正是来源于心理失衡,失衡导致心境浮躁,无法正确判断事物,失衡和浮躁使我们的健康受损。云淡风轻更显风景秀美,平心静气时才能与灵魂对话,恬淡静心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快乐就来源于空明的心境和自由安宁的内心世界,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健康的身心,这就是道教养生的根本途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达到的自然寿命———道教称之为“天年”,《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来推算人的寿命。

  科学研究表明,动物的实际寿命往往比它们的“天年”长久,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古人早就发现这种现象,而且也一直在效仿动物的养生方法。比如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之一五禽戏和中国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以及众多以动物命名的武术拳法,都是在模仿各种动物特性的基础上创立的。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压力太大,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情志和心神,导致神不能聚,魂不附体,健康也就付之东流了。其实,做到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并不难,比如,生活规律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就是顺,入夜不眠早晨不起床就是逆。所谓“天人合一”,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时间规律和为人处世要做到与自然完美结合。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道教文化中的养生智慧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