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被称作“红颜杀手”,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随着近年来乳腺癌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上海患者的五年相对生存率达91.8%。然而,术后水肿、疼痛却常被忽视,直到患者无法忍受才来就医,往往已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如今单一的治疗模式已无法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乳腺癌需多学科综合治疗,精准化全程管理。不久前,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依托中西医结合优势及特色,设计了“七师协作一体化”服务模式,治疗与康复并重,护理与关爱同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患者黄女士乳腺癌术后4年多来,左侧患肢肿胀疼痛伴随一年多,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四处求医均无效。偶然,她看到电视上在放针刺放血疗法,认为能治疗淋巴水肿,便在家中用针戳放血,然而,这种尝试无法缓解病痛,黄女士的身心都受到了持久的折磨。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乳腺淋巴水肿医护联合门诊项目负责人金咏梅指出,像黄女士这类术后乳腺淋巴水肿导致胀痛的患者并不少见。她介绍,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手术及放疗等因素引起的组织破坏和(或)组织纤维化,造成局部软组织粘连及小血管和淋巴管减少、受压、变窄,使血液、淋巴回流障碍,导致间质蛋白浓度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差减少,离开毛细血管的体液增加而导致的。
“乳腺癌患者多数刚开始上肢水肿是轻度的,对上肢功能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无需药物治疗,很多患者就会忽视,当有的病人都已到了上肢肿得衣袖需要另外订做的程度了才来治疗。”金咏梅坦言,长期的疼痛不愈往往还会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据报道,乳腺癌患者中35%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20%-40%发生淋巴水肿患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为此,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全市首创七师协作模式(即肿瘤专业护师、康复理疗师、营养师、医师、心理咨询师、淋巴治疗师、PICC专业护师),并设立乳腺护理专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全面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金咏梅提醒,如黄女士这般的患者切忌盲目相信民间偏方,刺络放血等方法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自行操作风险非常高。她建议,患者在综合消肿后可尝试结合中医特色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症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还可在家中自我进行患肢按摩,可促进上肢淋巴回流,起到防治作用。
为预防术后乳腺淋巴水肿,金咏梅建议,首先要做好皮肤保护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感染,因为淋巴水肿后其组织间隙富含蛋白质,微小皮肤破损即可引发细菌感染。因此,应避免外伤、患肢抽血、注射、量血压或静脉注射;避免患肢手提重物和长时间下垂;避免昆虫叮咬,预防皮肤损伤,一旦出现皮肤损伤应立即处理。
其次,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然而,过强的运动或静力性的活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切记不能过度锻炼,应循序渐进。运动时,应坚持由患肢远端到近端活动(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再到肩关节)、按照合理的方法锻炼。
“不少患者在手术成功后,就觉得任务完成了,术后随访往往依赖于患者自觉。所以,许多术后并发症一经发现,几乎都已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影响。”金咏梅解释,目前,患者整个围手术期及门诊阶段普遍都可获得医生的密切关注,甚至还可以联合中医、康复、营养、肿瘤专科、心理等多个学科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然而,当患者出院后该怎么办?怎么才能让患者在家也能获得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通过线上APP,患者同样可获知分阶段、个性化、连续性的健康教育。金咏梅说:“医院侧重于人文关怀,由心理咨询师为患者和配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还使用了由患者-配偶-干预者共同参与的放松疗法,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家庭支持度,降低了负性情绪的发生率。”
此外,癌症患者怎么吃,一直是受到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开通了病区“营养药膳热线”,针对患者不同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制定药膳,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普外科乳腺淋巴水肿医护联合门诊、“七师协作一体化”项目负责人
擅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淋巴水肿,用中医护理技术来预防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以及PICC置管血栓形成。此外,快速康复护理小组提供多样化中医治疗,如术前芳香疗法,中药香囊,镇静助眠,术后耳穴埋豆、中医定向治疗融入西医镇痛管理方案,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利用各项创新技术如上肢压力治疗仪配合改良手法淋巴引流(MLD)、悬灸、握力球、专利乳腺包扎带等强化术后康复治疗。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乳腺癌术后水肿疼痛br探索“一体化”的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