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学者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近些年来,对民国时期大学的怀旧形成一股热潮,有些流传甚广的民国学术大师被“破格”录取的故事在一些报刊媒体上频频亮相,一方面传播了失实的历史,一方面则可能令一些青年对民国时期的大学产生误解。无论是钱钟书、吴晗还是钱伟长、闻一多,这些学术大师在被清华录取的时候并未“破格”,相反,他们的录取过程完全符合清华大学的招生规范。(9月25日 光明网)
这篇谈民国学术大师被“破格”录取的文章,出自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之手,且材料极其完备,观点非常鲜明,论证相当充分,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人们对所谓学术大师“破格”印象的误解。但是否就此可以改变人们对民国破格录取的看法,使这样的故事不再流传,在我看来,这种“洗白”恐怕作用不大。
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是:相比于当下的高考制度,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确要自由、宽松得多。坊间之所以有那么多破格录取的故事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绝非人云亦云。稍读过一些回忆文章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的人上大学虽然也有考试,但却不能同今天相提并论,许多有钱人家的子弟想进大城市读书是很随意的事。其实,钱钟书们的破格只是人们举出一些文科天才上学的例子,旨在说明“偏才”可以成大师的事实,也无非是想表达今天的高校也能对“偏才”敞开大门这样一种意愿而已。
首先,钱钟书们的数学考得不好,甚至是很差劲,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那时全国没有统一高考,学校或校长甚至系主任、教授说了算的情况确实存在,不容置疑。校长罗家伦专门将考生钱钟书召至办公室,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不但录取学生比当今要随意得多,就是招聘一个教师也可能仅仅是凭借校长、院长、系主任一句话、一封信。比如,蔡元培找来了鲁迅任课,胡适聘用没有文凭的沈从文做教授,林语堂邀请鲁迅在厦大教书,像这样领导一句话、教授力荐而聘用大学老师的例子不胜枚举。
当下,国人对民国时期大学的怀旧情绪,从民国教材到破格录取再到聘用老师,涵盖多个方面,那时的教育被赋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开放”“不拘一格降人才”诸如此类的美好字眼。不管那些“破格”录取的故事实不实,人们总希望今天的大学能“重复昨天的故事”,再现民国灵活、多样的招生、教师聘任制度。
尽管破格录取考生、别具一格聘用教授的故事折射了民国教育的制度不够完备的问题,但是高校能吸纳文史颇佳但英文或者数学极差的“偏才”的经验仍然是可取的,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大学可以录取一些特长生和聘任有丰富经验而无资历的教师。不必神话民国教育,但好的经验可以吸收、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大师的“破格”故事代表着国人的希冀,这样的“破格”故事大概会继续流传。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学术大师的“破格”故事会继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