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胃到底指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采用六经辨证体系而非脏腑辨证理论。但其对于“胃”却涉及很多,诸如“胃中干”“胃中虚冷”“胃中空虚”“胃中不和”“胃中燥”以及“胃中有邪气”等。如何理解“胃”的内涵,成为研读《伤寒论》不可回避的课题。今天为大家介绍经方专家杨老师的观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云:“患者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里说的“胃”偏向于受纳水谷的胃。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云:“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这里所说的“胃”,本质是小肠,泌别清浊是小肠的功能。

  又云:“阳明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医者在腹部摸到粪块,很显然,这里所说的“胃”就是大肠!只有大肠才能将槽柏化为粪便。

  《伤寒论》中相关条文并没有谈到大肠与小肠,而是将其机能赋予“胃”。由此可见,《伤寒论》中的“胃”是胃肠道的代称。

  由此也可以理解《伤寒论》中的“胃气”是指消化吸收机能,而不是单纯指胃的受纳与腐熟水谷。

  需要指出,《伤寒论》中的“胃”不包括直肠,直肠在《伤寒论》里谓之“谷道”。因此,不能说“胃”代表了整个消化道。

  其二,既然《伤寒论》将胃、小肠及大肠统称为“胃”,那么,我们要进一步追问其中的原由。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发明经方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小肠”及“大肠”的名词,那个时候的解剖学还是非常粗糙的。

  经方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总有后人添加一些新东西。《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师曰:大肠有寒者……小肠有寒者……”明确提到大肠与小肠的名词。

  范行准的《中国病史新义》提道:“在诸脏腑中,胃也是一个尚留下原始解剖历史意义的象形文。”指出:“盖殷商时已有这一‘胃’腑的名词了。”

  其三,“胃”作为抽象的概念,被引进经方体系也是经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一阶段,人们不满足于朴素的方证(现象),希望探讨更深的病机(本质),才需要引入脏腑概念。

  经方体系开始由“是什么”向“为什么”的发展,不引入这些概念就无法说清楚“为什么”。

  经方原本可以不需要这些脏腑概念的,像“心中”“心下”“膈间”也只是作为部位的标识。

  不妨把脏腑概念出现之前的经方体系称为原典经方阶段,其风格是朴素的。此后,经方体系开始进入理论化阶段,带有思辨的色彩。

  本书是作者多年了围绕经方写作的集子。记录了作者对经方的所思所行,还有对其他问题的思考。涵盖了经方医学的理论及实践,涉及学习经方的个人理念,对若干经方的深入探讨,对经方常用药物的认识及个人临证治验。作者跳出传统中医的思维,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经方。对于经方的研习来说,或许提供一些别样思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伤寒论》中的胃到底指的是什么?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