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过程中如何养生就已有记述,如“春三月,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 冬三月,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就提示给人们,身体要健康,益寿延年,需要追随大自然的规律,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安排日常起居。
展开全部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当春归大地之时,冰雪已经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物复苏,柳丝吐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大地相应”,此时人体之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这个养生原则应具体贯串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去。
春季又如何保养阳气呢?《黄帝内经》里曾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它,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地球的表面凹凸不平,冷热不均,于是便形成了来去匆匆的风,风既是绿色的信使,也是落叶的祸首,历来它就以温顺和蔼、狂暴凶残两张脸谱对人类施以福祸。
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子,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因此,风病之病种较多,而病变复杂,故《黄帝内经》里说:“风者,百病之长也”,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医疗气象学告诉我们,在大风呼啸时,空气的冲撞摩擦噪音使人心里感到烦躁不适,特别是有时大风音频过低,甚至达到“次声波”的标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次声波是杀人的声波,它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甚至致人于死地。此外,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开始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还有,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湿度极大地减少,这会使人口干唇裂、鼻腔粘膜变得干燥、弹性减少,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流行。这也往往是“风助病威”的结果。故《黄帝内经》里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常与风邪相关连。
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中常见头疼、鼻阻、多涕、咽喉痒痛等症状;风水一证,起初也多以眼睑水肿为多见,这是风邪与水液相搏,而风性向上的缘故。伤风感冒之所以多见头疼、恶风、畏寒等症状,这是肺部受侵、风邪在表的见证。因为风邪常从外表侵入人体,故肺与皮毛首当其冲而最先罹患。尤其是当贼风避之无时,或汗出当风时,腠理开,风邪乘虚而入,常可导致肺气不宜、卫气不固、营卫不和,而见发热、恶风、咳嗽、汗出等症状。
二是病变范围广:中医认为,风邪善行数变,变化无定,往往上下窜扰,故病变范围较广,在表可稽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巅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处。这种来去迅速、变化多端的冲击,在临床上也不乏见。例如皮肤风疹,其来势急剧,甚至数分钟内即可遍及全身,其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说退就退,而退后常不留任何痕迹。至于“风痹”、“行痹”等症,常见游走性的大关节红肿热痛;有些典型病例可见病损由肩至时,肩肘渐退而膝踝又起,因此《黄帝内经》里称:“风者,善行而数变”。
三是“风胜则动”:古人见到空气流动而成风,因此推论风邪致病,其证以动为特征,即所谓“风胜则动”。故凡见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责之于风而列为风病。破伤风之抽搐及面神经瘫痪所致之口眼歪斜等可为代表。
四是兼杂为病:所谓兼杂为病,是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在长夏之季,风邪常与湿邪侵袭脾胃,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合,而为风热;与寒合为风寒;或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人体,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即为显例。不仅如此,中医认为风还可与体内之病理产物如痰相结合而成风痰,风痰上犯又可引起种种病症。综上所述,风邪致病必须予以重视,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我国的大风虽然多发于春天,但秋冬季节亦不少,特别是华北地区这时风多且大,天气较冷。由于大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而过度寒冷可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可直接诱发某些风湿性疾病的发作,如雷诺氏病、硬皮病等。在户外工作和活动时,若受强冷的大风吹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歪咀疯”(面神经麻痹病)的发生。
尽管风邪能使人产生不少病理变化,甚至是疾病,但毕竟春天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季节,正如俗话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人们又应如何养生,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呢?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天的节气特点时,这样写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
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在谈到夏天如何养生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这里再清楚不过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必然将耗伤元气,此时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由此观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闲视之。
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人们所说的湿病就多见于这个季节。这个季节里空气中湿度最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最多。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目下呈卧蚕状。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之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仅如此,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
“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那么,在夏天又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首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不少农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都是宝贵的养生经验,符合夏季“养阳”的精神。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其次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第一点是,人们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这样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对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而在中医理论中,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因为五脏应五时,具体到夏季是心与之相应。夏季人们室外活动多,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加之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因此,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汗出亦多。显而易见,在这个季节,心脏的负担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由上可知,夏季人们多次反复出入冷气环境,于心脏是不利的,而心属火,伤心即伤阳气。
第二点是,在久处冷气环境中的人,一旦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时,体内就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除体温迅速上升外,皮肤开始出汗,而带汗的皮肤又往往粘有许多细菌。当人们再回到冷气环境中时,皮肤和血管马上收缩,细菌很容易利用开张的毛孔进入人体内而引起感染。
入睡时,最好关上冷气机;冷气房里不要长期关闭,有条件时要常使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
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人,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长期呆在冷气环境里,患有关节痛的人亦不要老在冷气环境里生活。
还有,要防湿邪侵袭:如前所述,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在盛夏是心与之相应,而在长夏,则是人体五脏之一的脾脏和其相应。所以,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的饮食原则易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如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也就是说,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大寒凉;亦不要吃的大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在我国一些南方地区,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在闷热的环境里增添凉爽舒适感。另外,通过吃辣,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增加体内发热量,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温、高湿的时候,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现象。
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症。《黄帝内经》里又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下,指人体下部。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因此,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有些国家对儿童风湿病的研究证明,50%以上的患儿,是由于住在潮湿的屋内造成的。
以上,我们仅是大略地论述了夏季养生的几条基本原则,那么,又怎样在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防病诸方面贯彻执行呢?
秋天,是从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其间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
《管子》指出:“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里的阴气始下,是说在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万物收,是指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秋季如何保养体内的阴气呢?关键是要防燥护阴。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由于肺可呼吸,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这是燥邪致病的病理特征。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于,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于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可,轻则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肺中津亏后,因无液以下济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凉燥伤人,则常不发热或微发热,反之,恶寒较明显,脉多不数。
由上可知,秋天养生主要是防止燥邪对人的伤害,这样才能养护好体内的阴气;这是从总的原则上来讲,具体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药物等具体问题上,又怎样去保养呢?
冬季是从立冬日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到立春的前一天为止。
冬三月草木凋零,冷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肾气旺,即火力旺呢?关键性的一点是,是要防止冬季严寒气候的侵袭。祖国医学把能使人致病的寒冷气候,称之为寒邪,寒邪是以空气温度较低或气温骤降为特点的。寒为冬季之主气,即主要见于冬天,但其他季节并不是一点没有。在平时,如汗出当风,淋雨涉水,多嗜生冷及从事某些特殊工种者(如冷藏工人等)亦常能感受寒邪而罹患寒病。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人阳气。何谓阳气?《黄帝内经》里解释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和热量,这样,生命就要停止。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在冬季往往容易感觉手足不温、畏寒喜暖,这种情况,人们常称之为“火力不足”,即祖国医学所说的“阳气虚”。
人身之阳气盛衰,往往标志着人体生理功能活跃的程度,但威胁人体阳气的莫过于寒邪。寒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体内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的情况有:
恶寒:即泊冷,这是由于寒邪外夹肌表后,体内阳气之一的卫气与外寒相搏,而见腠理闭寒,致使卫气受到遏制而不得宣泄,就产生恶寒,在恶寒的同时,亦可见到发热的症状,这是卫气郁结的缘故。
脘腹冷痛:是这外来寒邪经体表侵袭后,直入肠胃所致,寒邪损伤了人体脾胃的阳气,故胃脘部疼痛,同时还可出现呕吐清水,下利清谷,甚至四肢厥冷等症状。
脉象异常:寒象邪袭人所致脉象异常,主要是脉紧、脉迟、脉沉,原因是寒邪侵入经脉后,影响了脉内的气血运行。寒邪留著人体后,还能见到人体肌肉、皮肤、筋脉拘挛之象。
疼痛:这是寒邪侵袭人体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寒邪侵袭肝脏经脉,阻碍肝经气血运行,引起气血凝滞,则见睾丸肿胀疼痛,即人们所说的“寒疵”其病;若寒邪客于四肢,则形成痹症,西医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即属此类。《黄帝内经》里在探讨疼痛病的机理时,曾明确指出:“血虚则痛”,但血虚形成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就是寒邪入侵血脉后,造成血流不畅,由于血流不畅。血液的供应发生障碍,故产生疼痛。
总之,寒邪伤人时所出现的症状是很多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此外,寒邪伤人在临床症状上还有一个特点,即排出物、分泌物往往澄澈清冷,如鼻流清涕、咳吐清痰、呕吐清水、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倘若外感寒邪后郁久不解,则这些分泌物将转清为黄为赤,此已属由寒化热的象征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养生是否也有四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