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冬季天气严寒,人体新陈代谢速度随之减慢,营养物质吸收快,流失慢,因此进食的补物不仅能够贮藏体内,且效能也会被最大化利用,可以说冬天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机。冬天意味着下一个四季轮回即将开始,所以我们要抓住时机,未雨绸缪,为下一年打好基础。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许多篇幅在如今仍有借鉴意义,比如在《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就有涉及到冬季养生的内容。 1.“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说人应该早睡晚起...
阅读(119)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观众朋友,这里是《感动中国》,让我们一起走进蓝色经典·天之蓝杯《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 在这个极具变化的时代里,总要有一些不变的东西,让我们向前走的时候,会更踏实。 接下来我们就再度与感动相逢。首先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背影,他不高大,但足够伟大,他也许温和,但足够传奇。来,走近他。 【解说: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1931年,18岁的他以...
阅读(123)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动植物多处于冬眠... 《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动植物多处于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年生长做准备。...
阅读(131)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近日,由省社科联、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市文庙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在文庙文昌阁报告厅开讲。讲座中,长春市国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中心讲师孙景丽根据《黄帝内经》,从四时气候与五脏的关系,教听众冬季养生之道。 孙景丽认为,人的身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生命在支撑着、决策着身体的健康,那就是说,大家的思想意识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冬季,大家要从饮食上、生活习惯上、思想行为上都要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孙景丽说...
阅读(119)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冬季变化及养生这样记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详细 我国古代养生家都主张晨间应早起床,甚至有人提出越早越好。但根据现代生活夜间普遍晚睡的特点,为保障充足的睡眠,不宜起得过早,一般以6时左右为宜。详细 肾为先天之本,它既能接受...
阅读(125)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是生机潜伏的季节和万物收藏的时令。如若此时,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来养生,将事半功倍。民间有“冬天不收藏,春天病殃殃;冬季不补肾,四季无精神。”之说,所以,冬季养生重在养肾。著名营养、养生专家丰洁明博士将为您揭开“肾”藏天机的奥妙。 冬天是养身和护肾的最佳时节。《黄帝内经》中有“肾藏志,通于耳;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就是说肾为人的精气之本,一个人肾气如果足的话,记忆力好,思考能力强。如果一个人心灵手巧、动作...
阅读(121)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很多老中医年过花甲,身体没一点病痛。其实他们都有独特的养生法,不少方法简单又便宜。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教授刘炳权几年来每天用19片山楂煮一大杯水当茶,饭后喝。“山楂可降血压、软化血管,老年人如有高血压、血管硬化,可每天喝一杯,没病可预防”。 养护心脑血管,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连建伟会每天早晚吞服3克三七粉,还吃点枸杞。“年纪大了一般都会有心脑血管病,吃这些较好。平时,我会在临睡前吃5片丹参片以活血化瘀”。 10多年...
阅读(148)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冯理达教授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古人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冯教授既是良将之后,又是良医之女,最终承悲天悯人的情怀,悬壶济世,“不医国而医人。” 冯理达教授出身名门,却艰苦一生,历经波折。冯理达先后游学于美国、苏联,获得免疫学博士。归国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调入海军总医院工作,先后兼任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理事、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免疫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
阅读(161)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养生在中医看来比治病更为重要,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所以在中医看来未病预防比生病再求医更为重要。滋润五脏六腑除了多喝水,还可以食用一些养生食物,如山药可以润肺、肾和脾胃,绿色蔬菜入肝等。 养生在中医看来比治病更为重要,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所以在中医看来未病预防比生病再求医更为重要。那么自古以来中医们又是如何进行养生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来了解中医的养生方法,...
阅读(136)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2018-01-23)
【名医简介】毛德西,男,1940年10月出生。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以及疑难杂病。 1.淡泊名利毛老对名利看得很淡,而将病人的疾苦却看得很重。他每天早上七点半就上班,看病期间夹杂着给病人讲一些养生知识,常常是午后一点钟下班,病人多的时候要到下午两点钟才能吃上午饭。 2.打太极...
阅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