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7场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鑫,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伟宪出席发布会,通报北京最新疫情,发布防控有关信息,回答社会和市民关切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按照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领导下,1月21日迅速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开展针对性工作。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医院党委又充实完善了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严格、规范、有效地开展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全院急诊接诊13253人次,急危重患者抢救8867人次,抢救成功率99.5%;急诊冠脉介入手术188例,急诊外科手术218例;筛查发热患者2603例,实现了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
作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疫情前未设发热门诊。疫情发生后,经过充分研判疫情,果断采取措施,仅用48个小时,于1月24日在院区内建成了两个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的筛查诊室,布局设计和诊室环境均达到规范使用要求,并投入使用。迅速组建了主检专家队伍,由8位参加过2003年SARS期间诊疗工作急重症主任医师组成,建立24小时在岗值班机制,对全院门急诊和住院的所有发热或疑似病例进行筛查指导。
门诊实行全面预约制,并将防治关口前移,提前通过电话对拟就诊的患者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和发热情况,做到初筛排查全覆盖;针对医患人员分别设立通道,避免交叉感染;对就诊过程中排查的疑似病例设立独立诊室。急诊加强预检分诊筛查,针对自行前来和急救车来院的患者,以及留观、抢救间、急诊病区的发热患者设立不同的流程分类处置。住院部全面推行住院预约管理,严格陪护管理,倡导采用视频探视。做好院感防控培训,从基础知识到二级、三级防控流程等,重点对保洁、保安、后勤等辅助支持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不留死角,取得实效,全院累计培训2.9万人次。
坚持分类处置、重症优先,绿色通道、个性安排,缓冲隔离、加强防护的原则,多措并举优化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管理,满足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需求。重点梳理了急诊冠脉介入患者诊疗流程,建立急诊室接诊筛查、专门通道转运、防护下急诊导管室介入治疗、术后缓冲观察区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专门管理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并兼顾疫情筛查及外科急诊、急诊手术等程序。在急诊主检医师的主导下,经过健康筛查和核酸检测后,指定高年资医师负责大血管夹层的手术安排,保障患者在得到快速有效救治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为提高核酸样本检测能力,不到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实验诊断中心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转型,实现短时间内核酸检测能力快速提升,由以前的每天最大检测量90例提升为每天2000例;在重庆核酸检测医疗队的帮助下,使检测能力提升至每天5000例。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全天24小时连续检测服务,设专班优先保障急诊急救的危重患者的核酸检测需求,将急诊核酸检测结果出具时间压缩至3小时以内,为积极救治赢得了时间。同时,我院还培训出一支能打硬仗的核酸采样队伍,出色完成了国家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西城区的核酸采样任务,累计完成采样2万例。
为落实首都疫情防控要求,降低患者来院就诊过程中交叉感染的风险,医院充分利用信息集成平台,多措并举拓展互联网诊疗服务范围,开通线上疾病咨询、复诊开药、电子处方外延、药品快递到家服务,目前已有207名专家参与互联网诊疗工作,完成咨询6379人次,诊疗续方14921人次,快递到家881人次,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支持。
下一步,阜外医院将继续落实首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平战结合和危机应对机制,坚持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两手抓,履行好国家队的使命与担当,为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网络直播平台: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北京发布、千龙网、首都之窗、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听听FM客户端、北京时间、人民网北京频道、人民视频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视频专线、新华网北京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财经客户端、中国日报官方微博客户端、中国网
原标题:《阜外医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阜外医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