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人一方面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气交之中,人是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的这种变化中,完成他生长壮老已的过程的;另一方面,中医更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他具有完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是人类特有的,而且这种情志活动是任何简单或者高级的动物都无法比拟、代替不了的。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第二句话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很多人说,能恬淡虚无吗?我说,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体,不动心。脑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黄帝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就得动,不动就要老化。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心不能动,心要一动五内俱焚。
很多人会说,中医一点也不科学,西医说思维都是用脑的。我们中国文字中,思想的“思”字是个什么字呢?上面不是“田”字,是囟门的“囟”字。上面是“囟”,下面是“心”,你所有的情绪变化一定是脑和心的有机结合。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首先感觉是心堵得慌。如果是心堵得慌,那就是动心了。
老子说“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其实是无不为。很多人以为老子说的“无为”是不做事,其实是把老子这句话想得太简单了。老子《道德经》中讲的是规律,是道,讲天地人的规律是从哪儿来,六合以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无为”其实是:无妄为,则无不为。按照规律做事叫不妄为,不按规律做事,就叫妄为。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就不可能离开地的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具备这种规律。“地法天”,地球上所有的气候变化都取决于天。天是太阳、月亮、二十八星宿。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六十”?不是你对六十有特殊的偏爱。中国人在计算历法的时候,用的是六十甲子。甲子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它更是一个时间空间高度浓缩的概念。二十八星宿包括太阳和月亮,二十八星宿每60年有一次准周期的变化,天上这些星宿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地球上物候的不同变化,所以我们祖先把它总结成五运六气。2003年癸未年发生了SARS,我查了一下,1943年也是癸未年,北京霍乱流行。霍乱也属于湿的一种,它和SARS既有共性,又与SARS不完全一样。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总结这些规律的时候不是胡编出来的。!
我为什么要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古籍室待着?因为我读了那么多古书以后,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太厉害了,他们写的著作,一不要稿费,二没有职称,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东西刻在石板上,写在木头上?因为中国人是非常注重自己子孙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所以他们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些有用的东西刻下来。
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美国人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还那么重视自己短短的历史。我们有些人数典忘祖,不知道自己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大街上我曾经问一年轻人:“老子是谁?”他说,“什么老子?我爸是老子。”我们祖先保留到今天的东西,一定有一个合理的内核。只是因为它历史太久远了。到今天看这个历史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它的合理内核是什么了,随着历史进入了博物馆。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中医,当你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学问、著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本书推到历史背景去认识。不要老觉得今人比古人聪明,其实几千年下来,没用的东西早被古人丢掉了,留下的一定是有用的。我们中国人像大家闺秀,韩国、日本像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宝贝太多了,东家扔一点,西家扔一点,到现在都没了,被那小家碧玉全都拿回去了,中国的插花、和服、茶道全都变成他们的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重新的认识。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是自然的力量。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当医生,你当记者,他经商……各件事都有它自己的规律。让你勤动脑体不动心的时候,这个脑子不是想你怎么发财,是思考你要做的事情在某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这样做看似无为,实有为。你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叫看似有为,实无为,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你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
人是哭着生下来,笑着离开世界的。人一死气散了,所有的皱纹都展开了。生下的时候攥着拳头,走的时候撒手人寰,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从哭到笑的一生。生下来笑着的小孩活不了,撒着手的小孩也活不了。那你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让你攥着拳头干吗?就是要干活的,而你所挣到的钱就像你手上的油腻,天天洗,天天来。人要想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近人事智于圆而行于方”,考虑得尽量全面,处理得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每天躺在床上想,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马上就坦然了。如果你心里老想着,明天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心了。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弄得很多人疲惫不堪,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想起上班就头疼。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已经厌倦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所以一定要学会调情志。要想真正把情志调好,必须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让脑经常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智慧就来了。你考试的时候,如果脑一紧张,会的全忘了;当脑子一轻松,什么题都想起来了。如果能使自己的心态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就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据《黄帝内经》,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球上什么地方最适合人的生存?不管是北极还是南极,它有阴就没阳,有阳就没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所以不适合人生存。而温带由于有阴阳交替,使得住在温带的人大脑沟回在涨起来、缩回去的过程中越变越深,所以温带是最适合人生存的。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呀?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很多上海人相信吃膏滋药。为什么膏滋是冬天吃而不是夏天吃呢?因为夏天你的气血都跑外面去了,内里是空的,别说吃膏滋药了,就是多吃点涮羊肉都吸收不了。而冬天由于你的气血都藏到里面去了,那时你用点精血有情之品像阿胶呀,熟地呀,吃进去能够运化,这运化是为了明年春天做准备,就像树要冬灌一样。
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我不敢安空调,我说最好的是扇子,它可以小大由之。但要是住到高楼上那可不行,因为它没有地气了,那就得用空调。用空调不要怕费电,一定要把窗子打开一点,让它有自然的风。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麦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说到养生,很多朋友马上就会想到比如说吃些什么对自己特别好,或者进补什么样的药物对自己好。可能很多人往往忽略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的心情,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那么这些情绪和我们人的健康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中医文化如何认识情绪与人体、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如何调情志进行养生呢?
今天要讲的是调情志,因为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不仅仅是研究病人,跟西医不太一样,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个圈是自然圈,比如春夏秋冬,中医经常讲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时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社会圈讲的是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人的生命之间,健康之间有什么有机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的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产生疾病。
中医在讲到社会这个圈的时候,就讲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讲到这个圈的时候,非常强调七情和五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说七情五脏到底有一个什么关系,我们说喜就是高兴,喜和心气相通,怒和肝气相通,悲和肺气相通,思和脾气相通,恐和肾气相通,用中医的话讲,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思就是思虑了,肾主恐,肺主悲,这么讲大家可能觉得很茫然,我们的中医很多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的七情和五脏之间密切相关。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是月经前后期特爱生气,因为女同志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月经要来时和来月经中间,由于血往下行,血行于下,气浮于上,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爱发怒,所以我希望女同志在月经来前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也不要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你的心理状态。时间长了都会造成疾病。我常常跟很多女同志说,我说你要是跟你先生吵了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再走,别气你一半你先生就走,回来还得接着打,为什么呢,因为是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怒气满胸的时候,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个时候他就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发泄不出去就淤滞在里面了,淤久就会化热,回来就会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出来了,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之间是金和木的关系,他们俩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马上大哭一场,哭完了马上觉得舒服了。
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所以你无缘无故觉得这段时间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给你调一调肝,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刚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检查说你没病,比如说有的人生气以后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晕,到医院去检查说你没事儿,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吃一点平肝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它就过来了。
心主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心花怒放,我们也很多老年人,说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孩子都回来特别高兴,哈哈一笑他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一件好事,而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好事。
脾主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他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是比较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比如我们有很多司机,开长途车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汽车座上一坐,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他的血老往上走,吃进去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病就出来了,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悲主肺,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林黛玉肯定是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的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跟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个肺癌的老先生,他说大夫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特别想哭,我说这是因为你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的情绪有直接关系的。
恐伤肾,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那人给吓死了,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俗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其实这个人要被枪毙的人怎么大小便都失禁了,因为肾是控制二便的,当你过度恐惧的时候,你的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这样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了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息相关的。我们看到历史小说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你看王熙凤,王熙凤为什么得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姓名,她对谁都算计着呢,最后老天爷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你看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静了,他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他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情志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中医说你如果一动心则“五内俱焚”,实质上你内里的脏腑的状态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就是疾病,就会影响你的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人的七情,一定要记住,不可过度,那么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情绪突然间出现最大改变的时候,其实就给了你的信号,告诉你你可能内里的脏腑有不调的地方了,就需要加以调整,防范于未然。
现在饮食都好了,但是疾病的发病率却变高了,疾病种类也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自觉不自觉的精神压力变大了,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营养条件比咱们那时候好多了,但是他们的身体状态却比我们差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那种精神上的压力,比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大,所以调节情志的问题,现在也日益突出的提到我们议事日程上来了。
我们有很多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其实严格的讲话有三种原因造成,第一个是吃出来的,天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鸡腿,你消化不了,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在体内就形成了热,第二个病因就是瘀出来的,就是郁闷,现在我们有很多人,你看他的饮食还好,但是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处在一种淤滞的状态下,淤久就化热了,就使得你的代谢出来问题了,所以我说我们有很多年轻的糖尿病病人,不是吃出来的,是淤出来的,是郁闷的结果,使得气血不能正常流动,这样的话时间长了淤久就化热了,糖尿病在中医叫消渴病,为什么消渴,就是因为它里面形成了一种热,这种热打乱了他身体内的平衡。
中医讲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中医的文化中说心之官则思,心主神明,很多西方的同志也跟我说,说中国人太笨,明明思维是大脑出来的,你怎么说是心出来的,我说其实中国人一点都不笨,大家想一想,中国文化中他把人的形体和五脏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叫做体,一个叫做用,说五脏为体,头、四肢是用的部分,体的部分就是最基础的部分,是五脏,如果你五脏安和,你的血脉就运行,体的这部分里面非常重要讲到心主神明,我们思想的思字是什么字,上面是一个田字,下面是心字,这是我们汉字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隶化以后的字,在我们上古的时候,上面的田字不是个田,它是囟的囟字,大家都知道小孩这儿不有一囟门吗,这个地方叫做囟,下面是心,囟代表头,心代表这儿,就是人的思维是这儿和这儿结合起来的产物,我常常跟他们说,我说中国人认为头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说这个人做了坏事,中国人处理这个人的时候,是砍脑壳,不是扎心脏,因为坏事是这儿做出来的,不是这儿做出来的,我们所产生的这些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跟脑袋有关系,跟心也有密切关系,如果你觉得情绪有的时候心不觉得堵得慌,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觉得心堵得慌了,中医说你的病就重了。大家想想,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不是脑袋难受,是心难受,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我们说心主神明的重要作用,那些老中医曾经跟我讲,说养生有一个秘诀,叫勤动脑体不动心,脑袋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这些东西因为是用的范畴,所以你不用它就会坏,所以脑袋要经常用,四肢要经常用,要勤动脑体不动心,心不要动,我们去看一看凡是长寿的老人,思维都非常清楚,他天天都在读书看报,而且经常出去活动,因为人老腿先老,四肢如果不运动时间长了四肢就开始衰退了。我发现有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他退休以后他觉得这回可享福了,一天傻吃闷睡,他那脑子越不用,他的记忆力就越差,所以我认为脑和体这两部分一定要用,但是心不能动。
刚才我讲了正常人的情志和五脏之间是休息相关的,而且情志上长期异常对五脏会造成一种病态,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勤动脑体不动心呢,不是什么事儿都不做,而是要正确的去对待人生,中国文化是很有人性的文化,大家都知道,舍得舍得,得失得失,舍了才会得,舍跟丢不一样,丢是不情愿的,舍是情愿的,所以如果你在你自己的一生当中,对待你的财富,对待你的事业,你对得失和舍得,能够正确的把这两个关系摆好的话,你的心理就非常平稳。考虑问题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这件事儿吃饭也想着,睡觉也想着,觉得舍不了放不下的时候,这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动心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做到勤动脑体不动心。
有很多年轻人跟我说,说我很难做到不动心,你想我天天在工作,我一天到晚不想事儿能行吗,我说老子有一句话叫做无为则无不为,无为不是不做事,世界上没有不做事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无为实际上它的真实含义是无妄为则无不为,如果大家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子《道德经》,他的一部经书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事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报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这个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人,比如我当医生,我要把握的是当医生看病的规律,你是经商的,掌握商业的规律,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其实你就是得道之人,就是你把握了你要做这件事情的规律,不只把握了这个规律,既要把握了规律,又能够把握你现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在规律的哪一个点上,如果这个点就是春天这个点的话,那你就别想着马上收成,因为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天,如果现在这个点就是秋天这个点的话,你得赶快收成,要不然还有一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讲说无为则无不为,实际上就是无妄为则无不为,如果你把我了你所这件事物的规律,你又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的点,看似无为实有为,看来你没做事,其实你的事正是按照这个规律在向前发展。
我见过很多长寿的老同志,你问问他,他最大的养生秘诀是什么,是放得下,就是他不为世事所累,这种心态我觉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经过了多少人生的苦难,他之所以能够长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得下,看得开。
人的一生里面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就是青春期,一个就是更年期,青春期和更年期,我们知道十四五岁的时候,他随着气血越来越旺盛,这时候全身的脏腑进行一些重新的组合,这个组合是为了适合特青壮年的状态,这时候,由于他气血越来越旺盛,常常就会出现很多情志上的病,我们常常说青春期的抑郁症,我临床上看见的十七八岁的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女孩子多一点,他妈来了说也不睡觉,心烦,易怒,甚至要送精神病医院了,这时候千万不要把这样的孩子送到精神病医院去,因为他的气血越来越旺盛,重新组合的时候,他的情志得不到一种控制,这时候需要调整,而不是治疗,如果这时候就把他当做精神病去治的话,会把好人治坏的。这个时候你只有通过很好的调整他的状态,化痰、清热、凉血了,用中医这种方法度过了这个青春期就好了。
很多男同志说女同志有更年期,其实不对,男同志也有更年期,但是他们两个的更年期时间不一样,女同志从45岁到55岁,她以49岁为主轴,男同志是以56岁为主轴,就是从50岁到60岁这个阶段是男同志的更年期,男同志是八年转一圈,转得慢,女同志转得快,七年转一圈,女同志35岁相当于男同志的40岁,女同志的42岁,相当于男同志的48岁,更年期是什么,女同志随着经血越来越弱,全身也要进行一次重新的组合,这个组合的过程,就会出现很多情志上的变化,不止生理上出现变化,情志上也会出现变化,所以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的,更年期的抑郁症,有的女同志说,我们老头以前原来脾气特好,怎么最近见什么就发脾气,这就是由于他身体的变化影响到他的情志了,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加以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注意的话,那你这个问题就麻烦了。我跟西医很多朋友谈过,他们也直言不讳的告诉我,没什么好办法,睡不着觉吃镇静药,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
所以我觉得在调情志的问题上,大家知道,情志和身体是直接相关的,当你情绪上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很好的调养身体,当你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情志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那么由于情志所造成的疾病,除去药物治疗以外,攻心为上,心病还得心来医,你把你的情志调整过来了,那么你的这种疾病治愈的机率就高了,单纯依靠药物,药物有作用,但是你吃完药之后过两天又郁闷起来了,就是说情志是需要自我调整的,如果你把自己的情志调到一种最佳的状态,你常常就可以减少疾病。
什么时候出现的疾病最多呢,我们发现从35岁到42岁这段时间,女同志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这一系列跟肝经直接相关的脏器,都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在35岁到42岁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出现呢,因为女同志以七为数的,在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56岁,女同志每一年转一圈,她28岁以前都在往上走,所以她28岁以前气血越来越旺盛,过了35岁再美的女同志皱纹出来了,为什么,阳明脉衰了,脾胃脉弱了,从35岁到42岁这段的女同志,在单位是工作的顶梁柱,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么一种外在的环境,不允许她像年轻的时候那么随心所欲了,年轻的时候她愿意发脾气就发脾气,她能够宣泄,到了这个时候她不能逮谁跟谁发脾气,回家上边有老下边有小,她想发脾气也发不出去,于是长期形成了一种淤滞的状态,而这种长期淤滞的状态是女同志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就是肝经所通过的这些部位出现疾病的重要情况,所以这种情况就使我们看到了情绪和人的身体之间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总之你要把这个情绪发泄出去,你发泄出去以后,这样的疾病发病规律就好了,你一个人首先要相信自己,别相信医生,您要全靠着医生的话,病重了不行了需要医生帮你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自我精神的调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记住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每个人都有的,你不要说我什么情绪都没有,不可能,但是一定要记住,为什么叫调情志呢,一定不要过度,只要不过度你就不会五内俱焚。
这些是七情,六欲是什么呢,欲其实就是我们的欲望,欲望集中来看一看,欲望中两个最重要的,孔子说过,饮食男女者,人之大欲也,欲就是欲望的含义,情是内在的表现,欲就是人本能的欲望,在这个欲望中最主要的欲望是饮食和男女,就是我们的饮食文化和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道理,是要有度,因为情志常常是欲望在人身上的一种反应,您的欲望达不到的时候就回生起,他们之间是有相关性的,但又不完全一样,欲望中带有很多行为上的东西,但是情志上常常不仅仅是行为上的东西,是个心理上的东西。
孔子讲了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什么,就是到50岁你就应该把握住拟人生的规律了,你把握了人生的规律,你心里就会心安理得,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我相信慢慢慢慢的就能做到,这是一个修养的过程。《黄帝内经》里讲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第二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第三句话叫做精神内手,病安从来。如果你的精和神都处在一种内里协调状态的时候,疾病就找不着你
说到养生,很多朋友马上就会想到比如说吃些什么对自己特别好,或者进补什么样的药物对自己好。可能很多人往往忽略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的心情,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那么这些情绪和我们人的健康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中医文化如何认识情绪与人体、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如何调情志进行养生呢?
今天要讲的是调情志,因为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不仅仅是研究病人,跟西医不太一样,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个圈是自然圈,比如春夏秋冬,中医经常讲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时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社会圈讲的是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人的生命之间,健康之间有什么有机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的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产生疾病。
中医在讲到社会这个圈的时候,就讲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讲到这个圈的时候,非常强调七情和五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说七情五脏到底有一个什么关系,我们说喜就是高兴,喜和心气相通,怒和肝气相通,悲和肺气相通,思和脾气相通,恐和肾气相通,用中医的话讲,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思就是思虑了,肾主恐,肺主悲,这么讲大家可能觉得很茫然,我们的中医很多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的七情和五脏之间密切相关。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是月经前后期特爱生气,因为女同志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月经要来时和来月经中间,由于血往下行,血行于下,气浮于上,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爱发怒,所以我希望女同志在月经来前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也不要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你的心理状态。时间长了都会造成疾病。我常常跟很多女同志说,我说你要是跟你先生吵了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再走,别气你一半你先生就走,回来还得接着打,为什么呢,因为是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怒气满胸的时候,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个时候他就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发泄不出去就淤滞在里面了,淤久就会化热,回来就会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出来了,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之间是金和木的关系,他们俩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马上大哭一场,哭完了马上觉得舒服了。
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所以你无缘无故觉得这段时间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给你调一调肝,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刚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检查说你没病,比如说有的人生气以后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晕,到医院去检查说你没事儿,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吃一点平肝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它就过来了。
心主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心花怒放,我们也很多老年人,说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孩子都回来特别高兴,哈哈一笑他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一件好事,而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好事。
脾主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他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是比较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比如我们有很多司机,开长途车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汽车座上一坐,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他的血老往上走,吃进去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病就出来了,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悲主肺,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林黛玉肯定是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的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跟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个肺癌的老先生,他说大夫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特别想哭,我说这是因为你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的情绪有直接关系的。
恐伤肾,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那人给吓死了,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俗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其实这个人要被枪毙的人怎么大小便都失禁了,因为肾是控制二便的,当你过度恐惧的时候,你的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这样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了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息相关的。我们看到历史小说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你看王熙凤,王熙凤为什么得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姓名,她对谁都算计着呢,最后老天爷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你看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静了,他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他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情志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中医说你如果一动心则“五内俱焚”,实质上你内里的脏腑的状态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就是疾病,就会影响你的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人的七情,一定要记住,不可过度,那么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情绪突然间出现最大改变的时候,其实就给了你的信号,告诉你你可能内里的脏腑有不调的地方了,就需要加以调整,防范于未然。
现在饮食都好了,但是疾病的发病率却变高了,疾病种类也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自觉不自觉的精神压力变大了,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营养条件比咱们那时候好多了,但是他们的身体状态却比我们差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那种精神上的压力,比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大,所以调节情志的问题,现在也日益突出的提到我们议事日程上来了。
我们有很多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其实严格的讲话有三种原因造成,第一个是吃出来的,天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鸡腿,你消化不了,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在体内就形成了热,第二个病因就是瘀出来的,就是郁闷,现在我们有很多人,你看他的饮食还好,但是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处在一种淤滞的状态下,淤久就化热了,就使得你的代谢出来问题了,所以我说我们有很多年轻的糖尿病病人,不是吃出来的,是淤出来的,是郁闷的结果,使得气血不能正常流动,这样的话时间长了淤久就化热了,糖尿病在中医叫消渴病,为什么消渴,就是因为它里面形成了一种热,这种热打乱了他身体内的平衡。
中医讲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中医的文化中说心之官则思,心主神明,很多西方的同志也跟我说,说中国人太笨,明明思维是大脑出来的,你怎么说是心出来的,我说其实中国人一点都不笨,大家想一想,中国文化中他把人的形体和五脏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叫做体,一个叫做用,说五脏为体,头、四肢是用的部分,体的部分就是最基础的部分,是五脏,如果你五脏安和,你的血脉就运行,体的这部分里面非常重要讲到心主神明,我们思想的思字是什么字,上面是一个田字,下面是心字,这是我们汉字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隶化以后的字,在我们上古的时候,上面的田字不是个田,它是囟的囟字,大家都知道小孩这儿不有一囟门吗,这个地方叫做囟,下面是心,囟代表头,心代表这儿,就是人的思维是这儿和这儿结合起来的产物,我常常跟他们说,我说中国人认为头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说这个人做了坏事,中国人处理这个人的时候,是砍脑壳,不是扎心脏,因为坏事是这儿做出来的,不是这儿做出来的,我们所产生的这些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跟脑袋有关系,跟心也有密切关系,如果你觉得情绪有的时候心不觉得堵得慌,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觉得心堵得慌了,中医说你的病就重了。大家想想,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不是脑袋难受,是心难受,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我们说心主神明的重要作用,那些老中医曾经跟我讲,说养生有一个秘诀,叫勤动脑体不动心,脑袋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这些东西因为是用的范畴,所以你不用它就会坏,所以脑袋要经常用,四肢要经常用,要勤动脑体不动心,心不要动,我们去看一看凡是长寿的老人,思维都非常清楚,他天天都在读书看报,而且经常出去活动,因为人老腿先老,四肢如果不运动时间长了四肢就开始衰退了。我发现有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他退休以后他觉得这回可享福了,一天傻吃闷睡,他那脑子越不用,他的记忆力就越差,所以我认为脑和体这两部分一定要用,但是心不能动。
刚才我讲了正常人的情志和五脏之间是休息相关的,而且情志上长期异常对五脏会造成一种病态,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勤动脑体不动心呢,不是什么事儿都不做,而是要正确的去对待人生,中国文化是很有人性的文化,大家都知道,舍得舍得,得失得失,舍了才会得,舍跟丢不一样,丢是不情愿的,舍是情愿的,所以如果你在你自己的一生当中,对待你的财富,对待你的事业,你对得失和舍得,能够正确的把这两个关系摆好的话,你的心理就非常平稳。考虑问题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这件事儿吃饭也想着,睡觉也想着,觉得舍不了放不下的时候,这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动心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做到勤动脑体不动心。
有很多年轻人跟我说,说我很难做到不动心,你想我天天在工作,我一天到晚不想事儿能行吗,我说老子有一句话叫做无为则无不为,无为不是不做事,世界上没有不做事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无为实际上它的真实含义是无妄为则无不为,如果大家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子《道德经》,他的一部经书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事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报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这个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人,比如我当医生,我要把握的是当医生看病的规律,你是经商的,掌握商业的规律,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其实你就是得道之人,就是你把握了你要做这件事情的规律,不只把握了这个规律,既要把握了规律,又能够把握你现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在规律的哪一个点上,如果这个点就是春天这个点的话,那你就别想着马上收成,因为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天,如果现在这个点就是秋天这个点的话,你得赶快收成,要不然还有一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讲说无为则无不为,实际上就是无妄为则无不为,如果你把我了你所这件事物的规律,你又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的点,看似无为实有为,看来你没做事,其实你的事正是按照这个规律在向前发展。
我见过很多长寿的老同志,你问问他,他最大的养生秘诀是什么,是放得下,就是他不为世事所累,这种心态我觉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经过了多少人生的苦难,他之所以能够长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得下,看得开。
人的一生里面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就是青春期,一个就是更年期,青春期和更年期,我们知道十四五岁的时候,他随着气血越来越旺盛,这时候全身的脏腑进行一些重新的组合,这个组合是为了适合特青壮年的状态,这时候,由于他气血越来越旺盛,常常就会出现很多情志上的病,我们常常说青春期的抑郁症,我临床上看见的十七八岁的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女孩子多一点,他妈来了说也不睡觉,心烦,易怒,甚至要送精神病医院了,这时候千万不要把这样的孩子送到精神病医院去,因为他的气血越来越旺盛,重新组合的时候,他的情志得不到一种控制,这时候需要调整,而不是治疗,如果这时候就把他当做精神病去治的话,会把好人治坏的。这个时候你只有通过很好的调整他的状态,化痰、清热、凉血了,用中医这种方法度过了这个青春期就好了。
很多男同志说女同志有更年期,其实不对,男同志也有更年期,但是他们两个的更年期时间不一样,女同志从45岁到55岁,她以49岁为主轴,男同志是以56岁为主轴,就是从50岁到60岁这个阶段是男同志的更年期,男同志是八年转一圈,转得慢,女同志转得快,七年转一圈,女同志35岁相当于男同志的40岁,女同志的42岁,相当于男同志的48岁,更年期是什么,女同志随着经血越来越弱,全身也要进行一次重新的组合,这个组合的过程,就会出现很多情志上的变化,不止生理上出现变化,情志上也会出现变化,所以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的,更年期的抑郁症,有的女同志说,我们老头以前原来脾气特好,怎么最近见什么就发脾气,这就是由于他身体的变化影响到他的情志了,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加以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注意的话,那你这个问题就麻烦了。我跟西医很多朋友谈过,他们也直言不讳的告诉我,没什么好办法,睡不着觉吃镇静药,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
所以我觉得在调情志的问题上,大家知道,情志和身体是直接相关的,当你情绪上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很好的调养身体,当你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情志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那么由于情志所造成的疾病,除去药物治疗以外,攻心为上,心病还得心来医,你把你的情志调整过来了,那么你的这种疾病治愈的机率就高了,单纯依靠药物,药物有作用,但是你吃完药之后过两天又郁闷起来了,就是说情志是需要自我调整的,如果你把自己的情志调到一种最佳的状态,你常常就可以减少疾病。
什么时候出现的疾病最多呢,我们发现从35岁到42岁这段时间,女同志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这一系列跟肝经直接相关的脏器,都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在35岁到42岁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出现呢,因为女同志以七为数的,在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56岁,女同志每一年转一圈,她28岁以前都在往上走,所以她28岁以前气血越来越旺盛,过了35岁再美的女同志皱纹出来了,为什么,阳明脉衰了,脾胃脉弱了,从35岁到42岁这段的女同志,在单位是工作的顶梁柱,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么一种外在的环境,不允许她像年轻的时候那么随心所欲了,年轻的时候她愿意发脾气就发脾气,她能够宣泄,到了这个时候她不能逮谁跟谁发脾气,回家上边有老下边有小,她想发脾气也发不出去,于是长期形成了一种淤滞的状态,而这种长期淤滞的状态是女同志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就是肝经所通过的这些部位出现疾病的重要情况,所以这种情况就使我们看到了情绪和人的身体之间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总之你要把这个情绪发泄出去,你发泄出去以后,这样的疾病发病规律就好了,你一个人首先要相信自己,别相信医生,您要全靠着医生的话,病重了不行了需要医生帮你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自我精神的调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记住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每个人都有的,你不要说我什么情绪都没有,不可能,但是一定要记住,为什么叫调情志呢,一定不要过度,只要不过度你就不会五内俱焚。
这些是七情,六欲是什么呢,欲其实就是我们的欲望,欲望集中来看一看,欲望中两个最重要的,孔子说过,饮食男女者,人之大欲也,欲就是欲望的含义,情是内在的表现,欲就是人本能的欲望,在这个欲望中最主要的欲望是饮食和男女,就是我们的饮食文化和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我觉得最根本的道理,是要有度,因为情志常常是欲望在人身上的一种反应,您的欲望达不到的时候就回生起,他们之间是有相关性的,但又不完全一样,欲望中带有很多行为上的东西,但是情志上常常不仅仅是行为上的东西,是个心理上的东西。
孔子讲了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什么,就是到50岁你就应该把握住拟人生的规律了,你把握了人生的规律,你心里就会心安理得,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我相信慢慢慢慢的就能做到,这是一个修养的过程。《黄帝内经》里讲了三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第二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第三句话叫做精神内手,病安从来。如果你的精和神都处在一种内里协调状态的时候,疾病就找不着你
rememberwyf2008-10-2820:31:08218.89.49.*举报要给我加分哦,我也是找了很久才找到的
说到养生,很多朋友马上就会想到比如说吃些什么对自己特别好,或者进补什么样的药物对自己好。可能很多人往往忽略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的心情,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那么这些情绪和我们人的健康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中医文化如何认识情绪与人体、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如何调情志进行养生呢?
今天要讲的是调情志,因为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不仅仅是研究病人,跟西医不太一样,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个圈是自然圈,比如春夏秋冬,中医经常讲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时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社会圈讲的是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人的生命之间,健康之间有什么有机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中医在养生中有一句话叫做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的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产生疾病。
中医在讲到社会这个圈的时候,就讲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讲到这个圈的时候,非常强调七情和五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说七情五脏到底有一个什么关系,我们说喜就是高兴,喜和心气相通,怒和肝气相通,悲和肺气相通,思和脾气相通,恐和肾气相通,用中医的话讲,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思就是思虑了,肾主恐,肺主悲,这么讲大家可能觉得很茫然,我们的中医很多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人的七情和五脏之间密切相关。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是月经前后期特爱生气,因为女同志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月经要来时和来月经中间,由于血往下行,血行于下,气浮于上,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爱发怒,所以我希望女同志在月经来前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也不要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你的心理状态。时间长了都会造成疾病。我常常跟很多女同志说,我说你要是跟你先生吵了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再走,别气你一半你先生就走,回来还得接着打,为什么呢,因为是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你怒气满胸的时候,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个时候他就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发泄不出去就淤滞在里面了,淤久就会化热,回来就会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出来了,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因为中医说肺和肝之间是金和木的关系,他们俩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关系。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马上大哭一场,哭完了马上觉得舒服了。
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所以你无缘无故觉得这段时间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给你调一调肝,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刚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检查说你没病,比如说有的人生气以后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晕,到医院去检查说你没事儿,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吃一点平肝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它就过来了。
心主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心花怒放,我们也很多老年人,说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孩子都回来特别高兴,哈哈一笑他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一件好事,而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好事。
脾主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他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是比较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比如我们有很多司机,开长途车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汽车座上一坐,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他的血老往上走,吃进去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病就出来了,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悲主肺,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林黛玉肯定是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的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跟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个肺癌的老先生,他说大夫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特别想哭,我说这是因为你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的情绪有直接关系的。
恐伤肾,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那人给吓死了,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俗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其实这个人要被枪毙的人怎么大小便都失禁了,因为肾是控制二便的,当你过度恐惧的时候,你的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这样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了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息相关的。我们看到历史小说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你看王熙凤,王熙凤为什么得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姓名,她对谁都算计着呢,最后老天爷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你看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静了,他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他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情志对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中医说你如果一动心则“五内俱焚”,实质上你内里的脏腑的状态就不平衡了,不平衡了就是疾病,就会影响你的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人的七情,一定要记住,不可过度,那么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情绪突然间出现最大改变的时候,其实就给了你的信号,告诉你你可能内里的脏腑有不调的地方了,就需要加以调整,防范于未然。
现在饮食都好了,但是疾病的发病率却变高了,疾病种类也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自觉不自觉的精神压力变大了,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营养条件比咱们那时候好多了,但是他们的身体状态却比我们差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那种精神上的压力,比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大,所以调节情志的问题,现在也日益突出的提到我们议事日程上来了。
我们有很多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其实严格的讲话有三种原因造成,第一个是吃出来的,天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鸡腿,你消化不了,吃进去的东西消化不了在体内就形成了热,第二个病因就是瘀出来的,就是郁闷,现在我们有很多人,你看他的饮食还好,但是他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大家都知道,处在一种淤滞的状态下,淤久就化热了,就使得你的代谢出来问题了,所以我说我们有很多年轻的糖尿病病人,不是吃出来的,是淤出来的,是郁闷的结果,使得气血不能正常流动,这样的话时间长了淤久就化热了,糖尿病在中医叫消渴病,为什么消渴,就是因为它里面形成了一种热,这种热打乱了他身体内的平衡。
中医讲情志中最主要的是心,中医的文化中说心之官则思,心主神明,很多西方的同志也跟我说,说中国人太笨,明明思维是大脑出来的,你怎么说是心出来的,我说其实中国人一点都不笨,大家想一想,中国文化中他把人的形体和五脏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叫做体,一个叫做用,说五脏为体,头、四肢是用的部分,体的部分就是最基础的部分,是五脏,如果你五脏安和,你的血脉就运行,体的这部分里面非常重要讲到心主神明,我们思想的思字是什么字,上面是一个田字,下面是心字,这是我们汉字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隶化以后的字,在我们上古的时候,上面的田字不是个田,它是囟的囟字,大家都知道小孩这儿不有一囟门吗,这个地方叫做囟,下面是心,囟代表头,心代表这儿,就是人的思维是这儿和这儿结合起来的产物,我常常跟他们说,我说中国人认为头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说这个人做了坏事,中国人处理这个人的时候,是砍脑壳,不是扎心脏,因为坏事是这儿做出来的,不是这儿做出来的,我们所产生的这些情绪变化,不仅仅是跟脑袋有关系,跟心也有密切关系,如果你觉得情绪有的时候心不觉得堵得慌,你的病就不重,如果你觉得心堵得慌了,中医说你的病就重了。大家想想,当你特别难受的时候,不是脑袋难受,是心难受,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我们说心主神明的重要作用,那些老中医曾经跟我讲,说养生有一个秘诀,叫勤动脑体不动心,脑袋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这些东西因为是用的范畴,所以你不用它就会坏,所以脑袋要经常用,四肢要经常用,要勤动脑体不动心,心不要动,我们去看一看凡是长寿的老人,思维都非常清楚,他天天都在读书看报,而且经常出去活动,因为人老腿先老,四肢如果不运动时间长了四肢就开始衰退了。我发现有很多老年痴呆的病人,他退休以后他觉得这回可享福了,一天傻吃闷睡,他那脑子越不用,他的记忆力就越差,所以我认为脑和体这两部分一定要用,但是心不能动。
刚才我讲了正常人的情志和五脏之间是休息相关的,而且情志上长期异常对五脏会造成一种病态,那么怎么才能够做到勤动脑体不动心呢,不是什么事儿都不做,而是要正确的去对待人生,中国文化是很有人性的文化,大家都知道,舍得舍得,得失得失,舍了才会得,舍跟丢不一样,丢是不情愿的,舍是情愿的,所以如果你在你自己的一生当中,对待你的财富,对待你的事业,你对得失和舍得,能够正确的把这两个关系摆好的话,你的心理就非常平稳。考虑问题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尽量果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你这件事儿吃饭也想着,睡觉也想着,觉得舍不了放不下的时候,这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动心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做到勤动脑体不动心。
有很多年轻人跟我说,说我很难做到不动心,你想我天天在工作,我一天到晚不想事儿能行吗,我说老子有一句话叫做无为则无不为,无为不是不做事,世界上没有不做事天上掉馅饼的事儿,无为实际上它的真实含义是无妄为则无不为,如果大家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话,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子《道德经》,他的一部经书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事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报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什么,这个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人,比如我当医生,我要把握的是当医生看病的规律,你是经商的,掌握商业的规律,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其实你就是得道之人,就是你把握了你要做这件事情的规律,不只把握了这个规律,既要把握了规律,又能够把握你现在做的这件事情,是在规律的哪一个点上,如果这个点就是春天这个点的话,那你就别想着马上收成,因为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天,如果现在这个点就是秋天这个点的话,你得赶快收成,要不然还有一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讲说无为则无不为,实际上就是无妄为则无不为,如果你把我了你所这件事物的规律,你又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的点,看似无为实有为,看来你没做事,其实你的事正是按照这个规律在向前发展。
我见过很多长寿的老同志,你问问他,他最大的养生秘诀是什么,是放得下,就是他不为世事所累,这种心态我觉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经过了多少人生的苦难,他之所以能够长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得下,看得开。
人的一生里面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就是青春期,一个就是更年期,青春期和更年期,我们知道十四五岁的时候,他随着气血越来越旺盛,这时候全身的脏腑进行一些重新的组合,这个组合是为了适合特青壮年的状态,这时候,由于他气血越来越旺盛,常常就会出现很多情志上的病,我们常常说青春期的抑郁症,我临床上看见的十七八岁的不管男孩子女孩子,女孩子多一点,他妈来了说也不睡觉,心烦,易怒,甚至要送精神病医院了,这时候千万不要把这样的孩子送到精神病医院去,因为他的气血越来越旺盛,重新组合的时候,他的情志得不到一种控制,这时候需要调整,而不是治疗,如果这时候就把他当做精神病去治的话,会把好人治坏的。这个时候你只有通过很好的调整他的状态,化痰、清热、凉血了,用中医这种方法度过了这个青春期就好了。
很多男同志说女同志有更年期,其实不对,男同志也有更年期,但是他们两个的更年期时间不一样,女同志从45岁到55岁,她以49岁为主轴,男同志是以56岁为主轴,就是从50岁到60岁这个阶段是男同志的更年期,男同志是八年转一圈,转得慢,女同志转得快,七年转一圈,女同志35岁相当于男同志的40岁,女同志的42岁,相当于男同志的48岁,更年期是什么,女同志随着经血越来越弱,全身也要进行一次重新的组合,这个组合的过程,就会出现很多情志上的变化,不止生理上出现变化,情志上也会出现变化,所以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的,更年期的抑郁症,有的女同志说,我们老头以前原来脾气特好,怎么最近见什么就发脾气,这就是由于他身体的变化影响到他的情志了,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加以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问题都不注意的话,那你这个问题就麻烦了。我跟西医很多朋友谈过,他们也直言不讳的告诉我,没什么好办法,睡不着觉吃镇静药,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
所以我觉得在调情志的问题上,大家知道,情志和身体是直接相关的,当你情绪上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很好的调养身体,当你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情志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那么由于情志所造成的疾病,除去药物治疗以外,攻心为上,心病还得心来医,你把你的情志调整过来了,那么你的这种疾病治愈的机率就高了,单纯依靠药物,药物有作用,但是你吃完药之后过两天又郁闷起来了,就是说情志是需要自我调整的,如果你把自己的情志调到一种最佳的状态,你常常就可以减少疾病。
什么时候出现的疾病最多呢,我们发现从35岁到42岁这段时间,女同志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这一系列跟肝经直接相关的脏器,都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在35岁到42岁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出现呢,因为女同志以七为数的,在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56岁,女同志每一年转一圈,她28岁以前都在往上走,所以她28岁以前气血越来越旺盛,过了35岁再美的女同志皱纹出来了,为什么,阳明脉衰了,脾胃脉弱了,从35岁到42岁这段的女同志,在单位是工作的顶梁柱,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么一种外在的环境,不允许她像年轻的时候那么随心所欲了,年轻的时候她愿意发脾气就发脾气,她能够宣泄,到了这个时候她不能逮谁跟谁发脾气,回家上边有老下边有小,她想发脾气也发不出去,于是长期形成了一种淤滞的状态,而这种长期淤滞的状态是女同志甲状腺、乳腺、卵巢、子宫,就是肝经所通过的这些部位出现疾病的重要情况,所以这种情况就使我们看到了情绪和人的身体之间有着更密切的联系,总之你要把这个情绪发泄出去,你发泄出去以后,这样的疾病发病规律就好了,你一个人首先要相信自己,别相信医生,您要全靠着医生的话,病重了不行了需要医生帮你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自我精神的调养,是至关重要的,你记住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每个人都有的,你不要说我什么情绪都没有,不可能,但是一定要记住,为什么叫调情志呢,一定不要过度,只要不过度你就不会五内俱焚。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十分重视健康。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小孩,见了保健品趋之若鹜,而且很多广告不负责任地在那里大肆吹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人剥你一块钱,那12亿有多少?而我们那么多中药、很多古人留下的成方,如乌梅丸,很好的方子却没人做。
什么是药?为什么中医叫做“药”?不叫“勺”,不叫“饭”?我认为,药好比是开门的钥匙,门打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你要用钥匙把它打开。人得了病就是你这门打不开了,假如那门本来是通的,你没完没了地用个钥匙去捅那个门,把一个好门也会捅坏的。中药也有毒性,这毒性是它的偏性,不是说吃了它就是毒。砒霜能毒死人,但是砒霜仍然是一味中药,关键看你怎么用。按照中医的理论,中药不叫药理,叫药性。药性包括:它长在什么季节,生在什么地域?它是根茎叶花、谷物茎食?它是什么形态、什么质地、寒热温凉什么性、升降浮沉什么作用?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你把中医的理论学好了,随手拈来全是药,因为大自然赋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你看绿豆、黑豆、黄豆,都是中药。
因为我是中医,我女儿从来没有打过针,也没有打过点滴。她在上五年级时曾有过一次食物中毒。那天她回家就告诉我肚子痛、发烧。我给她量体温37.5℃,她说全校400多个学生食物中毒,周围医院全住满了。我就煮了一锅绿豆汤,放点盐和糖,告诉女儿说,你现在开始别的不要吃,渴了就喝汤,饿了就捞那绿豆,从头天晚上的7时到第二天下午的3时,拉了11回,最高体温38.5℃,下午就好了!学校放假一个星期,她玩了6天,只病了一天。绿豆的皮是绿色可入肝经,具有很强的解毒作用,尤其是解食物之毒;里面是黄的,黄的健脾胃。她腹泻就是由于体内酸碱体液平衡失调,加点糖、加点盐就是葡萄糖、盐水,为什么非要吊进去?能喝就让她喝。
作为中医大夫,你一定要认认真真研究每一味药的药性,你才可能去正确用药。而不是研究这个药里有什么成分,那是西医解决的问题。现在许多中医大夫开方子拿着化验单看,哪个能降转氨酶,那个方子里肯定有;哪个动物实验能抗病毒,那个方子里也肯定有。西医看的是病,中医看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西方医学拿化验单做参照系数,中医大夫拿天地人做参照系数。《黄帝内经》讲:“不知年之所加,气之所宜,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你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不知人事,能当什么中医大夫?
找我看中医的女同志很多,问她年龄,我是看她处在哪一期的哪一个段上,这个段的正常状态是什么,她的状态和正常状态有什么区别,这是中医大夫的理念,是决定使用中药的关键。如果你的这些理念建立不起来,那你这中药没法开。而我们现在危险在什么地方呢,中药西药全在乱用!我发现,抗生素使用越多的小孩,到成年时候发病机遇就越高。西药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西医看病其实很负责,也写得很清楚,这个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副作用是什么,可能伤害肝脏或是肾脏。西医用这些药是慎之又慎的,而我们有些大夫是没办法了就随便开药,甚至中医也随便开西药。女同志不来月经,就是大黄蜇虫丸,结果是杀人不用刀。
我曾对卫生领导部门的同志说,你们去调查调查,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白血病,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十六七岁得白血病?你们应该调查这些白血病人小时候使用抗生素的几率。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张三喂完李四喂。我对家长说,孩子还小,脾胃功能调整能力弱,你却把什么东西都给他吃,惟恐他不胖。其结果是什么呢?进去了不能运化,里面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内热的环境。如果他里面是凉水,对外面就不敏感了;如果里面已经变成了热水,毛孔打开了,外面稍微受点风,就感冒发烧了,一发烧就肺炎,打针或吃抗生素,越吃那脾胃越不痛快。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滥用抗生素后,药的作用很明显,烧退了。但由于机体的调整能力很差,排毒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体内就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储存下来。到了青春发育期需要调动起来的时候,隐性的问题出现了,这时候找谁打官司都不行,只能自认倒霉。所以我建议十几岁、二十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慎用西药,起码在中国这个环境里,还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一定要慎用。因为你的解毒能力、排毒能力、调整能力都减弱了。
吕正操将军今年是100岁,他的女儿跟我同岁,是协和医大毕业的。吕正操将军在近几年每个月都发烧,一发烧就送到301医院,到那里什么好的抗生素都用,后来他女儿请我给她爸看病。我说从中医看,是肺热喘咳,我用中药给他调理,近两年他几乎没有进过医院。他女儿跟我说,之所以请你来就是害怕我爸被那不断升级的抗生素给打死!我的体会是: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常常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就肺热喘咳,在西医的病理学上你找不出来,但人家吃完中药就好了。西医有西医的很多长处,但对中医来讲,你对你自己的长处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既不能乱用西药,更不能乱用中药。
有的患者来找我看病,说是肝炎,您能不能用点中药把病毒去掉。我说你要让我用哪味中药来杀死病毒,那你找西医去。我的办法是改变你体内病毒在这生存的环境和条件。中老年朋友你一定要谨慎使用药物。有人说中药也有副作用,可不是,那个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吃完了就得了肾病了。那不是关木通的问题,那是因为那大夫把龙胆泻肝丸让你没完没了地吃出来的。偶尔吃一次,有清利湿热的作用。所以对药物不要那么迷信。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樊正伦教授的健康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