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慎吾老师谈《伤寒论》原文顺序

  吾师对研究《伤寒论》积数十年之经验,对《伤寒论》原文顺序主张不能随意变动,尤其对初学者更应如此。老师认为体会《伤寒论》的精神,在于“辨脉证并治”之中,条文与条文之间也存在着辨证论治的精神,若是割裂篡改,则失经旨(如果是专门研究原文中某一类证,或是类似条文、方剂对比可以移动,与此精神并不悖谬)今对条文顺序之间的辨证意义举一例来说明。

  老师在讲到桃核承气汤时说:“新瘀血证似少阳。”讲到抵当汤时说:“久瘀血证似阳明”。若仅以原文字面来看,并不含有此意,但从条文顺序及临诊所得即可验证。

  从原文96条至109条,主要讲的内容是小柴胡汤证及其病机、加减方证,及其与脾胃的关系。但在其间106条却是桃核承气汤证,一般认为,小柴胡汤证是讲少阳气郁化火疏机不利证,桃核承气汤是血热互结血瘀证,两者有气血的关系。

  但验之临床,血热初结除有少腹急结、如狂等症外,常可见到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等症。热入血室者,还可见到往来寒热,临床很难区别两者的不同。

  发病之初,恶寒发热、胸胁苦满、面微红赤、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其脉弦、滑、数,其月经已两月余未行,妊娠试验为阴性。

  当时因病人言其气郁所得,很自然地诊断为少阳气郁不舒之证,而用小柴胡汤加味,连服6剂不愈。

  而请教吾师,当即提出诊断有误,主要是忽略了月经两月余未行,是併月?是妊娠?是更年期综合征?有否腹诊,皆未认真考虑。

  经老师详细诊治,除有类似少阳证外,不能忽略少腹急结证,此为气滞而血瘀的新瘀血证。即处方用桃核承气汤,连服数剂后而愈。

  吾师言:“此条文放在此,仲师意是少阳证与桃核承气汤证作比较的,不仅有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之差,其他证不言,此为无字之中求之。”新瘀血证似少阳,根据此临床表现,笔者后来治过多例脑震荡后遗症病人、胸外伤病人,除有特殊头痛、胸痛外,临床亦常见少阳之证。

  抵当汤在太阳中篇其见证有:少腹硬满、身黄、有热等证,惟独在阳明篇论述“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善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挡汤下之。”久瘀血证很类似阳明证,但发热而不恶寒,有热少腹硬满、身黄等证尽管相似,仍有区别,在其人善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

  久瘀血证放在阳明篇是为与阳明痞病燥实证作比较,同时有病在阳明气分及血分之区别。

  在《伤寒论》中之新、久瘀血证,皆为阳热之证,虚寒者不属此范畴,由以上举例不难看出《伤寒论》条文排列顺序仍不离原宗旨——辨脉证并治。

  本文摘自《当代中医名医名家医话》,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志洁。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陈慎吾老师谈《伤寒论》原文顺序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