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相关工作,10月30日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网络舆情信息中心、公安局、商务局联合开展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执法检查。
本次行动通过结合日常监管执法、投诉举报工作,确定重点检查对象。共出动执法人员16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10家次,检查要点包括无证经营保健食品,超范围、超期限经营活动,食品标签、广告、虚假宣传(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传销和非法直销、非法添加药物和其他非食用物质等违规行为。检查过程共发放宣传手册200多份。除此之外,还开展了保健食品监督抽检,抽检的项目涉及减肥、提高免疫力、补钙、补铁补血功效的保健食品。
举办了保健食品“五进”专项科普宣传及《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宣贯,本次行动共发放宣传手册2000多份,并现场答疑解惑,大大提高了活动对象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
充分利用12315热线互联网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9月份以来,受理和处理保健食品类投诉5件,办结率100%。
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大对保健食品行业清理整治力度,严厉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2017年9月4日,由国务院食安办部署,新一轮全国性的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动拉开大幕。此次整治不仅层次高,力度也大——将持续一年,可见中央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不过,从媒体的反应来看,似乎对这类新闻已经不太敏感。这也不奇怪,因为保健食品整治工作已经是“经典剧目”。
这则新闻的奇妙之处在于,可能除了主要监管部门有变化,其它内容作为今年的新闻来看一点也不违和。中国的保健食品正式纳入制度管理已经20年,而“虚假宣传”等问题似乎也伴生了20年。20年里,不知道各届政府“联合整治”过多少回,发过多少文。
显然,你不能说这20年里政府主管部门的整治力度不够,同时,20年里监管机构调整过、监管方式调整过、法规修订过,但回头来看,它们对解决虚假宣传并不是很奏效,说明这可能不是关键原因。
如果从面上来说,会比较容易“看见”打击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一些“短板”,比如案件众多,有些还很隐蔽,但执法人员、资源其实是远远够的。然而,这并不能怪执法人员太少,应该说是案件太多。另外,我们也知道,整治保健食品的工作涉及卫生、食药监、工商、广电总局等多部门,这几部门一直存在职责错位、协作不好的问题,但这个也是可以调整的。
因此,我们应该换一个表述方式: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问题,不是监管不好、整治不好的问题,完全是它太太太太太多了!多到就像雨后春笋,靠人力已经“按不住”了。
这是个十分有趣,也挺烧脑的问题。诚然,中国的保健食品企业非常多,按照官方数据,目前中国保健食品产值超过3000亿元,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约600多万,发出去的批号有1.6万个。诚然,如果大部分企业都守法的话,企业数量多也不意味违法案件一定多。
实际情况是,不仅“不正规”的企业在违法宣传,正规保健食品企业也有很多存在夸大、虚假宣传现象,只不过“不正规”企业往往同时存在非常生产或经营问题。比如,2014年媒体曾报道,“国家药监总局严打保健食品违法行为,5个月立案上万起”,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我们通常只说这些“违法宣传”的企业没有守法意识,或者道德败坏之类,然而,为什么整个行业“风气”都这么不好呢?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企业只有靠“违法宣传”产品才有人买,或者说产品才卖得出去。
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和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是不重合的。根据中国的法律,保健食品是介于药品和普通食品之间的,药品是治病的,而普通食品是提供人体必须的营养、能量的,但“保健食品”是什么呢?在药品和普通食品之间,到底有没有存在这么一大类“东西”的空间呢?
监管部门给保健食品制定过一系列功能目录,这些功能声称看似能“诠释”保健食品的空间和地位,但仍然是存在疑惑的。保健食品中大致可以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其它功能食品,营养素补充剂就是补充维生素、钙、铁之类,这部分现代医学、营养学研究得很多,补多补少、起什么作用大家好理解,分歧不多。
但是,其它功能食品的科学基础差异就很大,可能有些证据多一点,而有些声称其实证据并不那么充分,比如延缓衰老这类,恐怕大部分都是“理论推测”居多,甚至理论都靠不住。
更有趣的是,有些功能声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理解准确”是非常困难的。比如说改善记忆、改善视力,请问怎么叫“改善”了?是做个检测还是个做个量表?老百姓能像治病一样知道自己“改善”了吗?
毋庸讳言,消费者心中想要的“保健食品功能”,其实就是“药品”或“医疗”无法覆盖或“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的那一部分。因为药品和医学都不是万能的,总有无法治疗、治疗效果有限、治疗起来很麻烦的地方,而对于消费者或患者来说,他有对医学不了解的时候,有想实现一些天真目标的时候——比如延年益寿、起死回生、貌美如花或性能力强劲,而现在又不流行“跳大神”了,那么寄希望于“保健食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保健食品”更像是一些消费者心中的“替代医学”。
我们稍微观察下就知道,所谓“夸大、虚假宣传”之所以屡禁不止,不就是因为它投消费者所好吗?几个消费者上当,可以说是“骗术高明”,一个群体都如此,说明那些“夸大的、虚假的宣传内容”其实就是消费者所要的东西,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一方面,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支撑,另一方面,就算是这点“地位”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心理所需。那怎么办?当然就得突破法律圈好的那点“地位”,毕竟需求就是市场,就是钱。所以,夸大、虚假宣传就不足为奇了,把药品偷偷加到保健食品中也是这么来的。保健食品乱象,还真的是厂家和消费者都脱不了干系。
如果说得再残酷点,当保健食品企业都守法了,就老老实实地告诉消费者“调节免疫”就是“调节免疫”,治不好老年人的风湿、便秘,也治不了年轻人的青春痘,情况会怎样?恐怕行业的产值要打一个折扣了。
往回说,药品和食品之间到底有没有空间,或者这个空间能否支持一个产品大类,一直是学术界对“保健食品”概念产生争执的源头。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修订之时,就有人大代表、学者建言取消“保健食品”的概念,虽然最后“保健食品”还是作为特殊食品获得了法律地位,但无疑也是在延续着这个监管上的巨大难题。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现在基层执法人员是在为立法人员背锅。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产品——多不管有没有保健食品批号,都会去宣传功效、疗效,而且消费者还信?这或许跟保健食品原料中采纳了大量“药食同源”的东西有关。但是,为什么“药”“食”两用的东西,做出来的产品不是“药”和“食”,而是“保健食品”?更不用说,“药”和“食”为什么又可以集于一身?“药品讲究剂量而食品不限制“剂量”,这种矛盾又是如何调和的?如此重要的问题,甚至都没有在公开场合认真讨论过。
这些矛盾的地方,其实在保健食品诞生的那天就已经存在了——当它还叫做滋补营养品时,我们可以回想下那些知名品牌,从最早面市的太阳神、娃哈哈,到后来的中华鳖精、延生护宝液、昂首一号,它们都是怎么出炉的?科学证据坚实吗?它们的声称都靠谱吗?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认真反思过这个行业存在的“先天不足”问题。在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认知、经验问题,而今天仍然不面对,那是勇气问题。
可以举一个例子,如今通过生命科学研究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已经明确知道冬虫夏草中不具备“虫草素”,但还是有很多厂商以“虫草素”为噱头宣传虫草的功效。而当媒体曝光这一问题时,行业内不是做检讨,而是在内部会议上,集中批评那位把“冬虫夏草不含虫草素”的信息披露给媒体的研究人员,而且是一位院士带头发难,行业的“心态”可见一斑。
在诸多深层问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夸大、虚假宣传”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那一部分。此时,又想起本人很尊重一位医学专家说的话:保健食品和科学基本没关系,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市场行为”。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福建南安开展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