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建议春季这样养生

  2月4日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春季养生该注意哪些问题?和冬季养生有何区别?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健康中国建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生保健是最积极的预防疾病的方法,而节气养生尤为重要。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物候特征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节气养生能有效预防疾病,注重春季养生,对中老年人防御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张伯礼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也是中医药科学界心脑血管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在他从事中医临床、教育、科研工作近50年中,对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中风、痴呆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成果丰硕,共获包括国家科技一等奖在内的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培养博士后、毕业博、硕士研究生230余名。曾获全国优秀员,何梁何利基金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突出贡献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吴阶平医学奖等荣誉称号。

  张伯礼工作非常繁忙,年已古稀却每天都是精神抖擞,精力充沛,每周仍坚持出3个门诊。谈及中医养生的话题,他如数家珍。他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中表示季节物候变迁的特定时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医讲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谐,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调整作息,以维护健康。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组织的机能活动都受节气变化的影响,注重节气养生,可以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可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张伯礼对记者说。他特别强调利用媒体传播节气养生的重要性。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自觉,做自觉健康的主人。让公众了解节气养生知识,知晓并实践和每个节气相关的养生理念,不仅有益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也有益于提高市民健康素养,乃至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伯礼介绍,中国传统以节气中的“四立”为四季的起点,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立春这一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气候会转暖,此时阳气生发,万物生长,易使人肝阳上亢,容易出现上火、口鼻干、嗓子发干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舌和口腔溃疡,眼睛发红等。由于人们冬令进补,厚衣被,少活动,加上室温高,形成人体内热郁积。春季阳气升腾,会诱发内热的郁发,进而引发上述症状。

  张伯礼说:“所以春天养生防病十分重要,要特别注意。春季少食用羊肉、海鲜等发性及高热量油腻食物,多吃清淡的绿叶蔬菜、新鲜水果,适量食用鱼肉,鸭肉等食物,通过饮食来清理内热,同时要适当多饮水。”有的老年人常感到口干,喝了很多水还不解渴,并不是体内缺水了,是口腔唾液腺退化萎缩造成的,此时可以口含水,徐徐咽下,或者把萝卜,梨,藕切成片,放在嘴里含着,达到滋阴清热的作用。春天属木入肝,肝喜酸,肝气阳发,所以要少吃酸多的东西,酸助肝,使肝气更旺。通过辛甘之味益肺健脾,可以抑制肝气过于升发,多吃益肺气的食物,如银耳、萝卜、荸荠、柑类食品,养阴清肺润肺。

  张伯礼强调,立春后要适当增加运动,包括太极、体操、爬山、游泳和散步,伸动肢体的活动要多做,有益于气机疏泄。人春季易有春困感觉,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也就是春躁,这时多吃些绿叶蔬菜,多喝花茶,疏肝解郁,可以调整为早睡早起,会对振作精神带来好处。

  张伯礼提醒市民,春天病毒更加活跃,易发感冒、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故应少到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坚持开创换气,让居室空气流通,感冒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症,这时的用药也应合理,不要盲目轻易停药和减药,春暖乍寒,血压会出现波动,这时因停减药也会诱发心绞痛,也会诱发中风,所以这种情况下更要慎重停减药。到了四五月份,天暖和以后,根据病情再考虑停药或减药,则更安全。

  张伯礼作诗一首送给市民:养生保健治未病,顺应节气天人承。理念先进要实践,融入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无模式,油盐酒茶有限行。早睡少餐七情和,贵在自觉健康风。

  李鸿忠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对大会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向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代表致以感谢和敬意。他说,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提神鼓劲、风清气正的大会,充分体现了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成果。【详细】

  会议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创新竞进,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新时代宏伟蓝图而不懈奋斗。【详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建议春季这样养生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