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庆《唇典》,《收获》2017长篇专号(春卷)、作家出版社2017年7月版
3. 张翎《劳燕》,《收获》2017年2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
2018年1月7日,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在江苏兴化揭晓。迄今为止,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已持续进行十八届。
2018年1月23日,中国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举办第十四届《当代》长篇小说论坛。活动前,经由评论家、学者、作家以及各省区市作协、媒体和出版单位推荐、投票,选出21部备选参考篇目,并组织了读者线上投票。论坛现场由专业评论家和书评人组成的评议委员会对21部参考作品做简短评价,而后进行现场投票。分别统计专家评议人、评委会及网络票数,按照比例相加后得票前五名成为2017年度五佳作品,其中得票最高者成为年度最佳作品。
2017年11月26日上午,由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17)举行了终评活动。十五部初评阶段入围的本年度优秀长篇小说,在历时半个月的读者网络投票之后,由专家评委团现场进行终评投票,最终决出了本年度五部金榜作品。
9. 张翎《劳燕》,《收获》2017年2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
5. 黄灯《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台海出版社2017年3月版
7. 云也退《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版
9. 费振钟《兴化八镇记录:乡镇社会的解体与重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9月版
10. 裘山山《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版
2. 《兴化八镇记录:乡镇社会的解体与重建》费振钟 340票 16.39%
纪红建《乡村国是——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纪实》,《中国作家·纪实》2017年9期
乔良《疼痛,是中国军人留给对手的永久记忆》,《解放军文艺》2017年10期
“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文学作品排行榜,自1997年开始举办,2007年之前每半年一评,之后一年一评。迄今已经举办了29届,共评选上榜作品583篇。此次上榜作品经过二十余位专家和多家文学选刊推荐,之后由《北京文学》组织编辑和专家在认真审读之后投票选出。
7. 杨晓升《病房》,云南“大益文学”书系第二辑《城》,漓江出版社2017年2月版
16. 杨遥《在那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创作与评论》(上半月)2017年10期
二、相比较而言,由于笔者更加关注长篇小说这一文体,所以,关于长篇小说的排行可能更具说服力一些,中短篇小说,阅读数量有限,仅供参考。
——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
阿乙这些年身体一直不好,在与病魔抗争和创作中,精心创作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宏阳喝醉后回到家,跟妻子说明早九点叫醒他。次日晨,他妻子发现他把自己喝“死”了。小说通过对一场仓促、敷衍的葬礼的讲述,回溯了宏阳——一名曾被简单认为只是亡命之徒的文盲——如何利用自身的暴力优势和必要的诈术,成长为镇上闻人的经历。在这个人身上,没有爱情、信仰、义气和亲情。小说通过他,对逐渐消失的乡村及其人物进行了“阿乙式”的思考。
梁鸿写了很多部非虚构作品,这是第一部小说。讲述了梁光正,在一个充满饥饿、批斗和动乱的年代里,拥有瘫痪在床的妻子、年幼的四子、一两个情人、四五个继子和用不完的热情。他一厢情愿地将这些“家人”捏合在一起,并全力爱他们,在养家糊口的路上意气风发地狂奔、头破血流地栽倒、不知休止地反复。他对自己说,要有光。
这个荒谬的时代,每天都有奇葩事件在发生,刘震云用老辣的笔法,剖析了吃瓜群众的本质,用慈悲之心,探寻了荒诞底线。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农村姑娘牛小丽,省长李安邦,县公路局长杨开拓,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忠诚,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和事,却发生了极为可笑和生死攸关的联系。深陷其中的人痛不欲生,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却乐不可支。坐等这部电影,让我们在影院的黑暗中乐呵乐呵!
我要从这个世界消失,我要成为我自己。一个普通的女人,不能忍受普通的生活,她要借助一次交通事故,逃离原来的生活。一辆大巴翻车坠崖,女人小六成为失踪者。枕边人、亲爱者、闺中友、上下级、朋友圈,都由此陷入日常面目下的涌动暗流……这本书想表达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想逃离的你、我、他。
小说以主人公黄棠及其家人的经历为主线,围绕洪锦江等权力人物,展开新贵家族兴衰起伏的生活图景,并由此辐射多个现实焦点,如、网络传媒、城乡差异等,将当代中国三十年的碰撞和变化交织在一起。曾经先锋的马原,这些年开始现实主义回归,耐心地通过“黄棠一家”的真实生活,表达了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度关注。
张悦然中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一群孤独男女,背负着难以言说的过往,执着寻找生命中的火光。这些人物纯真又世故,冷漠又热烈,敏感又坚韧,他们因为惩罚自己而作恶,因为相信而多疑,因为爱而背叛。书写出关于爱与孤独、金钱与才华、文化偏见与阶级隔膜的当代寓言。
大唐天宝年间,长安城的一个女孩在自家的客栈里收留了一位生命垂危的波斯人,波斯人感其善好,临终时赠其一灵异之珠。此珠能葆她青春且长寿,前提是不能与男人情爱交合。一千多年来,她始终恪守着这条与自己性命攸关的戒律,直到遇到了一名烹饪世家之子,其父因精于厨艺而晋阶仕途,反腐风潮到来时,因不堪压力而自尽,擅自留给他一份特殊的“遗产”,引来曾经的合伙人对他虎视眈眈……这部虐心的痛美之作,是乔叶又一次创作上的突破。
收录了文珍最新创作的七个热情故事,大多关于人世间偶然的相遇,动心起念的后果,无法摆脱的过往,以及仿佛针对每个人性格弱点量身定做的道德困境。故事中每个人想要真正成长和抵达自我,都必须竭力理解种种际遇之于自身的意义,并将之转化为生命所得;而在另一些被命运选定的时刻,甚至艰难漫长如同泅渡黑暗中的茫茫大海。
刘丽朵首先是诗人,但也写短小的小说,本书收录了六十余篇短小精致的故事,题材以爱情为主。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但个中的缠绵悱恻、恩怨纠葛都是一致的,所引发的哀戚感伤、唏嘘感叹也是一以贯之的。这些故事都来自阅读,皆为化典新编,每篇题后均标明了故事来源。
在平原,“客”是一种尊称。上至僚谋、术士、东床、西席,下至亲朋、好友,以至于走街卖浆之流,进了门统称为“客”。平原客,写的是“土壤与植物”的关系,把人当“植物”来写。“植物”在发芽的时候,都是向着阳光的,可长起来就不一样了。过去,《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等都是写底层老百姓,这本《平原客》讲述“精英人士”,知识分子和权力场中的那些人,他们在时代的变化中,所做出的命运抉择。
任晓雯这些年一直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这部《好人宋没用》让她找到一股创作力的爆发。小说讲述了一位苏北女人宋没用在上海艰辛打拼、忍辱负重、立足生根的故事。宋没用生于1921年,因为是幺女,所以被母亲嫌弃,起名“没用”。可就是这样一个“没用”的女子,为父母养老送终,接济游手好闲的哥哥,拉扯大了五个儿女……她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勤劳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欢与坚忍,却始终恪守着对人“有用”的信条。
获大奖的和当官了的作家,一般就没时间写小说了,这是铁凝自2006年任作协主席后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已经难有大块时间写长篇了。本书包括《春风夜》《火锅子》《风度》《内科诊室》《飞行酿酒师》《咳嗽天鹅》《伊琳娜的礼帽》等短篇。
张翎在翻阅美军资料时,发现了家乡温州的一个地名玉壶,这里有中美合作训练营旧址,故事就以这里为背景。阿燕和刘兆虎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日军的突然空袭,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轨迹。中美合作训练营的成立,让两个美国人走进了阿燕的生活,一个是行医的牧师,一个是训练营的教官。而刘兆虎的入营,使得阿燕和这三个男人的关系更为复杂。张翎塑造的阿燕形象,既直面残酷的战争,也剖析复杂的男女之情……
20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宇文往户突然辞世,其生前好友根据各种线索调查死因,一个庞大的帝国的秘密浮出水面,人类几乎有了“永生”的可能。然而,那庞大的秘密,却不只是“永生”那么简单,作为帝国对抗力量的“抒情诗”将在未来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世界的另一种可能缓缓掀开了一角……很难定义这本书该怎么归类,但这样独特的文本是当下文学需要的一种。
范稳一直没有大红,但他的创作一直很稳。这部新作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展现了蔺佩瑶、刘云翔、邓子儒的旷世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通过一群重庆大轰炸中战争受害者的经历,探讨战后历史遗留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勇气、尊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等问题。
海归导演余松坡回国,拍了一部关于蚁族的先锋戏剧,引发巨大争议。他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内心的隐秘开始不断显现。这一切被小保姆罗冬雨看在眼里,慢慢地,这隐秘也被罗冬雨的男友,快递员韩山发现了,最后,又被罗冬雨的弟弟,准备考研的大学生罗龙河引爆……
止庵30岁那年,焚烧了自己年轻时写的几十万字小说手稿。而《喜剧作家》却意外地被遗落在友人地下室,成了为数不多幸存未毁的书稿,也是止庵迄今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包括《世上的盐》、《墨西哥城之夜》、《喜剧作家》、《走向》、《姐儿俩》等五个短篇,讲述选择与迷惘,幻想与失去的80年代。
赵松是一个少数派,坚定而又自足地走在现实主义之外的写作方向上。我们不应依照惯性,简单地认为他的小说是一个阅读游戏,或者叙事迷宫,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文学已经很久像法国新小说派那样,对越来越懒惰的文本、对读者发起猛烈的攻击。
七个故事,不断试炼着爱的理想和理想的爱。文珍的写作总是让人反省,我们最缺乏的也许不是文学,而是真心。如果说失去爱和相信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那么也只有同时拥有这二者的作品,才值得读者最大的珍惜。
阿乙持续地开掘当代生活,体察、揭露世道人心的深渊。他的创作向来是刻苦、艰难甚至偏执的,而这一次,他文字中的强度和密度再次升级,用一场大病的代价,交出《早上九点叫醒我》这部长篇,极度镇定地再次讲述乡村经验。
农民梁光正的一生,是今天断裂中国的文学缩影。梁鸿在非虚构写作中表现出来的坚硬的公共精神,再次降落在想象力与虚构松软的土地上。虚实之间创造出的视野,带领我们看见自己,看见彼此的来路,以及那些被我们忽视已久的人。
2018年1月20日,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三里屯CHAO举行,正式揭晓了此前集合全国一百多家独立书店的提名,经过顾问和组委会审议的完整获奖名单。名单包括年度青年作家、年度文学翻译、年度旅行写作、年度编辑、年度批评、年度新声、年度致敬,以及15部年度作品。
《好人宋没用》讲述的是一位苏北女性在上海立足生根的故事,以一个普通女性的一生经历与心路历程贯穿起上个世纪的历史。任晓雯的文字干净有力、轻灵细腻,以丰富细节和生动情节构建出活色生香、极具上海特色的市井生活。作者在考据历史背景方面做足了功夫,通过描摹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时代变迁,颇具张力的叙述语言能贯穿始终,体现出作者的文学抱负及对文字、文学的敬重。
旅居海外的作家张翎近些年作品颇丰、题材多样,或者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或者关注瞬息万变的现实,不仅有身居海外“远观”的冷静和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在作品叙事架构等方面也一直在做新的尝试。2017张翎的最新长篇《劳燕》首次涉及抗日战争期间中美特种技术训练营的抗战培训计划,女主人公在一系列大时代笼罩的人生变故中成长、成熟,情感在战争和动荡中被涂抹上别样的色彩。看似并不新鲜的题材还是被张翎用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与别致又流畅的叙事方式写出了新意。
据说这是作者历时八年、四易其稿完成的超级长篇。默音巧妙地以“甲马”——民间用于祭祀祈福的符纸为主线,时空跨越西南联大、云南知青们的景洪农场、千禧年之前的上海,讲述三代人的人生与爱情,串起一个寻回时间的故事。作者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奇幻中自如穿梭,语言温婉细密,情节动人流畅。在灵异又不乏温情的气氛中,关于时间与记忆的回响给读者内心带来极具力度的冲击。
2018年1月5日,由新浪读书编辑部、专家评委与广大网友共同参与、综合评选的“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隆重揭晓。入选十大好书的作品分别是《好人宋没用》《劳燕》《甲马》《温柔之歌》《有如候鸟》《逝者如斯》《青年斯大林》《最后一公里村庄》《青苔不会消失》《杂草记(上下册)》,李修文作品《山河袈裟》和严歌苓作品《芳华》在网友投票结果中获得“2017年度新浪好书榜·人气奖”。
这是一部让人看着心痛的作品。如同麦子变黄,人的变化也是无声息的。“植物”在发芽的时候,都是向着阳光的,可长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平原,最好的“植物”可以生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样子?李佩甫在《平原客》中,写的是一个特定地域的精神生态,同时探讨的依然是植物与土壤的关系问题。过去,李佩甫写底层人物比较多,关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而《平原客》则是对这块特定地域“精英人士”“潮头人物”的一种研究。这些人大多也是从社会的底部冲杀出来的,是改革开放给了他们机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的力量也在一步步显现。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连生物都在发生变化:嫁接生长出来的果子味道越来越怪,花期是可以在冷冻室里更改的……小说围绕一个副省长的杀妻案展开。李佩甫曾经关注过各省的十多个杀妻案,注意到这些悲剧中人是如何一步步相互逼着走向悬崖的。《平原客》的笔触缓慢、平和。李佩甫要写出一种感觉:“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是一种“有毒而不自知”的日子。这是一种很缓慢的过程。他写出了这种日子的“缓”。
小说和现实贴得很近,但是写得智慧、巧妙,将四个毫不相干的人物的命运,以隐秘的笔法交织在一起,社会乱象和人性善恶尽在其中。刘震云对笔下的人物理解、尊重,并充满悲悯,没有揭露或批判,尖锐的隐痛却暗藏在小说背后;没有描写黑暗,却深深触及了灵魂的复杂。他的写作貌似荒诞,却逻辑严密,处处能找出生活的影子。
写作之路开始得有些晚却相当顺遂的双雪涛的这部小说集中贯穿着东北、破旧的街道、废弃的工厂、底层、困境等关键词,那些他熟悉的人物形象和边缘人生,在他从容、沉郁的笔下复活,带些伤感和悲悯,更有一种文字背后的目光和温度。那些主人公面对的现实艰难和内心困惑普遍存在,也是超出文学范畴的。
《金谷银山》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讲述了新时期农民范少山如何带领白羊峪走上生态化致富道路的故事。书中,关仁山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新农村重建的画卷,把中国当代农村面临的基本问题以小说的方式表现出来。整部作品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不仅可以从主人公看到新时期的农民特质,也可以感受新时期农民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八零后女作家张怡微的“家族试验”系列小说之一。她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少女主人公在世态炎凉、人际风云中所面对的纠结、尴尬,以及内心的牵扯与挣扎。这部作品有着强烈的女性写作意味,对人性的探究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特别是诸多细节的把握尤其出彩。在足够引人入胜的故事背后,这部作品显然更意在深入省察人性的幽微冷暖与世情的繁复难读。
《中华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中,原创当代小说一种。年度百佳图书·文学类共二十五种,其中原创小说四种。
曾经听双雪涛讲过一件关于沈阳的往事——小时候,妈妈骑自行车载他穿行在工厂里,妈妈的丝袜遇到空气里的硫,破了口子。那些细微的“砰砰砰”的声音是他童年的记忆。能捕捉到这样声音的人,是能够打捞起往事皱纹的写作者。该书是双雪涛的最新短篇小说集,作为2017年度难得的一本有社会人文情怀的原创文学作品,《飞行家》中的故事发生在那些不再站在时代镁光灯下的城市中,作者敏锐地发掘了不受瞩目的一群人的人生往事,并将历史与人性的复杂张力编织进故事的纹理。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命题:当曾经的硬汉老了,还能否在大时代的洪流里站得很直?
总评:在《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中,刘震云保持了他出色的讲故事能力,通过对荒诞的逼视和解剖,将他对这个时代的冷静观察传递给读者。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是刘震云2017年推出的长篇小说。书名中使用“吃瓜”这种当下流行的词汇,某种程度来说,意味着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词可以流行多久。没有作家会愿意自己的作品与流行词汇一道,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每位作家都有潜在的野心,意在笔先,写的是当下,想的是未来,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文字可以超越时代。《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能流传多久自然现在还是未知,但小说里传递出来的荒诞感,我们似曾相识,也许将来也仍会在生活中感受得到。
显而易见,刘震云是讲故事的高手,我以为至少在当代作家中属于顶尖行列。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王朔、马未都等人参与的海马俱乐部,就曾风行一时。他的多部小说都被冯小刚改编成影视剧,让他拥有更大的社会名声,如《一地鸡毛》、《一九四二》等等。《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同样如此,几个故事各自独立而又紧凑十足:读牛小丽寻找宋彩霞的故事,以为会是《一句顶一万句》的延续,但是故事突然戛然而止。接下来,你读到的李安邦,发生在与牛小丽完全不同的生活场域,完全不同的社会层次,围绕着李安邦,我们看到的是惊心动魄、令人窒息的官场大戏。至于第三个故事,每一位读者都忍不住会心一笑:新闻的主角,竟然在小说里见到了。杨开拓作为局长出现在事故现场,因为不经意的笑容被称为新闻主角,再由手腕上的表而发生连锁反应,被称为“表叔”……牛小丽、李安邦和杨开拓的故事,在正文部分终于有了令人感慨不已的交集。
故事只是小说的载体,《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的叙事结构让人印象深刻,总共分三个部分,第一、二部分是长达270页的前言,正文只有27页,但整体上却是浑然一体,互为因果,因为有前言,到正文时,所有线索终于找到交接点,形成完整的故事链。事实上,第一部分前言中写的“几个素不相识的人”,牛小丽、李安邦、杨开拓,他们非但素不相识,身份地位千差万别,生活空间完全不同,你不会想到他们生活有什么交集,他们的故事仿佛发生在平行宇宙中。到第二部分前言“你认识所有人”,只有一句话———一年过去了。一年过去,就认识所有人?但事实就是如此,正文部分《洗脚屋》中揭晓谜底,他们都是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包括书中四位故事主角,也包括这部小说的读者,都是如此。太阳底下无新事,每一天,我们行走在拥挤的街头,眼前的每个人都行色匆匆,素不相识,擦肩而过,也许此生都不会有交集?但果真如此吗?事实上,万物互联,即便你自视高尚而贬他人为卑微,我们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节点,都是匆匆而过的吃瓜群众,生活的荒诞感就在于此。
语言的克制,冷峻,冷幽默,一直是刘震云小说的特点,或者说是他的高明之处。从早期的《塔铺》、《新兵连》到《一地鸡毛》,再到《一句顶一万句》,以及这一本《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都是如此。在他的小说中,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汪洋恣肆的铺陈,形容词都用得少,绝少抒情,全凭叙述、对白、独白以及故事的逻辑在推动文字的行进。这在当代作家中并不多见。而倚仗出色的讲故事能力,刘震云最终都能成功地传递出来他对这个时代的冷静观察。
文以载道的观念由来已久,但显然已是陈旧观念,不再是文学家的追求,但作为一名优秀作家,他们总在寻求合适的文学技法,对时代做出自己的回应。以文字记录现实,是新闻的职责;以虚构笔法重构现实,这是文字的艺术与文学的魅力。
总评:双雪涛以悲悯的眼光、淋漓的想像和娴熟的技艺塑造了那些背负苦痛同时也为希冀所激动的人们的奇异生存样态。
双雪涛无疑是当代最有才华的小说家之一。他写细节,写对话,写心绪,写人与人的情感互动,精准,酣畅———那种酣畅感正是由精准带来的,一如庖丁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在小说的一节、一章、一个部分这种层面上,他的笔力和技术几乎无可挑剔,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也属一流水准并不为过。但从整体上看,小说的组织与立意,仍偶有薄弱的地方,好像作者手上攥着一把宝石、珍珠,却不太拿得准最后该把它们拼出一个什么样的图案好。因此,从其目前的创作成绩看,我们还只能说双雪涛是出色的短篇小说家,尤其是在他处理现实题材的时候,但这应该也算极大的褒奖了,毕竟我们也说契诃夫是出色的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是出色的短篇小说家……
在双雪涛最新的短篇小说集《飞行家》中,最有力、最饱满的可能还是《跷跷板》、《光明堂》、《飞行家》、《北方化为乌有》等以东北生活为主要场景的作品,而《刺杀小说家》、《白鸟》等带戏仿、实验色彩的作品相比之下就显得贫弱。不过,我们不能将地域、题材视为一种限制,事实上,双雪涛对人性、情感、语言的把握都与他生长的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城市中产阶级标准化的狭窄生活中,人的尊严和梦想早已脱水,干干的,扁扁的,或许只有在东北酷烈的生存环境下,人的追求和挣扎才被刺激得格外鲜活。当人没有了物质以外的追求,人也就失去了灵魂,而在双雪涛的小说,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有灵魂的中国人,尽管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头破血流,落到可悲、可笑的境地,但他们凭一股心气儿保持了高贵,保住了灵魂。像《飞行家》一篇里的“二姑父”讲的:“记住二姑夫一句话,做人要做拿破仑,就算最后让人关在岛上,这辈子也算有可说的东西。做不了拿破仑,也要做哥伦布,要一直往前走。做人要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只能找到垃圾堆。”在小说中,这是作为“荒唐言”呈现给读者的,但其中自有一种悲壮和纯真,令人动容。正因为有了悲壮和纯真的底子,双雪涛写《跷跷板》、《光明堂》、《北方化为乌有》这类处理犯罪题材的作品,也仍能深深地打动人。
在细节刻画上,这部小说集有许多“教科书级别”的精彩表现。单以《光明堂》的前两节为例,如写“三姑”张雅风在一次聆听讲道之后向林牧师表达了倾慕之意,决心追随他而去,“林牧师抱着(募捐)箱子看着三姑,有那么几秒钟,我感觉他的眼睛变成了金色。最后他点点头,说,知道了。然后向下个人走去”。当晚,张雅风听到老高带来的消息,林牧师被人捅了,在那一瞬间,小说里是这么写的:“三姑把抹布拧干,手擦了擦说,死了吗?老高说,死了。”再如柳丁涌起代替老赵去杀人的念头时,“柳丁这时觉得自己挺孤独,从来没有这么孤独,就是小时候被人按在地上痛打时,也没这种感觉。他说,今晚他(指受害者)在?几点?”为什么眼睛会是金色的?为什么追问前还用抹布擦了擦手?为什么冲口而出的是“死了吗”这句话?为什么突然感到孤独,孤独还在加剧?从这些地方,我们不难看出并欣赏双雪涛高超的叙事技艺。当然,这全赖于作者对人性理解得深。
歌德说过:“仅有才华还成就不了一位作家。在书的后面还得有一个人。”《飞行家》的后面有人。
这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集”。很多闪烁着各种小说元素的短章,描述着各种可能的视界,改造那些仿佛要生成故事的碎片,使之变成残缺而又流动的成品。其中也包含耐人寻味的精短故事,像岛屿,漂浮在海流里。这是“小说”的阅读游戏,篇章的关联性是隐约暧昧的。它们像积木,但更像被突然击中的果实,在镜头模糊的高速瞬间里呈现近乎虚拟的缓慢场景。它是什么,取决于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路线和想象的方式。
风格独特,充满文体实验气息。赵松每一篇小说都以省略号开始,仿佛无开端,无终结。他从文本中打开了一个个奇妙的场景,展开对身边世界的诗意描写,从中既可感受极端入微的观察,又能体悟精妙绵延的联想。(谭智锋)
本书讲述了一位苏北女人宋没用在上海艰辛打拼、忍辱负重、立足生根的故事。宋没用生于1921年,因为是幺女,所以被母亲嫌弃,起名“没用”。可就是这样一个“没用”的女子,为父母养老送终,接济游手好闲的哥哥,拉扯大了五个儿女……她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熬过了战乱、饥饿,经受了种种政治风浪,顽强地生活着;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勤劳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欢与坚忍,却始终恪守着对人“有用”的信条。
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几经曲折的故事,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任晓雯没有丝毫拖沓,语言干净利落,多用明清小说里特有的简洁短句,在人情纠葛与时代变幻中,精炼的语言更显悲情的力量。(伍岭)
故事以梁光正老年执意寻亲报恩为起点,子女们得以回顾父亲如推石上山的西西弗般屡战屡败、永不言弃的奋斗史和爱情史。随着记忆的深入,一件尘封多年的可怕往事浮出水面,子女们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良心和对父亲爱恨难明的情感纠葛。梁光正的世界就像一团孤独的乱麻,热情地席卷过所有人,留下一地慌乱。他是一个农民,也是个斗士,他的一生就这么愚蒙而固执、仁厚而浪漫、自大而狂热地战斗着,像一条无理取闹的“老狗”。直到他棺材落地,人们才突然发觉,这世界过于空旷。
非虚构作家梁鸿的虚构小说,虽然这次的主人公也姓“梁”,但却是身在梁庄心在四方。“戏精”梁光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农民形象,乐观、荒诞、不合时宜。但在他的身上,你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个农民的故事,而是一个“人”的执着与挣扎。现实中,人人都是“梁光正”,却又不敢成为“梁光正”。(谢晨星)
主人公宏阳喝醉后,向自己的内人叮嘱,让她做一个人体闹钟,到了早上叫醒他。次日晨,等到要叫醒他的时候,他的内人发现他已经死了:他把自己喝“死”了。小说由此开始,通过对一场仓促、敷衍的葬礼的讲述,回溯了宏阳——一名曾被简单认为只是亡命之徒的文盲——如何利用自身的暴力优势和必要的诈术,成长为镇上闻人的经历。在这个人身上,没有爱情、信仰、义气和亲情。小说通过他,对逐渐消失的乡村及其人物进行了画卷式的描写。
阿乙的首部长篇小说道尽了人心的卑微,而从这卑微中,皆能读出浮世与人情的缥缈来,当一切化为泡影,家族伦理与俗世权力也将遭遇践踏。“早上九点叫醒我”更像是哲学式的问题,由谁来叫?又是否能醒?面对一串串疑问,阿乙给出的答案就藏在人性的阴暗里。(伍岭)
这里是中华读书报编辑部评出的年度十佳图书(按书名音序排列)。选书的范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评选着重考量如下因素: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学界和读者口碑亦曾参考。点评文字除有署名者为特别约请的专家撰写外,其余均由中华读书报编辑部撰写。
1.《边缘人偶记》,徐国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38.00元
随着《中国与大战》《一战中的华工》等著作在西方主流出版社出版并推出中译本,徐国琦的名字日渐为中国学界和读者所知。本书是徐国琦一部半自传性质的作品,记述了他在安徽农村的贫苦童年、上大学、负笈美国、取得哈佛博士学位、开展研究和著述、在美国和香港执教的奋斗经历。书中对在美国求学治学经历的记述尤其细致,包含许多生动细节,如关于美国的博士资格考试、论文写作、毕业后怎样找工作、著作如何寻求出版、教授们的教学认真到什么程度等等,都通过个人亲身经历有所展现,对国内高等教育界不失为一种镜鉴。书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为“师友杂忆”,关于杨生茂、入江昭、欧内斯特·梅、亨廷顿、马若德等人的记述尤其动人,为我们了解这些学界大家提供了非常有趣的第一手材料。作者自言对何兆武《上学记》、何炳棣《读书阅世六十年》等回忆性著作情有独钟。与老一代学者的作品相比,本书在完整度方面或稍有逊色,内容组织也稍显随意,但著述精神上确是一脉相承,真诚、感性、直率,我们读来就不能不受到触动。徐国琦生于1960年代初,这一代学人写自传的还不多,徐之《偶记》为我们观照这一代学人与时代的相遇、他们的奋斗精神、他们对中国与世界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文本。
2.《重塑中华 :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59.00元
本书是黄兴涛教授继《“她”字的文化史》之后又一部围绕一个名词而展开的史著,是其近代思想文化史探索的最新力作。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的方法结合起来,对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孕育、形成、发展及其内涵,作了系统深入的整体性考察和阐释,既注重历史脉络的精心揭示,典型文本的发掘解读,以及重要概念的透视剖析,也重视国家体制、政党政策、关键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析,并努力呈现了此一观念得以社会化的诸多历史面向。作者对“中华民族”观念的追索从清代开始,重点放在晚清和民国阶段,通过丰富的史料,呈现了这一观念通过精英和大众、历史和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而逐步确立的过程。时下,认为“民族”为“想象的共同体”和依赖于这一认知途径的所谓“建构”说颇为流行。作者虽承认“建构论”不无合理之处,但在书中揭示了远比“建构”复杂的一幅历史“演化”的图景,强调历史演进方向的某种规定性,乃至“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基本走向”的“某种不可选择性”。相关论述深具说服力,不但史学价值突出,而且对当下备受关注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亦有参考价值。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前景,现实意义亦堪称重大。
3.《第三极的馈赠:一位博物学家的荒野手记》,[美]乔治·夏勒著,黄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乔治·夏勒,博物学家,野生动物学家,动物保护学者,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者之一。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阿拉斯加、非洲、印度、巴西、巴基斯坦……他在这些地方研究驯鹿、大猩猩、野生虎、美洲豹、岩羊……而与他结缘最深的国家可能是中国。1980年代初,乔治·夏勒来到四川卧龙研究大熊猫(经由《最后的熊猫》一书,我们对他这段经历已多有了解)。1980年代中期以后,他开启了在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调查。“一年又一年,中国的高原诱惑着我,一次次回到这里。”本书的主要内容即是乔治·夏勒数十年间在西藏、青海等地的工作实录。书中主角之一是藏羚羊,此外作者对鼠兔、盘羊、棕熊、雪豹也着墨甚多。作者当然写到其科学工作,但那并非重心所在。“博物学仍是自然保护工作的基石,必须……用心观察,聆听,记录,亲自走进荒野。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开启世界的大门,但也可能将大门紧闭,除非我们学会从大自然中汲取知识。”这是“博物学家”的立场,而非“科学家”的取向。支撑其全身心投入的是爱的激情,而非科学发现的诱惑。正是这份爱,赋予书中那些略显琐细的记述以独特的光辉——他带领读者踏上的是一趟荒野之旅,也是一趟心灵之旅。
4.《儿童法案》,[英]麦克尤恩著,郭国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3月第一版,38.00元
《儿童法案》围绕一个孩子的输血案铺展开来。差三个月就要满十八周岁的男孩亚当·亨利被诊断出白血病,医生开了处方让他输血。但孩子的父亲因为信仰的原因,认为亚当不能输血。这个时候,医院将孩子的父母告上了法庭。女法官菲奥娜决定亲自去医院探望亚当。一番恳谈之后,菲奥娜深受触动,最终,她的裁决将给两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儿童法案》这部长篇小说最让人佩服的是,一个作家如何处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麦克尤恩显然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然而他的写作像一个浸在法庭几十年的书记员,既简洁明了,又充满逻辑。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堪称经典的人物形象,那便是从头到尾都与人争论,处理公平和正义,以及用清晰的条理帮助人们找到事情真相的菲奥娜。让小说中的人物,从头到尾都在讲道理,是可能的。麦克尤恩做到了这一点。这部作品将法律、宗教信仰以及人类的各种底线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作家用自己的逻辑能力对读者进行了教育,既有常识的教育,又有人性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还有逻辑的教育。通常情况,一个小说家,在讲述中强调故事的切口,高潮的设置,以及留白的空间。而麦克尤恩用另一种方式结构这部小说,其强大的叙事能力再次让我们折服。(赵瑜)
5.《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何炳棣著,中华书局2017年8月第一版,128.00元
何炳棣先生一生治学,从不做“第二等”的题目,向来“扎硬寨,打死仗”,选择高难度的“大题目”进行研究。何先生早年研究明清人口经济社会、中国农业和文明起源问题等,均有国际学界交口赞誉的佳作问世。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届古稀的何先生在深思熟虑后,决然投入先秦思想史领域,选择“攻坚”中国思想史上一些关键问题,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论文。这些论文构成了本书主体。其中对商周奴隶社会说、新儒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批评都引人瞩目,论述《孙子兵法》为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老子》辩证思维源于《孙子兵法》、秦之崛起与墨子学派大有关系等文章均震惊整个学界。上古史料匮乏,很多论证,不免倚重多步推测——但“推测”绝不是“猜测”或者“猜谜”,而有赖于研究者基于史料的分析、推演能力,还要有超凡的想象力和思想穿透力,而何先生这方面的功夫是得到公认的。即令后世人们真的证明何老推测完全为错,亦不掩这番学术历险工作本身的光彩。在书中,何先生一再强调:华夏人本主义文化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所谓“宗法基因”;“两千年来覆载儒家思维的框架是宗法模式的”。在讨论先秦诸子时,将诸子学说为后世阐释为形而上理论的部分尽行剥去,仅“留下赤裸的政治哲学内核”,强调其为“激烈竞争中产生的‘道术’即‘南面之术’”。本书的这些核心思想,极富启发性。
6.《回望》,金宇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通过浓厚沪味的海派长篇《繁花》去走近、解读作家金宇澄的写作走向和心路历程未尝不可,但极易陷入片面。直到这部非虚构作品《回望》出来,与其前作一虚一实,宛如两手握笔双足走路,金宇澄的文学世界至此才算趋于完整。这部新作属近年坊间层出不穷的重述家族史、书写父辈之列,重点是写作者父母的往事,也涉及一些更早先辈的故事。事实上,后人进行这样的书写时,可用资料太少固然捉襟见肘,但像金宇澄这样,父母留下的文字和照片如此丰富,则面临取舍、梳理整合之难。他的解决办法是以极富文学性的笔触,采用“我的父母”“父亲”“母亲口述”“我们回望”等几重叙事角度,从父亲的书信、笔记和母亲的老相簿中寻找线索,让不同叙事主体的回忆尽量流露其时代烙印和个性特质。让父母留下的、忆及的线索自己说话,凭记忆碎片和陈年旧照一点点拼起历史面貌。某种意义上,这些才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在这部叙事角度多重、记忆交叉而各异,体现出克制、凝重、反思“腔调”的作品中,作者无意仰视父辈的人生传奇或拔高他们的个体价值,目的仅仅如其在书中最后所言,面对父辈记忆“迅速脱落与枯萎,随风消失,在这一点上说,如果我们回望,留取样本,是有意义的”。
7.《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李伯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一版,49.00元
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随着东西方交流日密,世界格局逐渐朝着经济全球化过渡。历史学者李伯重的这本书关注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与东亚世界的关系。多年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研究与写作的李伯重先生基于既往学术积淀与寻求学术突破与新意的勇气,特别是近年来其学术兴趣向军事史、社会史等方面的扩展,完成这部作品可谓水到渠成。本书文本源自作者在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中的同题演讲,有面向大众读者普及这一历史话题之意。当然,在保持学术严谨的前提下用相对浅显的文字将这样一个时空范围庞大、学术含量丰富的命题表达到位,实在是作者面对的一大挑战。为此他做了不少准备,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从文字陈述到文本结构乃至章节题目都包含着作者“大家写小书”的良苦用心。所谓“火枪与账簿”,意指军事革命带来的新型暴力和国际贸易中追求的经济利益,原有的世界秩序正因这两者而被打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如此长的时代背景下对发展机遇的把握各异,这对此后一二百年的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作者充分吸取了当今国际史学界的新成果与新潮流,对各家说法有所综合,同时也包含个人看法,最终完成了这样一部兼顾国际视野与通俗表达的全球史普及佳作。
这是一部让人看着心痛的作品。如同麦子变黄,人的变化也是无声息的。“植物”在发芽的时候,都是向着阳光的,可长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平原,最好的“植物”可以生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样子?李佩甫在《平原客》中,写的是一个特定地域的精神生态,同时探讨的依然是植物与土壤的关系问题。过去,李佩甫写底层人物比较多,关注的多是底层老百姓的命运,而《平原客》则是对这块特定地域“精英人士”“潮头人物”的一种研究。这些人大多也是从社会的底部冲杀出来的,是改革开放给了他们机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的力量也在一步步显现。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连生物都在发生变化:嫁接生长出来的果子味道越来越怪,花期是可以在冷冻室里更改的……小说围绕一个副省长的杀妻案展开。李佩甫曾经关注过各省的十多个杀妻案,注意到这些悲剧中人是如何一步步相互逼着走向悬崖的。《平原客》的笔触缓慢、平和。李佩甫要写出一种感觉:“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是一种“有毒而不自知”的日子。这是一种很缓慢的过程。他写出了这种日子的“缓”。
9.《诗的八堂课》,江弱水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第一版,34.00元
虽然整理自作者的研讨课讲义,《诗的八堂课》却非课堂实录,而是借“讲课”为名的谈艺之作。作者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专题性论述。本书无意于架设一个完善周密的理论体系,但它有着极为清晰的脉络,似近漫谈,实则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在每篇的“有诗为证”部分,拈出讨论的作者及作品,从楚辞、陶渊明到袁克文,从鲁迅、戴望舒到卞之琳,从郑愁予、张枣到朱朱,从莎士比亚、里尔克到特朗斯特罗姆,纵及古典、现代与当代,横及本土、东方与西洋,文学研究内部的块面、畛域或范畴根本无法拢住。网间有人将之视为才子之书,本意或是不无微词,但在这样的粗鄙年代里,恰恰可以视为一种特别的肯定。就《诗的八堂课》中的表现而言,作者以往评论埃德蒙·威尔逊的话,也可以挪用过来用以形容他自己:“他熟谙学界所有的新进理论,也老练地使用这些理论,但绝不囿于某一理论……在任何时候,他都脱略蹊径,直见性情,精辟、尖锐,甚至大胆到粗暴。”以作者的学养见识和自视自期,自当应在刘勰这样的角色身上,那么,《诗的八堂课》并不(屑)以高头讲章的面目出现,也许不是谦虚,甚至可以说是“所谋者大”。(朱钦运)
10.《中关村笔记》,宁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45.00元
中关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从20世纪最后20年,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在中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进程里,中关村发生的一切印证了一句话: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是因为它正变得越来越好。但这种改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宁肯历时两年,对中关村众多人物进行了多次深入采访,记录了时代的真实、改革的真实,为开拓者立传,为历史存证。深度采访带来的活力与温度,使每个故事都洋溢着浓厚的现实主义情怀,是近年来纪实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冯康和数学艺术、陈春先和中关村硅谷梦、柳传志和联想、王选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冯军和爱国者、王江民和江民杀毒软件、王志东和新浪、鲍捷和量子点光谱仪、吴甘沙和自动驾驶技术、苏菂和车库咖啡、程维和滴滴打车……十九个段落,十九篇手记,他们的故事,闪闪发光。“多年来我一直浸润在文学里,沉浸在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中,有关中关村的阅读让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再次找回了文学之外的感觉。”对宁肯来说,这次的写作堪称一趟跨界之旅,定有别样体验;于读者而言,借小说家的目光打量这个时代,亦会有新鲜的感受和发现。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书单】为您盘点十九种排行榜中的2017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