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改变受限的人生。

  被很多人推荐过《摔跤吧!爸爸》,一直没看,怕是很无聊的传记片,昨晚看了,非常精彩,想推荐一下。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

  电影是传记片,也是体育片,讲的是摔跤,实打实的,360度真人肉搏,没有替身,没有PS、抠图。开头那个过肩摔——嘭的一声,整个背部砸在地板上,看着就疼。没经过专业培训的人绝对要骨折!

  年轻的爸爸从前是全国摔跤冠军,现在是学校的体育老师(没记错吧),为什么放弃摔跤?爸爸说:摔跤给我名誉和尊严,却无法给我金钱。所以没有继续摔跤,没能给国家拿一枚国际冠军的金牌。很懊悔,很遗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但他可以退隐山林,种菊花,种野菜,还能维持生活。一个现代人,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经济收入,怎么维持生活?退隐山林?抱歉,山林归国家所有,你不能随随便便去种地!

  追求梦想,是要有经济基础的。当年我因为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辞职写作,前提是存了不少钱。但最近看《毛姆传》,发现当年毛姆自己也很纠结,早期,他写小说,给了他名气和尊严,但却没什么钱,生活拮据,甚至想着要不要回头当医生(他是医学生出身)。后来,他写戏剧,写了好几部卖座的喜剧(跟他之前写的严肃文学完全不同),连着在剧院上演,赚得钵体满盆。——毕竟太文艺的不好挣钱,跟娱乐挂钩的才好挣钱!

  在这个社会,没有钱是不行的,活不下去。所以看到自媒体接广告,请接纳,写字这件事,光带来名气和尊严是不够的,活着要有钱,要有物质基础。人都要吃饭,如果一件事不能带来经济收入,想维持也维持不下去。难道你希望你喜欢的写作者,因为没有经济收入,而放弃写作吗?

  (我最近很少更新公众号,是在忙别的事情,可能要开店了,也是想多些经济收入,不然无法维持我的写作生涯。长篇小说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写出来的,需要漫长的修改。)

  爸爸自己不能继续摔跤,就希望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梦想。结果人不遂人愿,连着生了四个女儿。爸爸放弃了。

  没想到大女儿、二女儿遗传了爸爸的摔跤天分,很能打——有天,两个女儿和隔壁邻居两个男孩打架,把两个男孩打得衣衫褴褛、鼻青脸肿、遍体鳞伤。

  爸爸很激动,要训练两个女儿摔跤。他说,他一直希望能给国家拿金牌。自己不行,就希望儿子拿。但金牌就是金牌,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拿到。——这句话在印度,是很有女权意识分量的。

  这里引发了电影的一个大矛盾点——这部电影,究竟是宣扬女权,还是宣扬父权?究竟是女权的觉醒,还是父权的压抑?……别急,后面有解答。

  然后两个女孩开始被训练摔跤,包括穿着短裤在大街上跑步(印度女性都要把自己全身包起来,穿着短裤很羞耻了),还要被剪短头发(更是哭了)……想到《V字仇杀队》里娜塔莉被剪光头发的那一幕,还有《驴得水》里一曼被剪短头发的那一幕……女性被剪头发,无论剪光、还是剪短,都是极大的羞耻。更别提是在女性压抑的印度。

  然而男女有别,体质不同,女孩想要打赢男孩,还是困难的。爸爸让两个女儿和堂哥摔跤,摔不过。爸爸意识到两个女儿营养跟不上,要给她们补充营养,吃鸡肉。

  (作为一个健身大半年,每天吃鸡蛋、鸡胸肉的人,对鸡肉再熟悉不过了。想增肌,最好吃牛肉、鸡胸肉,牛肉太贵、又不方便煮,鸡胸肉便宜、切片水煮很容易熟,当然买鸡胸肉了。虽然味道很差。)

  爸爸说:能干的女儿,犯不着被男人挑。我们的女儿,将来由她们挑男人。——这话放在国内有点像老套的励志鸡汤,但放在印度,坚持是女性觉醒的启蒙啊。就好像一百年前,你跟别人说,女孩子不用裹小脚,大脚一样好看。

  两个女儿不锻炼了,偷偷参加邻居姑娘的婚礼,被爸爸发现,很生气。两个女儿跟邻居姑娘诉苦,说爸爸逼着她们练摔跤。邻居姑娘痛哭流泪,说我羡慕你们有这样一个爸爸。然后吐露了作为一个印度女性的普遍人生——

  14岁之前,在家里操劳,洗衣做饭;14岁,嫁给一个陌生男人,从此生儿育女,一辈子活在厨房里……至少,你们还有自己的人生,你们的爸爸,对你们负责,而不是随随便便当个佣人,到了年纪就这么嫁出去,……

  两个女儿忽然醒悟……是的,这就是印度女性的一生。她们不想那样。比起14岁嫁给一个陌生男人,从此活在无休止的家务里,摔跤,也许是一条出路。

  这就好像对于我们农村人,读书,高考,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一样。虽然读书很辛苦,但高考考个好大学,人生就会截然不同,有多种多样的机会。不然,就要在老家种田,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或者还不到20岁就去工地搬砖,从此做一辈子的农民工。——我爸跟我这么说的,所以,我必须好好学习。

  这一幕转变,也让我想起《霸王别姬》,程蝶衣受不了师傅的打骂,逃出梨园,结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名角的戏班子,看到名角受那么多人追逐,万人空巷,忽然醒悟,回到戏班子,苦练,要成角儿。就像师傅说的:人哪,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若想人前显贵,人后必要受罪。

  还有施瓦辛格,如果不健美,施瓦辛格会有此后的人生,成为健美先生、当演员拍戏、当州长从政?——也许他不过是街边摊卖冰淇淋的老大爷。

  读书,摔跤,唱戏,健美,都苦。但为什么要继续?不是因为有人逼着你去干,而是因为这是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不走这条路,对我们来说,人生就封死了。

  所以,为了将来能有选择人生的自由,为了能在狭窄的、受限的人生里,拓展出一条活路来,我们选择了辛苦的那条道。

  从这里发生转变,从前父亲的压制,变成了两个女儿的自愿。从父权男权,到女权的觉醒——选择自己的人生,更有希望的人生,也更辛苦的人生。

  就像《花木兰》,花木兰代父从军,是自愿吗?其实不是。是为了家庭牺牲自己。也是父权、男权的悲剧。但最终,她功成名就回来,成了英雄,成了荣耀。

  训练很久后,爸爸带两个女儿参加比赛。一开始不允许报名:让女孩参加摔跤比赛?笑死人了!女人的人生就应该在厨房里!(电影里反复提到这句话,几乎是印度人的普世价值观。)

  但后来为了吸引观众,同意让女孩参赛。结果不少观众来看热闹,当然很多猥亵的,希望衣服被撕破之类。

  第一场比赛,姐姐参加的(后来的比赛主要都是姐姐参加),选了四个男生中最强壮的选手。因为她记得爸爸说的:首先要战胜自己的恐惧。

  如果说之前的训练看着很简单,那这场比赛确实是惊心动魄的开始——男孩和女孩的摔跤,毕竟是练过的,动作灵活,身手矫捷,不像是演员,而像真的摔跤选手、真的在比赛、拼命,看得我都激动了,很紧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虽然结果姐姐输掉,但过程很精彩,观众都鼓掌,爸爸也很满意。裁判员跟另外三个看呆了的男生说,幸好她没选你们,不然你们的下场肯定很惨!

  比赛后又有一个转折,从前是爸爸逼着两个女儿苦练,结果参加完第一场比赛的第二天,姐姐主动问爸爸:下一场比赛什么时候?

  女权主动意识的觉醒。姐姐意识到,她可以摔跤,摔跤可以改变她的人生,她不愿成为一个普通的印度女性,把一生禁锢在男权社会的厨房里。她可以通过摔跤,而受人尊敬。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看的《龙珠》——天下第一武道大会。许多默默无闻的人来参加,赢了的,我记得有奖金?但更多的是名誉。从此改变人生。

  武侠小说里也总有武林盟主一说。《灌篮高手》里也有全国联赛。《我为歌狂》里也有各种大赛。——那不仅关于青春、梦想,还有人生的选择,未来的希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改变人生际遇的,看似只有那几分钟的比赛,但为了那几分钟,要预先准备十多年,无论哪个领域。

  从前,两姐妹练摔跤,被人笑话。可随着两姐妹不断参赛,不断获胜,家里奖杯越来越多,大家都对两姐妹无限崇敬。之前笑话她们“走路男人味”的女同学,都跟她们抛媚眼,目光带着崇拜的意味。她们不仅赢得了比赛,更赢得了尊重,给学校带来了荣誉。

  然而,学校体育部门对女生摔跤并不支持,爸爸想申请一个专业的摔跤垫(之前都是在沙坑里摔跤)都申请不到。他很难过地说:他们对选手从不支持,只在失败时落井下石,但奖牌不会从天而降,要有激情、热情、……

  爸爸忽然有了灵感,是啊,不就是个垫子吗?虽然不能那么专业,但床垫总是有的吧?于是用床垫当摔跤垫,教两个女儿正式摔跤比赛的规则和技巧。

  爸爸确实没什么钱,之前买鸡肉都跟鸡肉贩讨价还价。结果姐姐获得全国冠军后,鸡肉贩激动了,在门口挂上牌子:全国摔跤冠军吃的我家鸡肉!

  但获得全国冠军后,姐姐就要去国家体育学院接受专业训练,不能再被爸爸训练。到国家体育学院后,在健身房健身的那几幕很熟悉,比如高位下拉——连背部的,杠铃深蹲——练大腿的……我也经常练。

  在体育学院,姐姐接触到其他摔跤选手,生活圈子大了,性格也渐渐改变,头发留长了,开始看偶像剧了,涂指甲油了,……回家时,被妈妈看到,妈妈说:你爸不喜欢你这样。姐姐说:不是每件事都能如爸爸所愿的。——这是青春期的叛逆,但也是女权意识的觉醒。要做自己了。

  这让我想到当年我辞职写作的时候,我爸很反对(具体的我在《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里写过了),但我还是很坚持。如果一辈子只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太压抑了,还是要做自己。

  然而,在体育学院,教练有不同的教学方式。爸爸对女儿的新的摔跤技巧不满意,女儿也跟爸爸置气,父女二人摔跤对决。

  这场对决看得很惊心动魄,爸爸最终因为年老、体力跟不上,输给了年轻的女儿。倒在地上的那一幕,爸爸挺着大肚腩,满头白发,满脸白胡子(我爸生病后期因为服用很多激素药也长成这样),躺在女儿跟前,看得人很心酸,有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对比他当年19岁的青春、体力,——岁月神偷。英雄和美人的迟暮,最叫人难过。就好像,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要是从没繁华过,也就算了。

  从此出现父女矛盾,爸爸不喜欢女儿在体育学院所接受的新的摔跤技巧,觉得那不对;女儿认为爸爸的方式太老套,过时了。

  也出现姐妹矛盾,姐姐追求更新的技巧,妹妹听从爸爸的教导,认为爸爸是对的,她们从小就这么摔跤的,一直都很有效。

  这让我想到伟人的那句“管他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作为一个健身大半年的人来说,训练方式多种多样,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就好。——做健身计划前,要考虑自身的体脂率、身高体重、健身目标、基础代谢等等。瘦子增肌和胖子减脂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方式。

  再打个比方,就像玩游戏,一个职业,有无数种加点,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和坏,选择你最喜欢、最适用的技能就行。

  后来,妹妹也拿了全国冠军,来到体育学院,发现姐姐完全变了,长发,指甲油,偶像剧,从前比赛是一切,输了比赛很难过,现在心思全不在比赛上,……

  结果姐姐输了国际赛,险些要被辞退,给爸爸打电话,……她什么也没说,就在电话这边哭。爸爸在那边也是满眼眼泪,父女矛盾化解。

  这段和解很重要。其实为人父母,最需要儿女的尊重。但随着自身的年老,儿女的成长,他们生怕失去子女面前的威信,……所以格外卑微,格外不自信。

  就好像我爸生病前后的转变。生病前,他在我跟前很有威严,对我非常严厉,很多命令式口气(书里写了很多,不重复了);但生病后,他对我的要求都是压抑的、卑微的,常说“爸爸这个样子,只能靠你自己”这类话。但我一直非常尊重他,考虑他的感受,除了辞职一事,我几乎没有反驳过他。

  姐姐输了后,爸爸到体育学院附近租房子,开始私下指导姐姐,给她特训。结果被体育学院的教练发现,差点被退学。

  其实,每个人的体质、天赋不同,教练那样笼统地教导是不对的,应该针对性地给不同人不同指导。电影里的教练太小气、太自负、太自以为是,现实生活中的国家级教练应该不至于这样,可能是用来讽刺很多教练不懂因材施教吧。一个教练,教一群学生,心思分散;但爸爸只教两个女儿,尤其现在只给姐姐一个人出谋划策,心思集中,全神贯注。

  就好像《射雕英雄传》里,王重阳一个人教七个人,全真七子;江南七怪七个人教郭靖一个人……效率可想而知。

  但爸爸没有放弃,通过反复看比赛录像带、做笔记的方式,分析错误,打电话给女儿指导,几分几秒,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爸爸的战术很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感觉,很专业。

  电影里很多细节显示出教练的小心眼,对姐姐各种骂,一点也不懂安慰。(也是对女性的轻视吧。爸爸虽然严厉,但从没有轻视。)赢了半决赛,教练兴冲冲去开记者发布会;爸爸留下继续看下一场半决赛,研究决赛对象的战术。

  进入决赛,肯定能拿银牌。但爸爸说:如果拿了银牌,过不了多久,你就会被遗忘。如果拿了金牌,你就会成为榜样,成了榜样,就会名留青史。

  现在,姐姐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摔跤了,是整个印度女性的摔跤——从来没有印度女性在国际摔跤赛事上获得金牌,无数女性在关注这场比赛。

  爸爸说:你要成为千千万万印度女孩子的骄傲和榜样,和那些轻视印度女性的人对战。

  决赛时,教练为了一己私欲,找人把爸爸关在地下室。因为几次比赛,爸爸在看台上给姐姐发布战略,损了教练的面子。

  按照平常电影的套路,应该是最后时机,爸爸及时出现,给予指导,让姐姐反败为胜拿金牌。结果不是。

  电影里是,姐姐看爸爸不在,忽然想到当年爸爸教自己游泳时说的一句话:爸爸不是每次都在的,爸爸只能教你,但你得凭自己的力量去战斗,尽全力救自己。

  主题升华了,不再只是爸爸的教导、父权的笼罩、女儿的顺从,而是女儿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女权的独立!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我爸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在手腕上文上我爸去世的日子,虽然他不在了,但看着这个文身,就好像他还在身边,无时不刻激励我、督促我,给我无形的力量,去拼搏,去战斗。)

  然后,姐姐忽然想到爸爸教她的假动作(想到《灌篮高手》了),来了个过肩摔,5分反败为胜,成为第一位在国际摔跤赛事上拿到金牌的印度女性。

  这时候,奏国歌,被关在地下室急得不行的爸爸听到印度国歌,泪流满面。管理员来开门,爸爸跑到赛场,父女相见,激动落泪。姐姐把金牌给爸爸,爸爸给姐姐戴上金牌,十多年来第一次说:“我以你为荣。”

  (真可惜,我爸这么多年来从没跟我说过这句话,他也没机会再说了。这是他去世时最让我难过的一件事。无论以后我做出怎样的成绩,他都不会知道,不会认可。)

  其实整体看来,很有《花木兰》的味道,代父从军,荣耀归来。不同的是,很多人提到花木兰,想到的是她的一份孝心,而没有想到她的女权主义。花木兰成了英雄,成了荣耀,但没有成为榜样。没有女性因为她而去参军。

  但《摔跤吧!爸爸》里的两姐妹不同,她们不仅是英雄,获得荣耀和成绩,更是榜样,很多年轻的印度女性因为她们而去学习摔跤。

  之前看苏青的《结婚十年》,里面有句话很打动我:一个光明的人物,可以增加无数不幸者的生活勇气。

  姐姐成为首个印度国际摔跤冠军,这对于广大印度女性来说,是一个莫大光明的人物。原来除了厨房,女人还是别的地方可以去。吸引了无数命运悲惨的印度女性去摔跤。

  在印度那个经常发生性侵案的地方,摔跤可以防身不说,至少,她们有了一份正式的职业,不必困在厨房里,成为家庭妇女。这对女性解放来说,是极大的一步。对于女性地位低贱的印度来说,这部片子实在难得,是冲突重围的时代精神,让我想到了碧昂斯的专辑《柠檬水》。

  主题难得,演员的专业性也难得,摔跤打斗的真实性、专业性,看得人惊心动魄,很紧张。主演为了电影增肥、减肥等等,实属不易,非常有职业精神,相信大家也从别的地方看到过,就不多说了。

  以上,极力推荐这部电影,不是励志片,而是女权片。有机会一定要去电影看现场,支持好电影。(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实在明白文艺挣钱的不易,大家一定要支持啊!)看完血脉沸腾,下午就去健身房深蹲!附上大半年来的健身成果——

  阅读原文:新书《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签名版。之前出版《总有些路要独自行走》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选择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改变受限的人生。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