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玄武、白虎《伤寒论》独少朱雀?——朱雀汤阙疑

  《伤寒论》以四方神兽命名的方剂,惟缺朱雀汤之方名。关于此方的存废,历来医家多赞同确有其方,然其究竟何方则莫衷一是。有医家认为其为十枣汤,也有医家认为是黄连阿胶汤。根据文献及医理,朱雀汤是黄连阿胶汤更为妥切。

  仲景融《内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汇《汤液经法》成《伤寒论》数十卷,397条,113方。其中以四方神兽命名的诸方极具特色,即青龙汤、真武(玄武)汤、白虎汤,但惟缺朱雀一方,是原书既无此方,还是传抄遗漏,或者转誊误写,如今不得而知,但从他处旁证或许能管窥一二。

  青龙、朱鸟、白虎、玄武四神兽,也称作四象,是天文学的概念。古人观察天文,以其在地球上的位置观察天体运动,把天空中所观察到的28颗恒星,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分成4组,每组各自相连,构成一副抽象的图案。

  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构成龙象;南方朱鸟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构成鸟象;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构成虎象;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构成龟蛇相缠之象。中国人富有想象力,长久以来善于运用“象”的思维,即把飘渺的事物形象化,取象比类使之更加容易理解接受。

  因此,四方的星宿位置形成了特定的图案,东方乃龙之象,南方为鸟之象,西方为虎之象,北方为龟蛇相缠之象。按照五行学说,将其分门别类,即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玄色),四方星宿分别称为青龙、朱鸟、白虎、玄武。

  然朱鸟究竟为何物?《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又“依人小鸟也”。《经籍纂诂·朱》:“朱鸟谓赤鸟也。”故朱鸟又名赤鸟。《梦溪笔谈》:“四方取象,苍龙、白虎、朱雀、龟蛇。唯朱雀莫知何物,但鸟谓朱者,羽族赤而翔上,集必附木,此火之象也。谓之长离或云,鸟即凤也”。朱鸟就是朱雀,同时朱雀也是凤凰的别名。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取四神兽之义名方,东有青龙汤,西有白虎汤,后有真武汤(因避玄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中土尚有理中汤、大小建中汤,五方独缺南方,五汤独缺朱雀,实不足为信,否则便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且这个五个方位的构成,可以看作是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圆,一个循环往复的圈。

  张仲景所处时代,兵荒马乱,其在《伤寒论》自序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东汉之末,地方军阀割据,连年征战,《伤寒论》之书也几经遗失,在传抄中误抄漏抄也在情理之中。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朱雀汤的存在是有可能的。然而从文献记载分析,历来医家对朱雀汤的认识存有分歧。一部分医家认为朱雀汤是十枣汤。《外台秘要》卷八记载:“深师朱雀汤,疗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眩痛,苦挛,眼睛、身体、手足十指甲尽黄。亦疗胁下支满,饮辄引胁下痛。方: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上三味为散,以大枣十二枚擘破,以水六升,先煎枣,取二升,内药三方寸匕,更煎取一升一合,分再服,以吐下为知,未知重服,甚良无比(出第二十三卷中,敬通按此即前十枣汤)。”即认为十枣汤即是朱雀汤。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雀汤是黄连阿胶汤。将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与《伤寒论》进行对比,不难看出《辅行诀》也有四神汤。《辅行诀》中除青龙、白虎、玄武汤之外,尚有大小朱雀汤,其小朱雀汤即《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大朱雀汤乃黄连阿胶汤加人参与干姜。那么他们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晋·皇甫谧序《针灸甲乙经·皇甫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注解伤寒论·序》曰:“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约生于公元150—154年,约卒于公元215—219年,皇甫谧生于公元215年,卒于公元282年,皇甫谧非常接近于仲景的时代,可信程度自然不言而喻,他认为仲景本伊尹《汤液经》而成《伤寒论》,而《汤液经》又本于《神农本草经》。

  据考证,《辅行诀》乃梁代陶弘景所作,是书曾说:“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 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经考证,陶弘景从《汤液经法》中摘抄部分方剂,写成《辅行诀》一卷。

  此外,陶弘景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道家名,即大小阳旦,大小阴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小勾陈汤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今亦录而识之。”又言:“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其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由此可见,仲景之《伤寒论》与陶弘景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蓝本相同,都源于《汤液经法》,且陶弘景明确提出,仲景为了避道家之讳改了一些汤剂的方名。因此不难理解,《辅行诀》中青龙、白虎、玄武汤与《伤寒论》无二,其小朱雀汤即《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从文献上明确的记载,可以认定朱雀汤是黄连阿胶汤而非十枣汤。

  此外,也可从医理上进行分析。《内经》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东方属肝,肝属木,乃青龙所主,青为东方之色,龙有行云布雨之能,阳气升腾,“地气上为云”,故仲圣大小青龙汤皆归东方,有发汗解表之用,大青龙汤治外寒里热,小青龙汤治外寒内饮。“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西方属肺,肺属金,乃白虎所主,白虎行秋之令,阳气下降得以清解暑气。“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北方属肾,肾属水,其色黑,玄即黑之义,北方玄武乃镇水之神,阳气沉潜,一阳之气潜藏于水中,主水者正此一元阳气,玄武正和坎卦之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南方属心,五行属火,阳气升至极,极则一阴生,其神即为朱雀。

  若朱雀汤为十枣汤。是方乃《金匮要略》中一张名方,主要用于治疗悬饮、支饮,方中主药甘遂、大戟、芫花,皆为攻逐之品,虽有大枣固本,但体虚不耐攻伐之人断不可服之。观其主治,悬饮支饮大多或关肝胆,或及脾肾,与心之关系不甚密切,全方安排又非入心之用,且其风格显然与其他三方迥异。

  再来看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见于《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57条文对该方病机描述不多,仅20余字,关键词有3个,即“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出现这3个典型症状的原因可以从方药进行反推。该方方药组成为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白芍。黄连、黄芩味苦性寒,多用于直折壮火;阿胶养血滋阴以上济心火,白芍苦酸微寒收敛神气,《本草纲目》言鸡子黄:“除烦热……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鸡子黄,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能补形。

  昔人谓与阿胶同功,正此意也。”可见,方中白芍、阿胶、鸡子黄滋阴敛阴养血,黄连、黄芩直折壮火,共奏滋阴降火之功,不难看出此方之病机乃是阴虚火旺。清代伤寒注解名家柯琴言:“此病发于阴,热为在里,与二三无里证,而热在表者不同。按:少阴受病,当五六日发。然发于二三日居多。二三日背恶寒者,肾火衰败也,必温补以益阳。反发热者,肾水不藏也,宜微汗以固阳。口燥咽干者,肾火上走空窍,急下之,以存津液。此心中烦不得卧者,肾火上攻于心也。当滋阴以凉心肾。”

  再将黄连阿胶汤与真武汤进行对比,黄连位南,真武居北,所谓一南一北、一热一寒。真武汤位居北方寒水之地,主水者坎中一阳也,若真阳虚弱,无力御水,则寒水必犯上作乱,泛溢周身,故以真武助阳以镇之,使之不至于寒无阳制;南方火也,然火旺亦不可无节,亢则害,承乃治。黄连阿胶汤之方证牵涉心肾,心肾者少阴之分也,故首曰“少阴病”;心火亢盛,不得肾阴滋养,必然“烦躁”;心火亢而在上,肾阴虚而在下,火上而水下,不得交媾往来,所以成未济之象,故而“烦而不得眠”为该方病机。

  肾水亏虚不得上济心火,所以治之自当以滋阴泻火,泻南补北之法。亦如弘景所言:“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所以从医理上也可以看出朱雀汤乃黄连阿胶汤,比十枣汤似乎更为妥切。

  尚有医家称黄连为药中之朱雀。认为朱雀是管火之神,雀舞火焰,朱雀喜欢跳舞……而黄连性寒,味苦,可泻火、清心,其饮片形状像凤凰尾巴的缩影。

  黄连阿胶汤除条文所言,广泛应用于失眠之外,近年来还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黄煌曾用此方治疗烦躁失眠、崩漏、失语、消渴、热痹、热痢及头痛等,取得较好疗效。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凡是符合本方证之病机的疾病,均可以异病同治,并随病加减。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青龙、玄武、白虎《伤寒论》独少朱雀?——朱雀汤阙疑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