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本报刊登了一则题为《上门推销的背后……》的新闻,文中讲述了一名隆昌男子因轻信上门推销人员,购买了18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权白酒,被告上法庭,被罚赔偿上万元。
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许多市民都遇到过上门推销人员,其推销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多为“三无”产品,购买后维修、退换都难以解决——
4月底的一天,家住东兴区蟠龙冲的唐婆婆正在家里做家务,一名穿着正式的年轻女子敲开了她的家门。该女子介绍说,自己是某公司工作人员,来做健康调查。
唐婆婆便让女子进了门。女子刚坐下就将手中的一个纸箱打开,拿出了一个足浴盆,一边询问唐婆婆的身体情况,一边将足浴盆通上电,要接水来给唐婆婆洗脚。女子这般热情,让唐婆婆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女子以健康调查为由,执意要给唐婆婆洗脚,还说出了唐婆婆腿脚上存在的一些病痛。唐婆婆见女子所说的症状符合,便不再推辞。
洗脚的过程中,女子一边按摩,一边与唐婆婆攀谈,从身体状况聊到家庭情况,语言风趣,将唐婆婆逗得十分开心。最后,女子开始介绍产品,拍着胸脯保证质量好,价格低。唐婆婆一心软,便花了599元买了一台足浴盆。
女子走后,唐婆婆连续几天都使用了足浴盆洗脚,却始终没有女子宣称的效果。“五一”小长假,唐婆婆的孙子回来后才知道老人遇到了骗子。
“我在网上查了这个牌子的足浴盆,只需要100多元,而且根本没有什么治疗功能。”唐婆婆的孙子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工作忙很少回家,多数时候家里只有老人一个人。“我猜测,老人当时觉得产品有效,是因为女子与她聊天,帮她按摩产生的效果,与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
前不久,经开区黄家湾小区来了一群穿着制服、戴着工作牌的年轻男女,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摞防盗报警器开始挨家挨户敲门进行推销。
推销人员敲开小区居民陈云的家门时,他正在家里看电视,一名年轻女子称自己是某电子公司的工作人员,由于小区内没有物管,容易发生盗窃案,因此社区委托他们来为每家每户安装防盗报警器。
女子一边介绍,一边动手安装起来。报警器很小巧,只有两节电池大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安装在门框上,一部分安装在门上,门被打开,报警器两个部分分离后,就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陈云感觉女子言谈不像安装人员,更像是一名销售员,便询问报警器的价格,女子表示,报警器免费赠送,但是后期维修费和更换零件费用需要50元钱,让陈云将钱先交了,免得以后麻烦。
“我们从未接到社区安装报警器的通知。”陈云怀疑自己遇到了上门推销人员,于是仔细询问女子公司名称和地址,并假称自己在工商局工作,以验明真伪。在陈云的不断盘问下,女子始终支支吾吾不能准确说出公司的名称和具体地址,陈云断定女子是假冒了身份,将其赶了出去。
虽然自己没买,但是陈云发现小区不少居民都使用了报警器,一名邻居向他吐槽,报警器效果不好,安装后没有任何作用,想要退货,但是销售人员留下的电话号码是空号。陈云随即到社区询问,社区工作人员告诉他,从来没有授权过任何人给小区居民安装防盗报警器。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东兴区一小区,几名男子声称自己是天然气公司的工作人员,来例行检查燃气管道、阀门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的结果是:大多居民家都存在安全隐患。他们便拿出携带的燃气管道、燃气灶等产品,让居民们购买、更换。
小区居民甘女士的同学正好在天然气公司工作,打电话询问后,才知道上门的竟是冒充者,甘女士果断将其赶了出去。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上门推销:抹不开情面老人买下8000元“无效”保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