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为《《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doc》,可适用于领域,主题内容包含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序这是一次关于身体的认领和解读它发生在五千年前甚至更远在远古的明堂上一群圣人围坐在一起……在遥远的今天我们开始符等。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侵权处理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关于《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doc文档,爱问共享资料拥有内容丰富的相关文档,站内每天千位行业名人共享最新资料。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序这是一次关于身体的认领和解读它发生在五千年前甚至更远在远古的明堂上一群圣人围坐在一起……在遥远的今天我们开始了自己阅读的旅程在模糊的字迹背后我们找寻关于宇宙、关于生命、关于灵魂的秘密……我们现在阅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似乎有些难度但这绝不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与阅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当中都流淌着美丽而空灵的汉字的基因只要我们能享受孤寂我们便可以像阅读李白和杜甫那样去阅读《黄帝内经》它一样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博大的精神和动人的韵律一样有着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所有美德它确定权威与法则讲究和谐与稳定注重教化与实证它不仅引领我们游走于宇宙太空感受旷古时空的荒谬与空寂而且引领我们不断地向内、向着那似乎不可知的黑暗不断地问难探索直至找到我们生命的真实的每一次悸动……《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这就意味着生命之学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被认为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和大慈悲。那么圣人为什么重医药?首先圣人就是能掌控自己的人。这个“圣”字怎么讲呢?我们先来看看“圣”字的写法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耳口耳放在一起就是繁体字“听”的意思底下甲骨文是一个人字后来写作“王”。所以所谓圣人就是听从自己本性的人也就是能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既能够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够使别人听从自己那么就可以由“人”而“王”。这是圣人重医药的第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是:古代文化认为天下即人身。古代的“天”字是这样写的人的头顶上面是天所以在古文里又叫做天、颠、顶。天下即人身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体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面是最为精密的自组织结构。自组织就是它依准于本性而存在、而平衡、而和谐不需要人为的强制和主观意愿也不是你想把药补到哪里就可以补到哪里的。所以在古人眼里身体就是天下就是国家。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生命是自自然然的一种活泼的存在是自足的它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机制。也就是说身体比头脑更聪明头脑是有为身体是无为。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国的意思就是“天下即人身”就是掌控好了人身的人就可以治理整个国家。千百年来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变人的本性没有变而所有的思想都是从身体中发出来的。因此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世界上最高的学问始终是研究“人”的而中国文化更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比如《大学》讲至善但最后要落实到人心的静与定《中庸》讲太过与不及实际上过与不及都源于脏腑功能的太过与不及。比如人的肝火太旺人的心就不静做事就急躁肾精不足人就没精神思考问题就不周全做事就会失败。拿破仑有句名言:“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而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所以中国文化一向都强调“从医入道”、“道以医显”就是说如果你能把人体领悟了把医道领悟了那么你就有可能领悟天下之道。二、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认知自我有人会问: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一些词汇: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等这些词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汇。这些词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一番。什么叫魄力呢?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足了以后的外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精气神的“神”实际上都是指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就好比油多了光亮就大火焰的光芒就是“神”所以“魄”是肺经、肺气足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里力来源于肾我们的力量都是来源于腰都是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够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而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属于先天的范畴关涉到我们的本能。所以我们说魄力是学不来的它是我们身体当中的本能的一种外现。如果你魄力不够只能说明你先天肺气不足肾精不足。有的人生命活力很旺盛看上去很有精神反之有的人看上去很萎靡。那么“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看“精”它来自肾。在中医概念里肾主藏精而“神”在这里专指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所谓“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就会显得特别没有精神。所以“精神”同样也指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东西。再看“胆识”。《黄帝内经》认为:胆是主决断的。有没有决断力也是领导力的一个体现而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一个人胆气足不足。并不是说一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了关键还是一个胆气足不足、胆精足不足的问题。一个人最终有无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那意志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在我国古代中医理论里意是脾(精)的外现脾的神为意脾主运化。《黄帝内经》说“心之所存所谓意”而一般人就把“意”理解为记忆力。实际上有没有意志和记忆力关系不大关键是记忆能不能跟所看到的事物相关联。如果能够相关联的话思维就有了一定的宽广度而这个思维宽广度就是“意”。所谓关联性就是运化这就是脾的功能。聪明反应非常快这都是运化的作用是脾的作用。“志”指肾的“神”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补肾。为什么?因为我们生命本能的很多东西都跟肾密切相关志是肾神的外现。意志这个词中“意”指的是运化能力也就是思维的宽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定力。如果说精神是指心肾相交的能力那么意志就是指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又能定得住多少这就体现你的意志力了。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并具备思维宽广度却唯独定不下来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做事照样会失败。那么“聪明”就很好解释了。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意思就是说肾的精气通于耳肝的精气通于目。所以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关键是看他的肝肾功能。肝功能好眼力就好肾功能好耳力就好如果耳鸣眼花就是肝肾出问题了。我们的人体就如同一棵大树在外的枝杈都是根部的反映。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的生命活力是来源于身体本身是从肾精来是从这些神明来从生命的高度来。所以学习《黄帝内经》是在培固我们的智慧元气是一种根本性的学习。在西方医学当中不太讲究神明这个概念。在西医看来心脏就是一个泵而已而与神明无关。所以在现在的当中有些现象就令人费解。曾经有这么个案例说有人移植了猪的心脏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慢慢地大家发现他有一个表现:他没事就喜欢用嘴去拱墙。其实这就是中医里讲的“心之官为思”。意思就是人如果心气足的话神明就会反应到大脑当中去然后慢慢地就会改变人你的行为也就是说有了猪心就有了猪性。所以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让我们更多地向内看内在地去观察我们的人生并且看到神明的那个层面。但向内看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人其实很不愿意向内看因为向内看很麻烦。每个人都有着顺从天命、活一天是一天的惰性而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所以不愿意向内看。另外向内看很痛苦一旦真的看清楚了生老病死就像释迦牟尼一样那就只剩出家了。所以先是不愿意向内看然后是不忍向内看这都是人的惰性决定的。《黄帝内经》是很高明的“向内看”是不打开地“向内看”。而西医大多采用的是解剖的方法。仔细一想解剖有什么了不起不打开能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才是了不起。所以中国中医非常了不起它没有打开身体就知道人体里面内在的气血是怎么回事。那么要凭借着什么“向内看”呢?凭借着“道”去看凭借方法、规律去看所以对人的要求很高。因为对人的要求高所以《黄帝内经》这本书是“自古圣贤皆寂寞”很少有人理解这也是《黄帝内经》寂寞的一个根源。自古以来人都存在的一个无知的盲点就是对自我很不清楚。西方的弗洛伊德的学说占据了整个世纪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类的自傲在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打击。第一次打击是原先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哥白尼的学说告诉人们地球是整个太阳系中的一分子。第二次打击是人们普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可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人不是万物之灵人源于动物人的进化并不能抹掉他在身体结构和精神气质方面与动物同等的证据。最后人就只剩下一个自信了就是说我了解我自己。可是弗洛伊德的学说告诉人们:你不了解你自己。你根本不知道你的行为到底是由于你内心的什么驱动在发生改变。所以向内看的问题对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来说都是一个最高目标。西方哲学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认识你自己”而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是“天人合一”就是人跟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达到至善。在学习医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反复体验这样一句话:“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学习《黄帝内经》是我们领悟人身、听闻真法、感恩中国的必行之路。先说“人身难得”。学习了《黄帝内经》我们就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脏腑的运转。我们懂得了人体实际上我们就懂得了人生的很多方面。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现在的肉身实际上是我们修行多年后得到的一个身体。用后来的话说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我们要蓄之、养之的精品。但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许多人对自己的身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毁之、害之的。再说“真法难闻”。大家都知道只有有缘的人才能听闻佛法。《黄帝内经》同样也是如此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可以听到的包括黄帝自己。《黄帝内经》本身就是黄帝和他老师的一些对话当黄帝问到一些很核心的问题的时候他的老师都会让他先斋戒。所谓斋戒不是单纯的洗洗澡、刷刷牙、饿几天就可以的。它要求你在精神上不要被一些私心杂念所控制让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才可能听闻真法。即便圣王学习《黄帝内经》他也要抱着很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去修身修心才能真正地看到里面去才能真正领悟“真法”。第三句是“中国难生”。实际上大家都应该有所感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深厚的感恩心理和自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这么多经典巨著可以让我们去读可以让我们重新反省人生甚至包括重新体悟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这是“中国难生”的一个含义因为只有中国才有《黄帝内经》。四、可以培养我们内在的洞察力《黄帝内经》所说的内容大多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它开篇全都在讲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它是一本很独特的医书在很大程度上它并不去讲怎么治疗一种疾病它更像一个老师在引导我们如何去顺应自然的力量。所谓自然的力量就是自然本身存在的顺序我们要顺应这样的顺序和规律。《黄帝内经》非常注重内在洞察能力。我们学习《黄帝内经》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增强我们的内在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是一种很好的认知方法。西方人学医要花很多工夫去学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理论。可是在中国许多人对中医常识都有一种耳熟能详的感觉。比如说老百姓并不懂医学但是他们每天都在运用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用古话说这叫“日用而不知”就是天天在用却不知道其听道理这就要求大家有一种洞察生活的能力。培养人的洞察力第一条就是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大家可以去认真地想一想中国人为什么说“买东西”不买“南北”。《黄帝内经》中有幅图它的南却是在上面很多人会觉得难以理解。而这幅图在中国古代始终是南在上面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而用中医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黄帝内经》中的东南西北方位为什么南要放在上面呢?因为在我们人体中心在最上心就是人体的代表。如果俯卧大地的话心在最上所以上边为南。按照中国文化中取象比类的方式我们把东归属于木西归属于金南归属于火北归属于水。在远古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木和金为可盛受之物是用手就可以拎着去以物易物的。而火和水是不可盛受之物是用手拿不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中国人只买东西不买南北。更何况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热情如火”或“柔情似水”这些情感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啊!而且买卖南北(水火)还要危及人类本身呢比如军火比如石油和水一旦进入到买卖层面就要危及人类本身啊。其实我们中国人骂人都很有文化内涵。比如说“这个人不是个东西”什么意思呢?说这个人不是个东西那不是东西就是南北啊!就是说这个人像水火一样无情无义。从更深的层面来讲东方又意味着生发东方为生发南方为生长西方为收敛北方为收藏中央为土为“化”。那东方为什么有生发之象呢?我们先来看这个“東”字“東”就是一个木中间加一个日意思是太阳从树木中冉冉升起这就是一种逐渐上升的状态。再看“西”字在古文里写法是这样的就像一个大鸟立在自己的鸟窝上。人类最初观察西边的时候他首先要抓住一个象这个象是什么样的呢?天黑了鸟儿知道要归巢了天地万物也知道要收敛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收敛之象。实际上在中国买卖东西是有它的文化内涵的。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要买卖的东西要么是可以生发的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性质要么是可以收敛的可以赚到钱的。而南方意味着什么呢?因为南方为“火”是疏布之象南方实际上就意味着散。这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企业家做慈善该散出去的该花出去的都不应该求任何回报。北方主水为藏而藏是什么呢?藏是认为这个东西很好所以才会把它收藏起来。比如说收藏品这是不应该拿出去买卖的东西是人喜欢的东西特别心爱的东西要藏起来的东西。就像我们人体的肾精藏得越多越好。从中医上讲南边是心火北边是肾水东边是肝木西边是肺金中央为脾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心就是疏布就是散心脏永远在跳动它是永远在那儿散着的这就是心的象。肝气的生发决定着我们的精神状态而我们不能只耗散不吸收所以肺气主收敛、肃降而肾水的收藏能力越强我们心火的布散能力才越强我们才更有精力去回馈社会。那么中央脾土是什么呢?它就是“化”。那什么又叫化呢?所谓化就是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化”的真正内涵就是指从生发到收敛的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化”。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说你这个人被汉化了或者说你被什么感化了意思就是外界的人或物先是影响了你然后是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在你的身体里扎下了根结下了果彻底地改变了你。在甲骨文中“化”是两个颠倒的“人”指人的彻头彻尾的改变而这个过程就是化。中央脾胃对于人体的意义就在于它受盛五谷生化为精血一部分去长肌肉、长精神多余的精血为人体所吸纳、收藏。中央脾胃它包含在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象之中这四象全都有就是“化”。所以中央脾土它自身就是一个圆。用《易经》中乾卦的“用九”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易经乾卦用九》说:见群龙无首吉。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见群龙没有首是吉利的。群龙无首就是它自成一个圆既有生发、生长又有收敛、收藏四条龙首尾相连美丽如环而这个环就是生命运动方式的最圆满状态。而这个环就是天“天”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就是永远从春走到夏从秋走到冬它的这个次序是不会变的。人的生命也是有次序的永远是从出生到壮大然后到衰老和死亡人体也要因循这个次序去生存。所以就“买东西”这一件事实际上是在告诉大家中国人买卖的是文化这个“东西”有着从“生发”(春)到“收敛”(秋)的性质而西方人呢买卖的是物是this和that。所以中国人只可买卖东西不可以买卖南北。“东方”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其独特的地位。东方代表生发所以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的东方也是重文化也是讲文化的。西方代表收敛所以西方社会是重物质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比如中国古代说五行顺序的时候是“木、火、土、金、水”而现在说“金、木、水、火、土”这就很明显说明现代思维和古代思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古代思维是“木、火、土、金、水”这是一个相生的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化重的是文化重的是生发所以从木开始。而西方文明和现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重物质的所以我们现在说五行都是从金开始而这个顺序是相克的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说的是相克、相侮、相矛盾的这么一个概念。所以说我们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与古代文化相比较现代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而学习《黄帝内经》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回归。领悟了天地自然我们再从人身感悟一下《黄帝内经》的独特魅力。大家再思索一个问题我们人体的中部在哪里?把这个问题想通了也许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式思维。按照人体的比例很多人都会说人体的中部就在肚脐。肚脐也叫做神阙穴它实际上连接着先天和后天是一个很根本的地方。但是它并不是人体的中部。因为当剪掉脐带以后先天的那个神明就已经缺失了所以说肚脐是神阙穴。而且肚脐这个穴位是只可以用灸法不可以用针刺的。那么到底人体的中部在哪里呢?大家都知道人体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穴位叫做“人中”这才是人体的中部。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好像都懂点中医。比如说有人昏倒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去掐人中。可是为什么要去掐人中呢?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说掐人中是强刺激。按照这样的说法我打你一棍子扇你一嘴巴也是强刺激。那为什么非得掐人中这个地方呢?而且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人中呢?按照人体比例来看这个地方太高了怎么能叫做人中呢?这就必须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了。中医认为人中是我们人体里最大的两条经脉的连接点。哪两条经脉呢?一条是督脉它起于会阴。会阴就是我们的前后阴正中间的那个地方但不是在那个点上而是在那个点里面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可能是丹田吧。督脉起于会阴然后分两支一支从少腹往上走一支从长强穴往上走。长强穴就是我们背后的尾椎骨的最后一个穴位这样一直走到头部再到人中。督脉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它主气对男性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男性的生殖能力。因为督脉决定了人体的脑髓、肾、腰脊、脊柱、脊髓等。所以说男性是否有生殖能力就要看督脉。人体中的督脉另外一条经脉就是任脉任脉是在我们人体前部的一条正中线它也起于会阴然后沿耻骨一直到人中与督脉在人中处交汇。这是人体的一条大阴经。这条大阴经是主血和管生育的所以不能受伤。比如过去西方人鼓励女性剖腹产说横着开刀肚子上的褶儿就看不见了。横着剖是很不好的因为横着剖就等于把人体的好几条经脉都切断了所以横剖人体愈合的能力特别差。而竖着剖呢?也挺可怕的竖着剖正好伤着任脉但是竖剖最起码它没有伤到那么多条经脉所以愈合比较快。人体中的任脉督脉和任脉都算是奇经是属于奇经八脉里边的东西。十二正经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奇经八脉可以说是人体中一种很特异的能量我们甚至可以说它是元气的储存地。它基本上可以决定一些很重大的事情比如说生育胚胎。男人的生殖能力在很大程度是由督脉决定的女人的生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任脉决定的。而我们的人中恰恰是任督二脉的交汇处。那为什么人昏倒要掐人中呢?人昏倒实际上很像《易经》卦象里的一个卦也叫阴阳离绝卦。意思是阴气下行在下面阳气上行在上面跑走了这样就属于阴阳离绝。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通过刺激人中这个穴位将阴、阳重新和合通过压迫人中把气血重新调上来。这个昏倒的卦象叫做否卦通过掐人中以后给调整过来的象就叫泰卦。这就属于阴阳和合卦因为阴气是下降的阳气是上升的这样阴阳和合的话人体就能够清醒。阴阳的交合就是人体两大经脉的一种交合所以人中这个穴位在人的身体当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人中真正的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中之象应该深、长、宽。因为人中就是我们阴阳二脉交通的沟渠如果阴脉和阳脉交通的沟渠又深、又长、又宽的话说明这个人的气血交通能力特别强。如果阴阳交合、气血交合的能力强的话气血就旺盛寿命就长你的精就足就可以生育后代。所以人中又有另外的两个名字一个叫寿宫一个叫子庭。从人中这个象可以看出人的寿命和后代。所以在古代相书里人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相。中医之道可以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外部来看内部。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情况一定会在人的体表上有所表现看了外部表现就会知道内部是怎么样的了。通过人中的外部表现可以看到我们内在的气血表现。有人说自己人中太短一定短寿其实有这种想法大可不必。也许你的生命会很短但是人中这个东西的长、宽、深和养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最近拼命地糟蹋自己的身体那么你的人中就自然会变得扁平如果你知道如何去养生很会保养自己的话你的人中会慢慢变得深一些因为你把自己的气血养足了这个渠道自然就通畅了。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通过天地之象我们不仅可以观察我们的人体和人体内部的一些变化还可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百姓日用而不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两种方法:一种从读经典入手还有一种就是从生活当中去认识。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从最简单的方面甚至以一个小孩子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我们学《黄帝内经》好像看着很难可实际上并不难。只要懂生活懂得春天去冒冒失失地摘了一朵花秋天就会少结一个果的道理很多的事情就都会明白。一、为什么北京城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大家都知道老北京城的城门有内九外七的说法。内九指的是内城的九道门分别是前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按照朝廷当时的规定每个城门进出的车辆都根据传统文化的概念而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进出崇文门的车必须是酒车酒在传统文化里意味着生发而宣武门只许走刑车这说明宣武门守着肃杀之气。这都是按照气机来运行的。从风水学上讲北门是不可以开的因为北方主收藏要藏得住所以不能开门。收藏的东西当然都是心爱之物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这好比我们的肾精藏得越足我们的本钱就越足。然而北京城的北面不但开了门还开了两个门:安定门、德胜门。这两个门在平常是不允许开启的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开启而且还不能同时开启。哪两种情况下开启呢?就是在军队出征打仗和得胜归来的时候。出兵打仗的时候开的是安定门。从安定门出去意思是出去打仗首先要心神安定要有定力这样才能保证胜利。当军队得胜归来的时候走德胜门要有出有进这就要求军队要有去有回。所以说该藏的东西一定要藏得住万不得已要用的时候一定要有出有进。二、为什么秦皇汉武要封禅“泰山”?在五岳中泰山并不是最高的山。在五岳中泰山并不是最高的一座山但是为什么在秦皇汉武时期帝王都要封禅泰山呢?为什么不去西岳或中岳?因为作为一国之君他要掌握国家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国家的生发之机的问题。而东方蕴涵着生发之机所以处于东方的泰山就成了帝王祭祀天地的好去处。一个国家有了生机就有了一切。古人是非常重视生发之机的就连打仗也是这样。因为鼓属木鼓声是主生发的所以战斗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敲鼓以此来振奋士气。让士兵的肝气上来他们才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往前冲。那么该收兵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鸣金收兵”。金属于收敛之象鸣金就是要收敛了也就是收兵。三中国人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中国人为什么说“左右”不说“右左”?我讲这个就是提醒大家将来对日常生活要很关注不要把它看成一种习惯就过去了。左边是生发所以生发了才能收。左右还有一点不同左边为肝气主血右边是肺肺主气。气比血走得快所以先动左边这样才能左右平衡。血是用来收敛肝气的肝气不能一味地生发。在中医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就很不同。左边的偏头痛就是血分病而右边的偏头痛是气分的比较多在用药上会有所变化。而西医治疗头痛通常是用止痛片因为西医里没有经络的概念止痛片对全身哪儿都管用因而没有针对性。而中医一定要弄清楚是左边血的功能出问题了还是右边气的功能出问题了然后对症下药所以说中医真的很高妙。再有中国人练功时的第一个动作通常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那先伸左脚和先伸右脚有没有不同?中医认为左肝右肺左边为肝气右边为肺气。左边为肝主血。所以一定是先伸左脚先开血脉。因为血的运行比气的运行要慢如果要先开右脚右边主气气就快那么血就很难跟上。先开左脚后为什么还要“两脚与肩同宽”?“两脚与肩同宽”是让腿部打开大腿内侧的三条阴经然后脚尖再微微内扣大腿外侧的三条阳经也就随之开启。如果这两边阴阳经没有感觉这个站立姿势对练功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走路时先迈哪只脚、后迈哪只脚不都有生命的道理在里面吗?!四、“终始”的意思我们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用词每个词都要用得非常恰当。《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说“始终”而说“终始”呢?就像我们说“左右”不说“右左”。所谓终始就是看任何事物都要从它前面的那一项看起。万物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它们最根本的“终”是什么?就是冬天就是收藏。这个冬天的“冬”就是终了的意思。春天为什么叫春天?春就是蠢万物都在蠢蠢欲动生发之机蠢蠢地就都动起来。夏是假借有发散的意思。秋是收敛和成就万物的意思。所以有终才能有始有积精累气的过程才能有开始。因此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要有终有始。五、何谓“仁义礼智信”中国人常说“仁、义、礼、智、信”那什么是仁、义、礼、智、信呢?仁、义、礼、智、信这些观念实际上也是从我们身体当中来的。仁就是东方东方为生发之机。“仁”就是生发出来的善念这一点点善念将来可能影响人的很多东西。“义”是什么呢?所谓义气就是我不要的东西我白送你的东西我替你两肋插刀却不要求你回报。所以义就是主散就是疏布出去的东西这是南方。礼是西方西方是收敛之象所以礼是约束、收敛。礼就是要教我们如何约束人性收敛人性。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智就是北方北方是收藏之象肾精足才能生出智慧。最后来看看信它就是中央脾土。从字形上来看“人”加“言”为“信”。为什么叫人言为“信”呢?就是人说话要真实要可靠要像土地一样真实可靠。因为古人认为土地是从来不骗人的只要撒下种子它就可以发芽。六、为什么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什么原因呢?夏天我们的阳气全部浮跃在体外我们的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寒湿的格局人体的脾胃是最虚的消化能力也是最弱的所以我们在夏天要吃一些姜类的温热的、宣发的东西而不能吃滋补类的东西。因为我们人体内部没有足够的力量消化这些东西。而等到冬天的时候我们的阳气全部收敛了身体的内部就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反而可以吃一些滋补类的东西。而吃萝卜可以清凉顺气可以使我们的身体保持一种清凉和通畅的状态。这些道理我们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把这些细节问题都掌握了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七、为什么大蒜、辣椒不入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蒜和辣椒的气味最厚可大蒜和辣椒从来不入药的这是为什么呢?大蒜属于气的层面入气分。凡是入气分的药都走清窍我们人体的小便、眼睛都是清窍。所以蒜吃多了容易眼睛花看不清楚东西。而且大蒜的味走前阴走小便吃多了小便也会浑浊。中药虽然是取事物的偏性但也不能用大蒜这种特别的东西。辣椒是走味道的凡是入味的都入血分。血属于阴味道也属于阴。入血分的药走人的浊窍比如嘴巴、肛门等。如果辣椒吃得多了人的嘴唇里边就会生疮也有可能会造成便血或肛门疼痛。所以大蒜和辣椒这两种东西都过于厚重人们一般只把它们当作食物并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食用。但是味道过厚好不好呢?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怎么解释呢?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弱所以要用浓的东西来调自己的肾精出来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帮助自己调元气上来来帮助运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人压力太大心情太郁闷了因为味厚的东西有通窜力而吃辣椒和大蒜能让人心胸里的淤滞散开一些。总而言之我们只要爱吃味道浓的东西就表示身体虚了。八、“咽喉要道”的真正含义人体中有几大重要的部位其中一个就是咽喉。因为所有的气血都要经过咽喉而上头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个部位。一个人脑子清爽不清爽全在于咽喉是否清爽、通畅。如果咽喉老犯毛病的人慢慢就会影响他的脑子。现在患咽喉病的很多而且久治难愈。古人把狭窄而重要的关隘称之为“咽喉要道”可见咽喉在人体中的重要意义。很多经脉都走咽喉喉咙两边叫咽中间叫喉。大肠经走喉咙如果喉咙干疼是大肠“津”的功能过度了。像这种喉咙干疼的人接下来就有可能出现大便干燥、颈肿喉闭。喉咙两边痛即慢性咽炎是脾病和心病因为脾经和心经都沿着喉咙两边走。喉结以上痛是属于心经喉结以下痛属于肝经。如果喉咙外边两边肿就是小肠的问题是吸收出问题了。脸大脖子粗那种症状属于小肠病。如果咽喉老是肿胀的这是肾经的病。还有三焦经也走咽喉。八条经脉全都走咽喉甚至还包括任督二脉也走咽喉所以咽喉的病是大病如果咽喉有毛病就要好好地去治。中国的经典都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医学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因为只有医学能让我们了解到人体与自然是否和谐。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至善”。中国的圣人为了说清楚其中的道理统统采取了“打比方”的方法。他不去说这个概念“是”什么而是说它“象”什么在《易经》里他画出卦来让你看它“象”什么然后去感悟真理在《诗经》里他用“比、兴”的方法来描述人心在历史书里他讲故事在医书里他说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他从来都不用大概念压人而是发掘生活的点滴来映照我们的心灵。因此中国的经典都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古代圣贤强调“以医入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他们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一、《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我国古代有关中医的书很多,但经典只有两部:一部是《黄帝内经》,另一部就是《伤寒论》这两部经典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中医著作。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什么叫“经”。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古代的经是这样写的经是丝线丝线的原始意象是脐带。脐带是我们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是连接先天和后天的根本所以它也是我们的人之根本。所以“经”的第一个含义是“根本”的意思。另外我们如果看过织布或者是看过地球仪都会知道南北为经的概念。织布时先拉过来的这条线叫做经经线有一个特性就是只要一旦被拉过来它就永远不许再动。所以经书都有亘古不变的特性这是“经”的第二个含义。所以“经”是讲根本、讲本质的东西而且具有亘古不变的特性。相对于经线而言要想把这个布织成还需要纬线。纬是横着的线、不断变化的线所以古代有经书有纬书而纬书都是讲变化的书。在中国的经书里《黄帝内经》这本书作者不详、写作年代不确定最后人们决定用“黄帝”来为代言。“黄帝”之名彰显了古代医家一统天下医学的决心同时避免了医学观念有如春秋战国时代的纷争与不和谐。为了保卫一个伟大的生命理念各门各派牺牲或放弃了自己的某些自由而让自己归顺于“黄帝”的旗下去谋求中庸之道和阴阳的谐和……它的慈悲在于用“黄帝”的权威确保了这本经典可以万代流传并因此而惠及我们千万民众。中国还有一本特别著名的医书叫《伤寒论》。那什么叫“论”呢?所有的发“仑”声的都表次序和次第。比如说我们说话有次序就叫“言论”。做人的行为有次序这就是“人伦”。水也有次序一个个散开的波纹代表水的次序就是“沦”。《伤寒论》这本书实际上是涉及治疗学的一本书。它在讲人得病的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应该如何理解呢?所谓太阳指的是人的表层。如膀胱经和小肠经都属于太阳这是人的表。胃经属于阳明。比如你感冒发烧先是体表受寒如果加深了就会出现阳明的问题就会吃不下饭这是胃经的问题。再往下走就会到少阳就是靠发烧往外赶的劲儿都不足半表半里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这就是得病的次序。那么怎么治病呢?一个好的中医治病的次序应该是反着的就是把病一层一层地往外拱。假如阳明得了病把病拱到太阳这儿病就好了。这是一个得病和中医治病的次序所以称之为“论”。《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在本质上有个根本的区别:《黄帝内经》代表的是贵族医学它追求的是长生、长寿。医理是扶阳固本手段是强调个性化的养生强调元气对人体的意义故而很少用药到了《伤寒论》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治病疗疾成了首要。因为对平民医学的伟大贡献人们称其作者张仲景为“医圣”。学习中医如果能把这两本书参透、悟透就非常了不起就会成为一代宗师。二、顺其自然《黄帝内经》宗旨的第一点强调:做人、做事要顺其自然守时、守位并且始终要保持这种情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凡事要顺其自然。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要想真正做到就很难了。顺其自然也叫“因天之序”。天的顺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再到春周而复始。这个顺序是永远不会变的。“春”的原意是指万物随阳气的生发而蠢蠢欲动“夏”是“广大”或“宽假”之意指不要约束万物而要使它们尽量地生长“秋”是“成就”的意思指成就万物使万物结果、结籽“冬”是终了万物闭藏之意。中医医理讲“因天之序”就是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就是东南西北就是春夏秋冬就是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违背了这个顺序就要生病顺应了这个顺序就能健康长寿。现在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身体不健康就是因为不顺其自然。现代人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出自与自然相背着的态度。举个很浅显的例子:春天该生发的时候不生发就会出方方面面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该结婚的时候偏不结婚那么他的人生的整个程序会被打乱。要因循身体这个“天”本身的运动顺序顺着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做了万事万物就顺当。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就是东西南北就是春夏秋冬《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都是一回事。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思考所要做的这个事情在这个规律上处在哪个点上。它是春天还是秋天呢?如果它是春天就不要希望明天就结果要等到秋天才行。这样做看似无为实际是有为。如果非要从春天一下就蹦到秋天去那就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不管压力多大、从事什么工作要想保持这种情志就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把握你所做的这件事的规律。三、健康长寿靠自己《黄帝内经》宗旨的第二点就是:健康长寿不靠别人不靠药完全靠自己。许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生病后过分地依赖医生和药物而越来越不肯相信自己。宁肯相信那些胃药可以解决自己的胃痛而不肯改变自己暴饮暴食的恶习。其实《黄帝内经》不讲药它只有个方子而且都特别简单。它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健康长寿是个积精累气的过程靠的是自己吃好、睡好、消化吸收好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才健康。《黄帝内经》基本是讲医理(医道)的书它开篇讲恬淡虚无然后讲四季和阴阳应象等等就是告诉大家健康长寿的秘密在于自己的情志和经脉气血是否顺畅是否生发、生长、收敛、收藏都有若有就是乾卦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如果冬天没藏好春天就生病。民俗里有句谚语叫做“冬日打雷十栏九空”。冬日打雷就是天地的阳气在冬天不藏了来年的畜生就要遭殃。人要是冬天没养好也会出问题。冬天收藏得精血不够第二年的春天就会不舒服或得病。年的“非典”时期为什么很少有小孩和老人得非典?因为小孩和老人基本上能按照一天的顺序去生活能按照人体的自然要求来生活。如果该睡觉的时候偏偏不去睡该醒的时候偏偏不醒整个的运化包括生发、生长、收敛、收藏都没养好不得病才怪呢!“万恶淫为首”、“百病气为先”就是说性事、情志的过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程度密切相关。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很多东西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包括情绪和精神状态。在西方假如一个人得病了首先要去找医生医生治不了的时候就要去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再治不了就要让他去找牧师。可是在中国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只需要去找一个中医就可以解决了。中医可以全方位地解决人的一些问题包括心理、信仰等问题。中医会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指导的是人的生活医道。所谓医道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治病的这个层面而是要全方位地指导人的生活。所以说真正的医疗保险就是精神文明。因为疾病和人、人性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要调理好自己的生活调理好自己的人性才能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四、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会有所体现。外边环境的问题一定会在我们身体内部有所体现。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是浮躁的人就会很容易得上实下虚类的病出现失眠、抑郁等方面的病症。另一方面“有诸内必形诸外”人身体内部有什么问题也会在身体外部有所表现。中医里有“望、闻、问、切”医生看你一眼就会清楚你身体内部的情况。比如医生一看到你的嘴是歪斜的就知道你有胃病容易生闷气情志不舒。因为口歪是胃经的病再综合你的言谈举止可以判断你人性和身体的很多问题。天人合一就是要人和自然达到和谐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这是天人合一的意义也是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五、医易同源学习《黄帝内经》对人的要求很高:要有一定的洞察力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要有很高的悟性。没有悟性和洞察力学医真的就是纸上谈兵。我经常会说西医是学问中医是道。大家看看这个学字上面是两只手捧着爻辞。爻辞是指《易经》里边的东西就是因为不懂所以大家都想去学而且越学头越大。而“道”字上面是个首首是代表头。“辶”古代是辵部是马车的意思。实际上这个字的意思是头脑坐上了马车。所以学“道”的方法就等于学习一种认识世界的非常快捷的方法。荀子曾说过:“其生也有涯其学也无涯以有涯伴无涯殆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可是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如果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陪伴无限的学习是很危险的。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这些经典呢?古人告诉我们用“道”实际上“道”就是一种洞察力。针对天下的学问西方是一会儿建立一个学科一会儿建立一个学科而且这个学科发展起来就把前一个学科否定所以永远要往前学。而我们中国人之所以讲“道”就是以悟道的方式去理解知识这和“学”的方式是很不同的。世界万物太多了怎么办?古人告诉我们要采取的是一种分类取象的方法即“取象比类”。这种分类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象”来看它的类别。比如凡是具有生发之象的全都归属于东方比如青龙、春天、树木、人体的肝、青少年等等都同属于一类它们都有着向上的生发的趋势。凡是具有收敛之象的都归属于西方比如白虎、秋天、金属、人体的肺、四十而不惑的一群人等等它们都有着下降的但成熟的性质。因此当我们面对任何事物时都只需思索其内在的气质就可以揣测它未来的走向了。《易经》也是采取取象比类的方式用八卦事物的八种抽象性质再八卦每每相配遂成八八六十四卦。所谓“卦”又是什么意思呢?卦就是把事物挂起来让你看让你把它的“象”看得很清楚的意思。《易经》里的“象”是怎样生成的呢?《易经》里边最基本的“象”是阳爻“”和阴爻“”。所谓阳爻、阴爻就是世间万物的两种“象”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阴一个阳。阳爻是男性生殖器的代表阴爻是女性生殖器的代表。然后我们老祖宗把这三根阳爻的卦象挂在这儿让你看并且起了名字叫“乾”把三根阴爻的卦象叫做“坤”。有人会说我不懂什么叫乾什么叫坤老祖宗就会接着给你打比方。他告诉你如果不懂乾坤总懂什么叫天什么叫地吧乾就像天啊永远运转不息坤就像地啊永远化生万物。有人还会说我是瞎子我看不见天和地我不知道何为天、何为地。老祖宗会接着讲:你总有父母吧?要想理解什么是乾你就去理解你的父亲他永远在为家庭奔波啊如果想了解什么是坤你就去理解你的母亲她永远在为养育后代劳作啊。这时可能还会碰到一些人说我没爹没妈还是不懂怎么办?老祖宗还会接着给你解释让你去看什么是马什么是牛。马都是给人留下高昂的印象而这种高昂的感觉就像我们的父亲而母亲就像牛一样任劳任怨……总之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所谓天行健就是说一切要因天之序。四季总是春夏秋冬地更替这是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它的运转过程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的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既要承载好的东西也要承载坏的东西既要承载人类世界中的美好也要承载那种比如大便、唾沫之类的不洁之物。《易经》通过分类把万事万物分于八卦当中把万事万物的关系分在六十四卦当中。因此懂六十四卦就能把人生的所有关系都解读了。实际上六十四卦是两个卦爻不断地搭配的结果。在六十四卦中比如说乾坤两卦乾卦放在上面坤卦放在下面就是泰卦如果把乾卦放在底下就是“泰”卦。八卦之间不断地相互匹配它们就可能出现各种情况。所谓医易同源就是说二者都有着共同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只不过中医讲五行把任何事物都归于五类而五行的方法里又蕴含着一个最精确、最简洁的方法就是阴阳。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大道至简”意思说最大的道理一定是最简单的道理而不应该是难懂的东西。那么谈到阴阳这两个卦象(泰和否)就大不相同从医学上讲“泰”的卦象好为什么呀?因为阳是上升的阴是下降的“泰”卦就是阴阳合和卦而阴在下阳在上就叫阴阳离绝卦这个卦很不好这个在《易经》里非常有名叫“否”卦。否是不通之意为什么不通?因为阴阳离绝了。而阳气上升阴气下行这样阴阳恰恰可以就此交通所以泰卦根本的意思就是通这是通泰之意。在中国要想学中医永远不会太晚。为什么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既是医学又是医道。中医是一种道的表现而凡是道都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他对自身和自然天地万物的领悟有密切关系。所以只要有生活阅历只要对人生还有一定的关注就可以学懂中医。这就是学中医和学西医的不同。六、医的本意那么这个“医”是什么概念呢?古代医字的写法有两种一个下面是“酉”一个下面是“巫”。这个字本身就把中医里边的很多内容都涵盖进去了。首先来看上半部分“医”这个医字外边这个“匚”读音为“方”。要弄懂医学的话就一定要懂医理。“匚”是方指医理要方正里面的“矢”是箭。关于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中了外伤还有一种认为这实际上是箭就像是医疗手段里面的针灸“矢”指的是针灸。上面这个“殳”字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殳”是一种武器。古代中医里就有一句话叫做“用药如用兵”用药就像用兵一样。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殳”底下是个“又”上面是古代水池的样子。这个字看起来就像手在水下摸东西所以有人就认为这代表按摩。按摩可以说是中医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同时又是处于最高层面的治疗方法。中医经常说的“手到病除”最本质的意思是表层的病基本上是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解决的。在体表的毛病进入到深一层的经络以后就要用针刺再深入到五脏后就要用药了如果再继续深的话那就是病入膏肓。那时只有一个办法就用“灸”法。所以这个简单的“醫”里不仅涵盖了医理还涵盖了按摩和针灸的治疗方法。再来看看下半部分。“酉”就是成就的意思。古代的酒字就是水旁边加上这个酉是把万物成就的东西放在水里面去沤、去发酵。所以古代的酒就是最原始的药就是前面曾讲过的醪糟。与其现在喝那些烈酒还不如去喝醪糟因为它有养生的功效。还有一种说法是医的下面是“巫”在古代还有一种祝由的方法是巫术这种方法现在基本上没有人用了。“醫”字匚、矢、殳、酉(巫)有机的结合从文化的视角体现了古代医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对疾病的态度可谓独具匠心。通过“醫”的两种写法的解释大家就清楚医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一个“醫”字实际上把古代的所有的治疗手段和医理全部都涵盖了。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医”字被简化的就剩开刀了。藏传佛教里对医学有这样的说法:人体生病就好像是水变成了冰一样。那么是把这个冰给剌掉呢还是把它融化让它重新变成水?这可以引导我们对医学的重新思考。由于人体的正气、邪气都从体内发出的。邪气就是过度之气它也是由正气变现来的。所以中医里主张把邪气去掉让它由冰再变成水。七、药的本意我们再来看“药”这个字。《说文解字》里说“药”是治病草从艸乐音它是这样写的上面是草底下是个音乐的乐。音乐的根本是和谐和谐来源于五音的合和就如同药之配伍。和谐又是快乐的源泉快乐可以驱散心中之郁闷又是最好的治病良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的根本也是和谐而音乐又是药之上品因为只有音乐可以直接作用于灵魂。开中药为什么叫“开方子”?那是因为中药讲究配伍配伍的原则是要守“方正”的原则不能乱来。乱来就是乱枪打鸟希望瞎猫可以碰上死耗子。比如说有人咳嗽了就把中药里能治咳嗽的药都用上这就是乱来。这样乱开处方不仅治不好病还会延误病情。中药里有九味药是去胃酸的如果大夫把这九味药都开在药方里他毫无疑问是庸医。那只能叫开药不能叫开方子方子是有“道”的。上医开方子就像在为我们的生命画一幅画或谱一首美妙的曲子就好比“桂枝汤”药方里面没有一味治感冒的药可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把感冒给治好了这就是因为它配伍精准非常和谐。中医认为人和万物都得天地一气而生但人得天地之全性草木得天地之偏性人得病就是人体气机出现了偏盛偏衰的情形所以要借药物之偏性来调整人体的盛衰。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中医用药是按草根、树皮、昆虫、土石的形、色、气、味来划分其阴阳五行归属的。比如根茎的药可以钻透土地所以有通里的作用如白芍树枝树梢则有生发之性如桂枝树皮有包裹收敛的特性如肉桂而果核的收敛性质又更大于皮类花儿有宣散郁结的作用如月季花、玫瑰花果实生在高处却最终要下落故而有使气下行的作用……总之那些发现中药之美的神农们是优雅而安闲的君子他们和四季一同生长和收藏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着美丽和健康……真正的“开方子”是要明理即明医理明药理。比如说有人感冒发烧了如果是有汗、恶风寒、头疼、后脖颈僵痛、脉浮缓则属于太阳经受寒可以用《伤寒论》名方“桂枝汤”如果是无汗、脉浮紧则是“麻黄汤”如果是少阴发热脉沉细上热下寒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就一个“发热”中医就有无数的对治法其原则就是“六经辨证”。哪一经出问题了就用哪一经的方子去对治。因此中医大夫必须明白“望、闻、问、切”明白“六经辨证”。人不是靠指标活着而是靠感觉活着靠本性活着。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第四章因天之序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讲的养生就是我们每天要按照人体的本性去做什么时候做什么时间的事。“因天之序”就是说一定要因循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我们人体也一样。一、子时胆经当令养生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子时是指夜里点到凌晨点这两个小时。我们现在都用的是小时的概念在古代这就叫大时是两个钟头。从夜里点到凌晨点这个时间是“胆经当令”。“当令”是什么意思呢?当令就
随着《中餐厅2》的热播,小编一边看综艺节目一边馋得不行,因此收集了剧中出现的美食食谱,下班回家好好犒劳自己一番,有家常麻婆豆腐、馋死人的水煮牛肉、还有油而不腻的沙姜鸡,步骤简单,口感惊人,你也可以召唤神龙了!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曲黎敏讲座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