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暖和了,我想着去打打篮球,没想到社区旁边的篮球架好好的,篮球筐却没了,不知道找谁修,只能干着急。”3月28日,北仑区东升社区的陈先生向本报反映。
记者联系了东升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说,他们会向街道办事处反映,派维修人员来修理。当天下午,篮球框便重新装上了。“可是之前,足有一个月没人理会。”陈先生说。
小区的健身器材坏了,到底该谁来维护?居民该找谁?在市区的众多小区里,健身器材维护的现状如何?昨前两天,记者走访了小区和公园。
正在锻炼的一位女士以为记者是维修人员,急忙把太极揉推器上的毛病指给记者看。里边的滚珠几个月前就不见了,转盘上的塑料柄也掉了,基本不能使用。云梯的底部因生锈腐蚀出了尖锐的口子,人碰到会被刮伤。太空漫步器上的零件松动,很容易将外衣钩住。
一些健身器材开始生锈,地上的水泥砖也裂了,太空漫步机上的螺丝也已经松动,单杠上的一个塑料盖已丢失,用水泥代替着。
有个仰卧板上的横杆掉了三根;还有一根横杆也已脱落,仍摆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居民王阿姨告诉记者,健身器材几年前更新过,有些生锈掉漆,但还可以用。如果器材坏了找居委会就好了。
这里的器材比较新。附近报刊亭的高阿姨告诉记者,这里的健身设施用的人很少,因为附近有夜宵摊,那些吃夜宵的人常在健身设施所在的绿地里随地大小便,久而久之就没什么人来锻炼了。
早在2008年底,海曙鼓楼街道孝闻社区副书记张雄,曾做过一项关于海曙区健身器材的调查。
他是海曙区人大代表,交过一份议案,名为《关于加强社区体育健身器材管理的建议》。这份建议是张雄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完成的。他骑着电动车,实地走访了海曙8个街道50多个社区,详细记录了每个地方健身器材的问题所在。
天封社区完好;琴桥公园除秋千缺少绳子和坐垫外,其他完好;郡庙社区薜萝巷23号前面,上肢牵引器坏掉;石板巷23号还好;新街社区华楼街臂力器杆没有……
“当时大部分健身器材的状况不是太好,主要是露天锈蚀与缺乏管理。”张雄说。
在海曙区,健身器材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社区,个别小区没有安装,是因为小区太小没有多余空地,另有一些邻近居民担心噪声反对安装,选址困难。
张雄在建议中指出,各小区的健身器材情况总体不均衡,有好有坏,有新有旧,参差不齐,新小区完好率较老小区高,市中心区域场所的器材使用率偏高,已有相当多的器材出现了损坏、锈蚀、螺丝松掉、腐烂等现象。
造成安全隐患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器材设置时间较久;绝大部分都露天设置任风吹雨淋;使用率高的器材损坏率较高,如漫步机、扭腰器等;使用不当、用力过猛;管理不到位;不排除个别人破坏等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区体育局加大对小区体育健身器材的投入力度,使健身器材普及到每个居民小区;对全区已有健身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加强管理,确定专人负责,建立定期巡查维修制度。
张雄说,事后区体育局曾专门派人找到他了解情况。“这几年社区健身器材比以前好了许多。”他说,在有居民来反映健身器材损坏后,他通常是联系区体育局,由对方派人检修。
市体育局群体处陈处长对记者说:“健身器材统一由政府采购,安装后实行属地管理,即器材损坏后,由器材所在地的街道、社区等管理部门负责维护。”
“每年投入到健身器材维护更新方面的费用大概上百万元,基本覆盖了所有能安装健身器材的社区。”陈处长说,在健身器材的保修期内损坏的,可联系生产厂家免费维修;过了保修期,由当地体育行政部门维修。
陈处长表示,健身器材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一般年限为3—5年。在社区安装的健身器材到了使用年限后,当地体育局将会对其重新更换。为确保日常管理到位,各县(市)、区体育局成立了专门的维护队伍,由专人负责维修,每月组织辖区巡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市体育局每年拨给各县(市)、区一定的健身器材维修资金,并每年组织两次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健身器材数量多,分布广,维护难度较大,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北仑区体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管理方的社区和街道,可因地制宜制定各自的管理办法,例如组织一批志愿者、离退休的健身热心者对器材进行看护与监督,和社区街道一同维护。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社区健身器材谁是它的保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