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河南某小学供餐点发生“营养餐变素面”事件。“相关内容”经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广泛关注,舆论的主要争议点集中在“食谱不符合教体局要求”,而且实际菜品“供给量比较少”。目前,相关负责人已被撤职或免职,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
事实上,我们很清楚,在一些偏僻的地域,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规定去执行。对于食堂配餐这种问题,要是放在“生活条件差”的年代,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今天的社会标准,既然已经有严格的规定,就说明相关费用已经下放,出现这种“配餐惨淡”的现象,自然是执行者们在“耍花招”。
坦白讲,在一个“减肥横行”的时代,出现这种“口中夺食”(克扣)的事情,着实让人感到愤怒。作为小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阶段,营养的补给,配餐的合理,对于他(她)们可谓至关重要。我们最担忧的不是“一顿饭”的惨淡,而是担忧“长期配餐”的惨淡。
所以,对于“营养餐变素面”,“小学营养餐半碗面”等话题,很快就被围观。无论是所在小学念书的学生家长,还是事件之外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得到一个说法。毕竟,孩子们离家在学校念书,学知识是一回事儿,身体健康更为重要。
可作为小学生来讲,他(她)们在面对学校供餐点“配餐不符”的情况,几乎是没有能力提出异议的。于此,对于学生家长的不经意“造访”,就显的非常重要。他(她)们看到孩子日常的饮食情况,并且知道与配餐要求不符,于是在愤怒中掀起“社交媒体”的围猎大旗,等待更多人去关注。
不过,回到“营养餐变素面”事件,对于相关的负责人,相信舆论上早已架起炭火,等待契机将他(她)们炙烤。不过,其中所涉及的“职能腐败”,“良心溃烂”,“人性底线”,却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追问,因为想要“救救孩子”,吃不饱,吃不好还怎么去救?
就目前的事件信息来看,“职能腐败”基本上可以坐实。既然供餐点有相关的“配餐标准”,就说明相关费用是有的。所以,出现这种“配餐惨淡”的事情,就说明相关职能上存在一定的腐败行为。要不然为何会从学生口中“夺食”(克扣),从逻辑上显然是讲不通的。
这种情况下,作为局内和局外的人,自然就要追问,是谁在压榨“规定”中的油水,是谁让学生们吃的如此惨淡。我们常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在我们早已不愁吃穿的时代,他(她)们却在孩子口中“夺食”,着实令人愤怒。
从这个层面上而言,“职能腐败”就更为确切,一切只等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说法。我们相信“一顿饭”的追究,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们却相信追问的力量和监督的声音,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最近,流行一句话叫“世道变坏”,很多人在争议它本身的内涵。可事实上,它的上一句话应该是“良心溃烂”。如“营养餐变素面”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就算不谈职能上的腐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他(她)们,在良心的尺度上,也是不过关的。
他(她)们除却在“消解”学生的身体,同时也在潜意识中“败坏”教育的初衷。不得不承认,他(她)们的良心早已变烂,变臭。从根本上讲,他(她)们是不配参与教育事业的。所以,对于接下来的事件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类似品行不端,职能腐败的教育工作者,真的该清除一番了。他(她)们的存在或许不起眼,但长此以往,教育的生态将会越来越差,教育的初心将会越来越远,学生们感受不到教育的温暖和善意,必将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良心溃烂”。
很多人说,他(她)们没有孩子吗?他(她)们的良心不痛吗?他(她)们当然有孩子,当然“良心不痛”,因为在他(她)们的底线上,根本就没有“共情”一说。并且,可以确切的讲,他(她)们的孩子肯定能吃好,更能吃饱。
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然“别人家孩子”就不是娘生的,吃饱吃不饱,吃好吃不好,与他(她)们好像没关系。当然,这里也不是让他(她)们把别人家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只是希望他(她)们能以人性的底线为基底,把自己的工作按要求完成就好。
可惜的是,他(她)们没有按要求去做事情,而是“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如若不是家长发现,或许这样的行为会持续更久。过去,我们一直相信他(她)们会“良心发现”。但是,从如今的事实来看,他(她)们只是害怕“被发现”,着实令人遗憾。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营养餐变素面:从学生嘴里“夺食”为何不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