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保健品幌子网售 专家:以制售毒品罪论处

  近日,一篇揭露网络产销链条的公号文章,引起众多关注和评论,的网售渠道、危害及法律责任等,成为台湾李宗瑞迷奸事件后又一轮关注点。

  新京报记者据此调查发现,网络上多种多样,卖家不仅在线发布“迷奸视频”做噱头广告,还建立用户群,在线指导用药,甚至交流用药心得。为了逃避相应的法律责任,很多卖家以保健品名义对外销售各类,更有人直接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出售,卖家全程以各种虚拟信息来掩饰真实身份,意图逃避打击。

  有法律专家表示,一些迷药的主要成分内会含有和。为安眠药,为麻醉剂,如故意脱离医学目的进行使用,可称为毒品,二者均为人工合成,属于合成毒品,使用过量可能致死。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玲表示,生产、销售有案列被判为贩毒罪,而在线指导“下药”则涉嫌教授犯罪方法罪,很多购买者无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猎奇的心态下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针对此类管控药物在网络上不法销售的情况,刘玲也表示应当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同时网络平台经营者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措施,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加强了此类管控药品的监管,严厉打击查处相关的制售行为,多个团伙被警方打掉。

  数年前的台湾李宗瑞迷奸事件中,李宗瑞网购下药,致使几十名女子成为受害人,一度引发众人对网售泛滥的担忧,近日的一篇公号文章,因揭露黑色产业链,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女性安全、迷药泛滥的探讨。

  上述文章讲述了一名男子无意间发现广告后,因“猎奇”而加入了数百人的卖家用户群,在这里,的生产、销售已成为整条产业链,还有人直播迷奸过程,甚至交流“下药”心得。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论坛、贴吧及色情网站上,充斥着各类广告,许多卖家假借保健品名义,实际上趁机销售,更有人直接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

  记者从多个网页中打开其中一个,页面充斥着大量不雅图片,以及卖家的微信二维码,并提示可以添加微信查看更多产品以及反馈视频。记者随即按照上面的提示添加了卖家好友,对方告诉记者,自己手中主要出售的就是各类,在其朋友圈中有各类药物存在,甚至包括伪装过的口香糖和香烟。

  该卖家表示,自己朋友圈内展示的药物都有现货,价格基本在320元左右,随后对方还让记者添加了其QQ号,并给记者发来几段所谓反馈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有女子赤身躺在床上,状似没有知觉,有的视频中还能看到有人手持药瓶出镜。

  此外也有一些卖家,会在网络广告下面提供QQ号,通过其QQ空间可以看到用户视频,以此为噱头,来证明自身所售药品是真实有效的。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在某电商平台同样有类似产品出售,大量相关产品的销售页面中,文图多配以性暗示语言,同时很多商家也选择在商品图片上留下自己的微信号,将客户引流到微信上进行产品挑选,随后再回到平台下单。

  记者随机选择了几个商家进行询问,对方均表示,自己所出售的商品正是。其中一名商家的微信朋友圈内,能看到各类、的广告。该卖家一直强调,自己所卖药品效果很好,但不肯透露药物成分,“这是商业机密。”除零售之外,只需588元代理费,还可成为其代理商,以更低价格拿货。

  据记者调查,这些网络卖家还建一些用户QQ群,用来私下销售。这些群少则数十人,多则2000多人。在其中几个群里,记者可以看到不时有人在群内发布消息,出售各类,还有人在群里寻找卖家想要买药。

  在这些QQ群中,卖家在打广告时,都会规避掉关键词,而是用一些字眼来代替,其中“迷”代表,而“催”则代表女用。

  在一个500余人的QQ群中,还有卖家在线教授买家如何用药,如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如何控制用量。

  按照上述群内发布的广告,记者添加了几个微信号。一名卖家“幺鸡”向记者介绍,自己手中的主要分两种,一种为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弥漫之夜”,每瓶售价180元,除此之外还有一款“新品”,每瓶300元,两种药剂,每瓶都可以使用三次。

  随后“幺鸡”为记者发来两张图片,图片中可以看到,一个金色瓶盖的透明玻璃瓶内装着大半乳白色浑浊液体,便是所谓“新款”,瓶身仅简单贴了一个名称标签,没有任何其余标志,看不出药品成分。而另一瓶瓶身上则写着“弥漫之夜”。

  “幺鸡”还主动向记者推荐新品,并表示“新货失忆效果很好。”该卖家称,可以先收取50元定金,其余货款选择到付,“效果不好,给你退钱”。而药品快递的时候,其会备注成日用品。在交谈过程中,对方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4个QQ群,记者注意到,这4个QQ群,同样冠以保健品的名义,成员最少的也有490人,其余几个群成员数量都在两千左右。

  多个卖家从事批发发展下线岁的彭斌从事成人用品、买卖已经有七八年的历史,在他对外做生意的微信朋友圈中,充斥着各种成人用品、壮阳药以及。

  彭斌称所售药物上厂家信息系虚拟,包装标识为台湾厂家,但药品实际产地为河南。聊天截图

  29岁的张达,想通过买赚钱,但苦于没有进货渠道,只能从网上买药。“买了好多次药,每次药到了都要自己亲自吃了试一下效果,两个多月的时间,中间碰到好多次骗子,药拿回来一看都是什么维C片,被坑了不少钱。”

  记者查询发现,在售卖的电商平台,明面上的交易量并不多,月销量最多的也就几个。

  近年来,关于的案件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可见到许多犯罪案例。如此前轰动整个台湾的李宗瑞事件。李宗瑞一案,自2011年其被人控诉后,李宗瑞终于在证据和证人面前承认,自己将网上购得的一种药物,事先放入受害人的酒里和水里,待药性发作后,便实施性侵。直至今年2月28日,台湾高院最终判处李宗瑞有期徒刑20年。

  10月13日,记者收到了“幺鸡”发来的样品,快递信息显示,发货地址位于黑龙江佳木斯某地,快递包装上,被注明为日用品。

  10月13日,记者收到卖家发来的样品,包裹上标明的所属类别为“日用品”。摄/新京报记者 大路

  拆开快递后可以发现里面的药品被厚厚的塑料包裹,外面再缠上黄色的胶带,拆开以后,便如当时看到的图片一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内,装着一瓶白色浑浊的液体,能看到明显沉淀,瓶身的标签没有任何内容,仅仅写着“极乐”的字样。

  在得知记者收到样品后,“幺鸡”还专门叮嘱记者“用前记得摇一摇”、“不要放到热水里”。

  10月12日,彭斌(化名)为记者邮寄过来的四瓶样品。摄/新京报记者 大路

  当记者问及是从何处搞到以及药品配方时,彭斌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称很多东西需要保密,“有些聊天记录聊完就删了”,“哪里有正规厂家,正规厂家也不生产这个,这是河南厂家拿的货。”

  记者调查发现,网络上出售的名称多样,虽有各种名号,实际上成分却大多类似,多含有、氯硝西泮或其他精神类药品。而和氯硝西泮都是国家管控的精神类药品,早就统一纳入品经营渠道,按规定不得零售。

  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时杰表示,从药理学方面来说,和氯硝西泮都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失眠的治疗,长期使用会出现过度镇静、认知损害、耐受性、依赖、撤药症状、共济失调、跌倒、运动反应性和协调性减退(驾驶交通工具和操作机器时特别要小心)等。

  国际管制委员会在2018年更新的精神活性类物质目录中,和氯硝西泮都属于Ⅳ类管制药品,而根据我国2013年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氯硝西泮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的成瘾性高于二类精神药品,因为起效迅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实施对他人的伤害。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玲表示,如在脱离医用目的下使用,属于合成毒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出台的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属于刑法毒品类犯罪中的“其他毒品”。如果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达到一定数量,则涉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或非法持有毒品罪。

  针对有卖家在线指导买家如何用药,刘玲表示,此举有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传授犯罪方法罪行为人在主观上故意把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至于被传授人是否接受,是否按照所传授的方法实施了犯罪,则不影响对其定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打保健品幌子网售 专家:以制售毒品罪论处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