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之为“腊月”,按《礼记·郊特牲》上说:“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在古代,人们“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康熙字典》),因这两种祭祀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于是人们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又因为腊月是“岁终之月”,有新旧交替的寓意,故此,“腊者,接也”(《隋书·礼仪志》),以“逐疫迎春”。
“腊八节”还被称为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其最先起源于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腊日”。腊日是“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说文》)。后来,随着东汉传入我国的佛教大为兴盛,在南北朝时期,腊日逐渐演化为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并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于是,民间便把“腊日”称为“腊八”,俗称腊八节,腊八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一天,我国民间有煮腊八粥的风俗传统。
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深山修行,静坐六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饿得骨瘦如柴,后来他顿悟出只有舍弃苦乐,才能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于是改变了苦修之法,此时有两牧女,送“乳糜”给释迦牟尼吃,使释迦牟尼很快恢复了健康,最终在十二月初八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从南北朝开始,每到腊月初八,在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日时,我国各地的佛寺尼庵,仿照两牧女“乳糜”敬佛的故事,也煮粥以敬佛并与僧众和百姓共食,这便是腊八粥的起源。
我国民间开始广泛吃腊八粥,最早可能始于宋代,当时,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无论是官府、寺院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腊八”这天做腊八粥,宋代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卷六》记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元代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中也说:“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成为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的共同习俗。《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虽然那时各地的人们做腊八粥的用料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会用大米、糯米、小米等谷类,黄豆、赤豆、绿豆等豆类,还有红枣、花生、莲子、枸杞、葡萄干、杏仁、桂圆等干果,配以冰糖、白糖、红糖或者是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盐等食材,慢火熬煮,制做成甜味或咸味腊八粥。
陕西关中一些地区的人们,在过腊八节时,先要把煮好的腊八粥敬神祭祖,然后在中午之前,送一些腊八粥给亲朋好友之后,全家人才能食用。若有吃剩下的腊八粥,则代表着“年年有余”的寓意。另外,关中地区和渭北澄城地区的人们,在腊八节这天,也有吃腊八面的传统。而在陕北地区,腊八节这天,人们禁忌吃菜,否则庄稼地里的杂草就会很多。而他们在熬腊八粥时,除了要用米、豆、干果之外,还会加入豆腐和肉,吃完腊八粥后,人们还要将粥抹在门上、树上和灶台上,以驱邪避灾,迎接第二年的丰收。
青海西宁的人们在腊八节却并不喝粥,而是吃用麦仁、牛羊肉和各种调料一齐煮制的麦仁饭。而甘肃的人们则在腊八节时食用由五谷、蔬菜煮制的腊八粥,不过,甘肃武威地区的人们却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或扁豆稠饭,再配以炸制的散子、麻花等食物,俗称“扁豆粥泡散”。当然,北京的人们过腊八节是最讲究的,他们为熬锅腊八粥,就要用多达二十种的食材,似乎有点太奢侈了。
此外,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有在腊八节前酿造“腊八醋”和在腊八节当天“吃冰”的习俗。而在华北地区,人们在腊八节前有泡制“翡翠碧玉腊八蒜”的习俗;另外,安徽黔县民间有晒制“腊八豆腐”的习俗;宁夏的民间则有食用由麦面或荞麦面制成的“麦穗子”和“雀儿头”的习俗,寄托着人们希望来年的五谷丰登……。
而今年的腊八节,又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真正“是寒冬腊月”。在这时食用“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的腊八粥,不仅可以养脾健胃,有益健康,而且还能温中去寒,滋阴补气。
腊八粥,它不仅仅是一种时令美食和养生佳品,更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体现着民族的悠久记忆。宋代陆游说:“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而清代道光皇帝也说:“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所以,你还等什么?赶紧去舀碗腊八粥,在香糯可口的美食中去体会我国悠远的腊八节文化吧!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腊八节”的渊源与习俗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