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雀儿头” 文曹雪柏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家乡陇州人有熬腊八粥,且里面一定要煮“雀儿头”的习俗。

  腊八节,家乡人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捏“雀儿头”。家乡的腊八粥用料十分讲究,熬制方法独特。其用料主要为当年收获的新鲜农作物——大米、小米、红豆、花生仁、麦仁、大枣、核桃仁等,另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一般的腊八粥,里面要放八种食材,可家乡陇州的腊八粥里面用料何止八种?家乡的腊八粥讲究一个熬字,且一定要用慢火,这样才能熬出粥的清香。尤其是烧柴火的农家土灶,熬出的粥才够味、才地道。熬腊八粥也有窍门,即粥快熟时,再掺入少许玉米面,以增加粥的黏稠度,这时,腊八粥的醇香扑鼻撩人。别急,还有最后一道点睛“之笔”,在熬好的粥里再煮上捏好的“雀儿头”。家乡的“雀儿头”类似于饺子,里面包馅,其形似鸟雀头,有尖尖的长喙、圆圆的脑袋,小巧玲珑,栩栩如生。家乡人捏的“雀儿头”,多以萝卜丝拌核桃油为馅,其中佐以葱、姜、十三香,味道别具一格。家乡的腊八粥还是一味养生药膳呢,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

  记忆中,腊八节的前一天晚上,是我家最忙的时候,全家老少齐上阵,围坐在一起捏“雀儿头”。父亲是擀皮的高手,一小团面在他的手里转几下,便飞出一个又圆又薄的面饼;母亲则忙前忙后地指导着我们几个孩子捏“雀儿头”,母亲要求很严格,大了小了都不合格,“雀儿头”必须是圆圆的脑袋,尖尖的长喙,丝毫不可马虎。就这样,忙忙碌碌、叽叽喳喳、开开心心,直到大半夜,一个个形象、鲜活的“雀儿头”从我们手中悄然而出,摆满了簸箕。

  家乡人吃腊八粥,也不忘记给家里的牛、羊、猪、狗分一点,牲畜也勤勤恳恳一年了,应该得到主人的肯定和奖赏,这也体现了家乡人善良博爱的情怀。讲究的人家甚至还会在自家的门窗,以及院子的树木、花草、围墙上抹上腊八粥,期盼五谷丰登。

  常听母亲讲,在那个物质匮乏、粮食紧缺的年代,鸟雀糟蹋粮食是常有的事,令人可惜、心痛。于是,腊八节吃“雀儿头”,意寓鸟雀头全被煮在锅里了,没谁糟蹋粮食了,来年必定丰收在望。所以,腊八节吃“雀儿头”展现的是农人对来年粮食丰收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孩子们那一声声质朴的歌谣响彻村头巷尾。腊八一过,集市上的年味就逐渐浓起来。集市上,年画、窗花、春联、门神随处可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品摆满了街头,置办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大街上时不时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又是一年腊八至,好像已经闻到了腊八粥的清香,似乎品尝到了“雀儿头”的美味……年就在眼前。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56健康网 » 腊八节的“雀儿头” 文曹雪柏

分享到: +More

评论 沙了个发

换个身份

取消评论